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说《陆犯焉识》中,作者将知识分子的命运铺展在20世纪政治这块庞大而坚硬的底布上,谱写了政治与历史夹缝中的人生悲歌。对于知识分子焉识来说,其悲剧既源自对所处时代政治的"误读",也源自个人性格上的执著以及对自由的无限追求。透过焉识的人生悲剧,既可以使我们看到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奈,又可以使我们了解20世纪知识分子的苦难与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2.
不说假话     
陈寅恪是我国20世纪诗学研究领域的大师级人物。他开创了一种以诗证史、以史解诗的学术方法,代表了古代的一个主流传统在现代新的复苏,影响很大。1953年,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历史研究委员会做出了几项重大决策:在中国科学院再增设两个历史研究所,并创办一份代表新时代历史研究最高水平的刊物《历史研究》。其目的是要确立“马列主义在史学研究中的领导地位”。当时,已于解放前夕迁居广州岭南大学(后合并为中山大学)的陈寅恪被任命为中古史研究所所长。彼时的陈寅恪“独立的生命世界在岭南已重新构建完毕,生命意识在这重构的世界里再度勃发”,他…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笔耕逾半个多世纪,创作了大量的以教育界、学校生活为题材的教育小说,被钱杏邨称为是现代中国文坛上的教育小说作家。他描写教育界知识分子的生活境况,塑造了一大批真实多元的知识分子形象。这些人物中,有面临经济困顿、理想泯灭、对社会无奈的教员,更有具有反抗精神,为改变自身的生存处境、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奋斗的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人生价值观的选择对我们当下教育工作者仍具有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4.
余光中作品乡国情的文化读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的动荡多变,给中国知识分子带来了无法趋避的悲剧命运与痛苦思索。余光中作为诗人、作家和学,他的不平常的深厚阅历及其杰出的艺术才华,决定了他必然要感应时代思潮,以深沉的历史感为有着切肤之痛的中国知识分子与写影响造像。在余氏作品中,渗透着化中国的苦恋、对故国乡土与精神家园的双重追寻、“五四”感时忧国学传统的继承的多重精神向度。余光中出于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使命感,以自己的创作实绩,使中华民族化精神的忧患意识和“五四”新学运动以来的爱国主义传统,在十二世纪后半叶得到一次灿烂的升华。余光中作品中的乡国情最能“体现既定的公认的 价值”,因而也就自然进入了“中国学永恒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王小波的小说大多以黑色幽默风格表现20世纪那个黑暗时代中国知识分子失去自由的生存状态,显示无知统治有知的社会秩序的极其荒诞与可笑,具有很强的政治反思与文化批判的意义。但他局限于个体人生经验的思维方式。由此而来的人物结构的二元对立模式,又造成他的反鸟托邦小说的根本缺陷。  相似文献   

6.
严歌苓的长篇小说《陆犯焉识》以家族史的个体化叙事展现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经历和历史境遇,借女性救赎反思大历史中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女性在小说中闪现着独特的人性之光,成为社会激烈动荡时代知识分子自我救赎的另类力量.这种救赎本身是在知识分子无力主宰历史与政治命运时对爱情、亲情、自由等人性和价值的回归,既是自我发现与拯救,又是对政治、社会的被动逃避,同时还是作者出于女性视角对历史叙事意义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飞扬的诗魂     
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屈原的存在为中国传统文人树立了一个偶像与楷模。可以这样说,没有哪一个作家可以像屈原那样牵动中国传统文化的脉搏,可以让中国传统文人在他的作品中寻找到自己精神的归属。他的诗歌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满溢着悲剧色彩的个体的独特,更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独特的个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朽的贡献。他的诗歌中所折射出来的全部精神和人格就如同一道飞扬在历史中的灵魂,深刻地影响了同他一样具有坚贞理想的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所以,我们读屈原的诗,就是在读屈原的人,更是在读屈原的魂。让我们将他的诗与魂放在…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艺界对于《年虻》这本书的研究与评论主要集中在"牛虻"这个人物上。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感召了几代人,激励了许多中国青年满怀热情地投入中国民族解放运动中。而对于书中另一个人物——蒙太里尼,人们总是以一种反面角色来抨击。这在革命年代是必要的,但和平年代读牛虻,从一个平凡人的角度审视蒙太尼里这个角色,不禁让人心生同情,不得不让人对其"虚伪狡诈"的标签提出质疑。本课题将从知识分子人格特征角度来理解蒙太里尼——一个小知识分子的执着与追求,通过分析造成其悲剧的各种因素,使我们对这个人物多分理解与尊重。  相似文献   

9.
汪杨 《黄山学院学报》2004,6(1):102-105
鲁迅自认是历史的中间物。但是我们不能借鲁迅希望被遗忘的名义来背叛鲁迅,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仍要借助先生的思想来救赎自己。首先,鲁迅一直强调知识分子不能放弃继续战斗和自我启蒙的双重任务。这种对世界和自我的双重绝望的挑战态度,正是90年代知识分子缺乏的。90年代精神危机的出现,使鲁迅研究再掀起热潮,知识分子应通过自己理智地体认,走出鲁迅研究的误区,不再把鲁迅镶嵌在政治分析的框架中。个体精神自由一直是鲁迅的终极价值标准。中国要走向现代化,必须唤醒民众的独立意识和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10.
<正>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知识分子向何处去?是依附于权贵后面摇尾献媚,是躲进书斋关注自己的性灵生活,还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为公平正义而鼓与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这是大家的自由,但是从中国知识分子的固有传统来说,我觉得我们还是需要更多鲁迅存在。这样的人物越多,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越有希望。因为知识分子读书多,他们往往追求"独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是国家的"催化剂"和"稳定剂"。他们更有理性,  相似文献   

11.
既出于对旧式知识分子的深刻了解,又由于自己精深的艺术造诣,鲁迅为我们刻画了孔乙己这一悲剧形象.对于这一形象,鲁迅自己也深感满意,他曾经对孙伏园说,在自己所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  相似文献   

12.
既出于对旧式知识分子的深刻了解,又由于自己精深的艺术造诣,鲁迅为我们刻画了孔乙己这一悲剧形象。对于这一形象,鲁迅自己也深感满意,他曾经对孙伏国说,在自己所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  相似文献   

13.
老舍早期的小说创作,以清醒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从文化批判的层面批判了中国国民的劣根性;与此同时,他也在作品中通过塑造一系列理想人物,寄寓了自己追求的民族个体人格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4.
废名前期小说中的乡土主人公基本上都具有"知识分子化"的倾向。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废名的小说是针对和自己一样质素的读者——中国知识分子写的;其次与废名文学是"诗人自己表现"的观念有关:最后与他对人物思想精神因素的独特看重深切关联。作为精英文化视阈中的废名,以一种奇特的纯"主体意识"去打量、看待和审视中国乡土社会,在设置人物时从预想中的遥远的角度来勾勒,以美和浪漫的眼光去观照,早已格式化地融合着城市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作家闻一多的一生被文学史概括为从诗人到学者再到战士的思想历程,这也是现代知识分子追求进步的典型。在他理想的追求和思想逻辑中,其实就是“国家”、“民族”与“人民”这三重概念的发展和纠缠:“国家”是他认知的起点,“民族”是贯穿始终的情感中心,而“人民”则是思想的升华,从中,也折射出现代中国社会历史的跌宕起伏和知识分子的曲折探索。重述这里的思想演变,对于我们洞见现代国家意识在知识分子精神史上的深刻流变,具有十分重要的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陈寅恪学术贡献与学术观点的评估、对陈寅恪人特征与化取向的剖析、对陈寅恪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讨论、对全面评价陈寅恪的若干思考,可得出结论,陈寅恪存在理智与情感的尖锐矛盾,理智上能清醒地看到中国旧化必然歇绝的历史命运,情感上却无法摆脱对此化的深深眷恋。不仅陈寅恪的《诗集》,而且陈寅恪的全部作,都是对这一化的余音不绝的挽歌。陈寅恪的思想基础不是人本主义,而是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他所追求和维护的不是“天下万世的真理”,而是囿于一时间(前现代)、一地域(封建中国)的终将归于不可救疗之局的纲常名教。陈寅恪不是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而是一个坚定的保守主义。  相似文献   

17.
《王蒙自传·半生多事》是一部以还原历史与人性的真实为基本主旨的优秀作品。在这部自传中,王蒙通过对于自己的父母、师友以及自己的批判性描写与反思,通过对于革命以自我一代知识分子的透视与剖析,真实地再现了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后,毛泽东在不同的场合,通过不同的形式,对中国众多的历史人物进行了评价。他对历史上包括孙中山在内的革命领袖人物给予充分肯定;为像秦始皇这样一向遭到否定的历史人物给予平反;还高度赞扬历史上那些少年英发的有为人物,而对历史上有所凭借的人物,则讥讽他们一事无成。毛泽东评价这些人物时,多是出于工作的需要,以古说今,古为今用。这些评价,现在对史学界重新认识这些历史人物都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CCTV举办过2002年感动中国的十位人物评选活动。这些人物的事迹确实都使中国为之感动。但如果再要评选"20世纪感动中国的十位人物",我将毫不犹豫地提名张謇。因为他也曾经感动中国,而且其影响持续之久,事业经营之难,泽惠地区之广,都为时人所难以企及。当然,这样的评选对于张謇本人也许是多余的,因为他并不在意自己的身后名。"即此粗完一生事,会须身伴五山灵",他的志趣只在于做  相似文献   

20.
章雪颖 《中国教师》2011,(11):35-39
陶行知是近代中国教育历史上不能抹去的一个名字,是千千万万民众眼中的“人民教育家”。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一生怀着教育救国的宏愿;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实践家,正如他为自己所改的名字“行知”二字;他是一个“不安分”的知识分子,为乡村教育四处奔走。在我们当今这个时代,当那些远大的社会理想和高尚的人格追求渐渐离很多人远去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