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与研究意义"有效教学"是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第一,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情感态度和创新思维的发展;第二,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第三,有效地发展教师的教学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价值在于实现了教学视点的变革与研究方法的转型:从"传递中心教学"转型为"对话中心教学",从"教的课堂"转  相似文献   

2.
“产婆术”与有效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我们都把"有效教学"奉为圭臬,在课堂上,努力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去达成教学目标.从"教"的层面来看,教学内容科学、准确,教学环节清晰、完整,教学手段丰富、多样,教学似乎是有效的,但从"学"的层面来观察,学生所学内容支离破碎,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被动,少有那灼灼求知的眼神,教学又怎么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3.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是近几年来教学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许多中小学校正在探索的实践课题。然而,到底什么是"有效教学"?如何把握有效教学之"有效性"?目前尚未形成基本的认识。理论上的不明晰自然制约了有效教学的实践探索,课堂教学中也就很难体现有效教学的真正内涵。为此,我们从有效教学兴起  相似文献   

4.
曾筱倩 《中国教师》2010,(Z1):165-165
"问题解决"教学是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针对教学的"不平衡"现象而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教学以"多类"求"平衡化"、以"多元"求"个性化"、以"整体"求"结构化"、以"建构"求"特色化",统筹整个教学,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有效教学"的一种新型有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王树全 《学子》2013,(12):27
我们通常将教学过程分为,分析教学任务、陈述教学目标、设计有效教学、测量评估教学效果,诊断与补救教学。我们所讨论的"教学反思"应该属于诊断与补救教学的范畴。科学地撰写教学反思既是对前一个阶段教学的总结,也为下一个教学阶段的起点作好铺垫。培养良好的撰写教学反思的习惯有助于提高教学能力,完善教学行为,使课堂做到"低耗时,高效率"。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6.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取决于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而教师的专业水平随着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提高,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而且目前校本研修活动开展得也比较普遍。有效的"教"与"学"包括四个方面:课程——改革——目标——教师教学能力,有效的"教与学"需要把握的环节有课堂观察与评价、有效的课堂导入、有效的课堂讲授、课堂讲授提问与对话、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课后作业的管理;新课程理念下,怎样上好一节课成为思考的问题。从有效教学需要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有效教学中教学反思的作用、教学反思的途径以及教学反思实践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何为"有效教学"?典型的定义是用"三有论"来描述"有效教学":"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教学要"有效",须解决"备课"、"指导"、"评价"、"反思"四个方面的"有效"问题。  相似文献   

8.
关注和讲究"慢"教学,是针对当下数学教学现状的一种理性反思,也是回归教学本质的一种心向往之的追求,"慢"教学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符合数学教学规律的形成,同时也符合生态教学的精神,"慢"教学强调的是精耕细作、有效优质、多元发展的教学策略和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9.
关注"慢"教学,是针对当下高三第一轮数学教学现状的一种理性反思,"慢"教学能有效呈现学过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能有效落实数学问题,通解通法教学过程,能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提高学数学的兴趣,从而增强高三一轮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必然追求其有效性,但并不意味"有效"的追求可以囊括教学的全部意蕴,更不意味"有效"的追求可以僭越教学的本真。认真审视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有效教学"的探索历程,其间似乎总游荡着"技术"的幽灵,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技术化"的倾向,如过于强调按固定、精确的流程展开教学过程,或是将教学过程视为达成特定目标的技术手段等。诚然,如有论者所言,缺乏有效教学作为基础,"追求教学价值上的美好问题只能是空中楼阁"。我们并不否认技术层面的探索对于落  相似文献   

11.
英语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属于难点学科,运用"差异教学"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进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主要探讨高中英语教学中"差异教学"的有效运用,以期提高高中英语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反思教学思想、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能分别形成寓教于乐、因材施教、优质高效、师生互动和收放自如的教学效能"的探讨,表明了"教学反思"和"教学效能"的之间的关系,突出了"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虽然有效教学反思已倡导多时,但并不能无条件地接受它,要在对它本身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指导自己的教学。因此,对其概念的梳理和思考是必需的。本文认为有效教学反思是有着多方面涵义的实实在在的概念,其"有效"所言传的是一种"发展"和"进步"的意义,体现了对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具体来说,有效教学反思体现为一种教学反思形态、思维形式、理想和境界以及多指向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逐渐深化改革,幼儿游戏化教育、素质化教学作为基础人才的重点内容,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从现代幼儿基础教学理念来看,游戏与教学相结合是完善幼儿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在文化教育中融入游戏,在游戏活动中融入知识,能够有效健全幼儿的基础认知架构,提升幼儿的实践能力。鉴于此,本文就"教学游戏化"与"游戏教学化"的教学方式展开探讨,并提出具体的研究思路,以供广大读者借鉴。  相似文献   

15.
陈甫蓉 《教师》2013,(12):74-75
新课程的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走向高效教学。利用"人格美"成就有效教学,"语言美"丰富有效教学,"设计美"优化有效教学,"自主美"实现有效教学,真正使学生的数学思想在教学中得到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方法论,对推动高中思政课堂教学改革和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采用"教学做合一"的综合性教学形式是解决当前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等课堂教学改革中诸多困惑的有效路径。"教学做合一"综合性教学形式与议题式教学既对立又统一。实行"教学做合一"综合性教学形式是彰显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性质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育人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教学做合一"综合性教学形式主要有主题情境型的"教学做合一"综合性教学形式、社会实践型的"教学做合一"综合性教学形式、角色模拟型的"教学做合一"综合性教学形式等。  相似文献   

17.
"教学存在感"阐释了教学环境下建立良好学习体验的核心要义,其理论视角对于网络教学、面授教学以及混合教学中改进教学质量、提升学习体验具有指导价值,可作为建立有效教学的抓手。"教学存在感"是"社会存在感"在教育领域的投影,是指学生感知到的教师对其学习的指导和关注,该描述性定义揭示了有效教学过程的本质,适用于在各种情形下确定有效教学的特征。对"教学存在感"定义及其内涵的辨析,有助于理解其存在现实差异的原因,进而揭示影响其强弱的因素:一是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精通程度,二是教师对教学方法的了解程度,三是教师建立学习共同体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从扩展专业知识的渊博程度、与学生沟通教学用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等方面提升"教学存在感"。与此同时,为避免因过于强调"教学存在感"而带来的教师工作量激增,可采取如下策略控制实现"教学存在感"的工作量:一是采取有规划更新教学内容的策略以降低更新工作量,二是采取预防为主的策略降低答疑工作量,三是采取学生互助的策略降低回帖工作量,四是采取覆盖抽样的策略降低一对一交流工作量。  相似文献   

18.
有效教学具有技术依附性,但有效教学的技术不是流水线技术,不是机械的技术,而是"人学"技术,是技术的"活泛"运用。"技术"全程参与教师的教学工作,是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各类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利器",有效教学的技术是观照德性的技术、观照智慧的技术、观照个性的技术、观照生命的技术和观照干练的技术,能够帮助教师实现从"爱岗敬业"到"行之有道""行之有效""技高一筹"直至"艺不压身"的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9.
教学需要"实事求是"。"实"强调真实性,教学不是表演,它要求内容真实,表达实在。"事"强调主动性,教学不是应付,而应当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求"强调启发性,教学不是灌输,应当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反思质疑。"是"强调科学性,教学不是盲动,教学的宗旨在于爱智求真,应当遵循教学规律。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课堂中"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前提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最终目的又是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阐释了"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的纯然联系,凝练了民族地区高校课堂中"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在主体性、地域性和时代性三方面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行为,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提出了民族地区高校教学相长的价值实现路径,即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均衡优化配置;加强校际协同,构建高校教育文化交流生态链;形成和完善教育培训与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