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婉平 《教育导刊》2006,(12):49-50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教师应该把作文教学视为铸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从加强人文性方面着力去优化作文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学做真人、追求真知、吐露真言、抒发真情,使作文成为一种真正培育人文精神的活动。一、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拓展写作的广度好的作文教学,要能引导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和认识,避免概念化的思维方式。为此,教师的作文教学就不能仅…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视作文课为"酷刑"。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作文的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让其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一、游戏作文,感受快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以游戏  相似文献   

3.
黄秋菊 《考试周刊》2013,(37):48-49
<正>《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进行了全面科学的界定: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是一门具有个体灵性的、浓郁的人文色彩的课程,是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人格素质的最佳载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树立新理念,认真与文本进行对话,充分发掘教  相似文献   

4.
余彩霞 《教育现代化》2005,(12):106-106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教学中应有突出的表现。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让课堂充满人文的灿烂的阳光.才能使语文成为一种真正提高人素质的课程。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应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能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长期以来,在习作训练中,大多数教师即是按固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背诵习作,这样的训练辅导方式又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呢?因此,现在教习作须注入习作是生活的需要这样的思想,不再是像以前学生读书时的应试型习作,而应从生活需要出发。尤其是小学生,更要教会他们从实际生活中获得习作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教学的难点,学生感到作单调枯燥,没内容可写,是苦差使,因此缺乏习作的兴趣。在“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为什么仍旧不能自由地抒写生活,为什么感觉不到习作的快乐呢?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与思考,我认为.影响学生习作快乐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1)忽视习作兴趣的激发,学生不想写;(2)缺习作方法的指导,学生不会写;(3)脱离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不愿写。[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引导学生不拘形式地写见闻、感受,要重写“实”,写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人、事、景、物,做到实实在在地说真话,写自己真实的情感和体验;还要不拘形式地写想像,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思想自由地翱翔;  相似文献   

8.
毛萍 《现代语文》2007,(2):51-51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宣示着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同等苇要,它们犹如语文教学的两翼,谁也不可缺。“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基于这一精神,作为一个与新课程改革同步的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有机地融为一体,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点。习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那么在习作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呢?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于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体现了学生学习习作的个性化.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越来越感受到培养一个个有着自己思想、自己意志、自己个性的学生是何其重要的一件事.而实践这一重任,从语文教学上来讲最好的捷径莫过于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作文.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重头戏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归根结底应该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作文教学中应着力于学生兴趣的培养。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认为新理念下的快乐作文教学应当具备以下五个环节:乐读——畅说——言真——悟理——怡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到:“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有鉴于此,在本校教研中我们充分运用视频展示台,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感到作文单调枯燥,没内容可写,是苦差使,因此缺乏习作的兴趣。在“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为什么仍旧不能自由地抒写生活,为什么感觉不到习作的快乐呢?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与思考,我认为.影响学生习作快乐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1)忽视习作兴趣的激发,学生不想写;(2)缺习作方法的指导,学生不会写;(3)脱离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不愿写。  相似文献   

14.
肖伟娜 《考试周刊》2012,(29):57-58
小学阶段作文能力的训练既是语文学科中综合能力的体现,又是学生思想流露、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随着教学的全面改革,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已经适应不了新的教学要求,如何指导学生乐于表达、自由表  相似文献   

15.
沈松明 《山东教育》2004,(16):22-22
作文是学生心灵观照客观世界的产物,是学生内在精神、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其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如果作文是在一种自由状态下进行的,学生将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做到“我手写我心”,而不大愿意说假话、套话;反之,学生本来可以很敏锐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却总是被人指正,他就不会再相信自己所看到、想到的事物,  相似文献   

16.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学生有创新意识,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作文才能标新立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创造宽松环境,激发创新兴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作文往往又是学生最不感兴趣的课,大部分学生一到作文课就无话可说,没东西可写,即使是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也都怕写作,写作成  相似文献   

17.
李霞 《语文天地》2011,(5):31-33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基本特点”,从而摆脱了长期以来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但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并不意味着长期困扰语文教学诸多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回顾时下的作文教学,确实与很多老师平时片面强调写作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习惯于用统一的题目来限制学生的视野,用一种写作方法来限制学生的思维,将充满人性美的最富有个性的创作活动变成了枯燥、机械、虚假的应试训练,置学生的精神世界于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有关。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条就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9.
陈小燕 《教师》2011,(4):79-79
习作过程的痛苦,一直是萦绕在小学生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究其原因,一方面,小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缺少深入的思考和深刻的感悟;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豆腐块或习以为常的生活琐碎不屑一顾,对习作的期望值过高,任意拔高语文课程标准。如此习作起步就让学生心生畏惧。其实,习作是学生自身的一种独  相似文献   

20.
陆岩 《职教论坛》2002,(10):24-25
我们怀着十分欣喜的心情,向广大读者推荐陆岩、周立新两位老师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篇文章。长期以来,职中语文教学教学多以传授应用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作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全部;分析归纳、肢解课文、标准化解题构成了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学生为学习而学习,越学越枯燥乏味。本来以生活为根基,充满人性美和生活情趣的语文学科也变成了字词句的堆砌和组合。语文的“工具”说主导了教坛。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与语文的考试方法有关。本期发表的关于注重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教学,恰恰在针对这个带有普遍意义的“工具”问题上能独辟蹊径,从学科和职教教学的实质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指出了职校语文教学突出人文精神的重大意义,也提出了结合专业教学开展人文精神教育的方法,这不仅对语文教学改革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对其他学科教学也不无借鉴意义。———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