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电影这一大众化的文化形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字幕翻译在传递不同国家的电影文化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精彩的电影字幕翻译有助于观众理解电影人物特点,快速进入电影营造的文化环境中。本文以英语原声电影字幕翻译为例,就英语原声电影字幕翻译特点及其对策进行探讨,旨在为电影字幕翻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蒲仕江 《时代教育》2013,(11):172-173
电影取材于生活,能够充分反映出该国的风土人情。动漫电影作为电影艺术形式的一个分支,除娱乐功能外,也是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日本动漫电影《龙猫》入手,读解该电影中的日本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传播形式,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电影片名的译者若不能很好地适应此种变化,便不能译出使目标语观众认可的译名,从而会影响该影片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传播功能.本文从电影片名翻译的生态环境出发,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方面剖析了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4.
杨晓梅 《英语广场》2020,(22):27-29
电影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受众面非常广泛,但由于中西方国家本身的历史积淀不同,文化差异给电影翻译带来了诸多阻碍。如何让观众理解电影中的意象,对于解读电影的内容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为此,本文首先阐述电影翻译的要求及其特殊性,然后分析文化意象的概念,最后分别从意象直译、意象重构、意象修饰及意象转换等几个方面提出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处理策略,以期有效提升电影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5.
电影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实最为接近的艺术形式,也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形式,具有巨大的传播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文化效应和意识形态影响。振兴民族电影、建设世界电影强国的关键是要创办世界一流的电影教育。  相似文献   

6.
周蓓蓓 《考试周刊》2012,(12):24-25
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集艺术性和商业性于一体。中国电影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而电影片名则起着非常重要的广告宣传作用。本文针对中国电影片名英译的特点及其现状,就其汉译英的翻译方法进行讨论,使电影片名形式和电影内容达到统一,更好地宣传影片,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论外国电影对近代北京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作为一种现代艺术和科技结合而成的文化形式,在19世纪末进入北京,随即引起了北京市民的极大兴趣,成为文化娱乐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外国电影也一直在近代北京的电影放映市场上占据控制位置。本文依据外国电影在北京的放映情况及其社会影响,论述其对北京社会的诸多影响。  相似文献   

8.
电影是一种综合视觉与听觉的现代艺术形式,担负着国际语言交流、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展现社会风貌的重要使命。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影传播范围越来越广,电影字幕翻译也就应运而生,并且逐渐成为电影文化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字幕翻译不同于文学翻译等翻译形式,有其独有的特点。以电影《12怒汉》为例,研究字幕翻译的特点,总结主要的电影字幕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张玲 《英语广场》2024,(11):39-42
电影是文化的载体,其对外输出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形式,而翻译质量影响着文化输出效果。因此,对电影字幕翻译进行研究以及提高电影字幕翻译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目的论三原则出发,以影片《西虹市首富》为例,探究直译、意译翻译方法及增译法、减译法和转换法等翻译技巧在该影片字幕中的运用及产生的效果,旨为未来同类型作品的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必定与时代的特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相关联。外国电影对当时民国时期的电影传播和宣传产生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国际性;民族意识的觉醒,推动着民族主义在民国电影业有着深入的体现。时代因素、社会因素、民众因素,都使得民国电影体现中西交融性。中国社会逐渐呈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与西方文化艺术形式并存的格局。  相似文献   

11.
刘佳  周红霞 《文教资料》2010,(10):89-92
本文以电影《阿凡达》为例,分析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文化群体之间的陌生感、交际中的不确定性、交际目的的不同、文化定式和偏见、权力的滥用、文化冲击和民族中心主义等。电影《阿凡达》以其独特的想象力,用艺术的形式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了一些“超现实”的解决方法,其中包含的隐喻性为跨文化交际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2.
生态翻译学理论提出,译者在翻译时应做到"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这为电影字幕英译提供了全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本文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对电影《一代宗师》的字幕翻译进行了研究,译者贾佩琳(Linda Jaivin)不但实现了语言形式的巧妙转换,且对影片中蕴含的中国文化以及台词中的交际意图进行了准确的诠释,不失为电影字幕英译的佳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电影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影风格的不断变化和电影内容的不断丰富成为了电影发展的重要趋势。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不断地增强其文化特征和精神核心,应该成为值得研究的内容。灰色幽默,是当前电影精神的重要指向,也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技能,在根本上加深了电影的文化主题。特别是对于喜剧电影来说,不断的将灰色幽默艺术运用到喜剧电影中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电影核心精神的有效表达,不断地强化电影的艺术性和文化性。本文以冯巩的喜剧电影为例来展开分析,对其中出现的灰色幽默进行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4.
李珺 《海外英语》2022,(13):15-16+27
语言和文字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语言,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都需要根据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来进行逻辑性的考虑。电影作品作为现代文化艺术形式,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电影的字幕翻译中,也特别要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差异性。文章分析了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探讨了文化差异对电影片名及字幕翻译的影响,提出了文化差异视角下外国电影字幕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电影作为文化交流的一种途径,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电影是集合了语言、图像、声音等多种符号的多模态话语形式,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包括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内容层面及表达层面。本文从这四个方面分析《返老还童》电影字幕的翻译表明电影在多种模态协调配合下,为使目的语观众更清楚的理解电影,字幕翻译应该主要采用意译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胡春晓 《孩子天地》2017,(5):231-232
电影与舞蹈虽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由于舞蹈作为动态造型艺术具有独特的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使得有可能与电影相结合。歌舞电影作为美国的类型片之一,数十年来经久不息,不断发展;舞蹈艺术在电影中表现绚丽多姿,丰富多彩。歌舞电影曾经是一个时代里最受欢迎的文化,但是它的价值却常常不被了解甚至是被忽视。本文从舞蹈艺术在美国经典好莱坞电影中表现,舞蹈艺术在中国电影中的实践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地探讨。  相似文献   

17.
徐进 《华章》2010,(34)
本文借助对"酷儿电影"发展的研究,探析大学生中存在的一种"酷儿文化"."酷儿电影"一直以来始终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成为社会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补充,以边缘文化的形式而存在.这种文化现象是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大学生是社会中一支特殊的群体,他们受过高等教育,与其他群体相比更易接触最新、最广泛的文化.所以研究酷儿文化在大学生中的表现,对揭示大学生的生活环境,生存状态有着深刻的导向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电影作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的影响之大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望其项背的。由于英文电影片名独特的文化内涵,在汉译时必须要从多方面因素考虑,采用合适的翻译方法。文章从分析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现状入手,分析了英文电影片名的语言特点和功能,研究了英语电影片名汉译时应遵循的理论原则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影作为主要文化传播形式的升温,机械复制时代下的艺术给人带来的全新体验获得了大众的一致认可。但这种艺术形式与人建立的感知不同于传统艺术。透过本雅明的理论来理解现代电影给传统艺术造成的感知,会给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留守与弃置--论李安电影影像构成的二律背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安电影文本的“跨文化”传播性、平等对话性以及自身文化体验的复杂性 ,决定了其电影影像构成表意深层的“狂欢”属性 ,然而 ,对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层体察和熟稔 ,又使李安能够自觉放弃狂欢表达的形式 ,使其电影文本的影像构成呈现留守与弃置的二律背反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