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今年3月31日人民日报在第九版“读者之友”刊出了“人民日报版面设置及部分部门一览表”。该表把报社的部门、出版时间、版次及主要内容或栏目甚至电话号码都一锅端给了读者。当我们这两位有着10多年“报龄”的读者一看见它,就急不可待地将“它”剪下,贴在各自的报刊剪贴本上。  相似文献   

2.
刘国华 《记者摇篮》2008,(11):18-19
刚到报社时,时任辽宁日报副总编辑的武春河同志曾向新来的大学生训话,当时他说的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胡思乱想出新闻”。春河同志当然对这带引号的“胡思乱想”做了应有的解释,随着新闻从业时间的增长,我对春河同志这句话的理解也在与时俱进地不断加深。所谓“胡思乱想”出新闻,明确地说,就是有许多新闻是需要经过头脑加工,是思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儿童不宜”不久前,我和几个同志观看了一部标有“儿童不宜”字样的文艺录像,名叫《杀夫》。这是根据台湾作家李昂写的小说《杀夫》改编制作的。小说通过揭露一屠夫对其妻进行性虐待的兽行,控诉封建伦理道德对妇女的摧残。小说发表后在台湾引起了一场争论。  相似文献   

4.
现在电台越来越多,为了给自己争取尽可能多的听众,大家都在研究如何“讨巧”能够吸引更多的听众,其中如何定位就是大家经常研究的议题之一,如节目定位、内容定位、风格定位。也有人把这种定位具体成了专业化运作,因而电台就有了“经济台”、“艺台”、“娱乐台”、“新闻台”等。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和愿望相违背的,有的自以为定位很专业,但收听率却上不去,或说是不理想,相对来说广告收入也上不去。结果为了有更高的收听率,争取更多的广告收入,许多电台开始自觉不自觉地偏离自己原先定的节目内容,开始往里面  相似文献   

5.
95年3月31日《人民日报》在第九版“读者之友”刊出了“人民日报版面设置及分管部门一览表”。该表就贵报的部门、版名、出版时间、版次及主要内容或栏目甚至电话号码都一锅端给了读者。当我们这两位有着该报10多年“报龄”的读者一看见“它”,就立不可待的用剪刀将“它”剪下,公正地粘贴在各自的报刊剪贴本上,并大叫了一声《人民月报》对读者真是“绝”了。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是党的至关重要的宣传工具,是党的喉舌,同时又是党和政府沟通群众的媒介桥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它起着举足轻重不可代替的作用。新闻媒体如何才能更好地  相似文献   

6.
“克隆”是英语 KOLON的音译。学术界释其含义为“复制”,是对动物实施的一种无须雌雄交配或体外授精而进行繁殖的一种新的科学技术。具体点说,是将某一动物的细胞,注入同种动物的卵子细胞,然后置入母体子宫培育,从而制造出同一种动物来。自从4年前英国克隆出“多利羊”,科学家们还克隆出奶牛、猪、老鼠等动物。能否克隆人?世界上尽管众多人反对,有些科学家仍在跃跃欲试。 这种新奇的科技,引起世人的浓厚兴趣。“克隆”一词在我国也就为一些人们津津乐道。这种情绪感染了我们传媒界,于是“克隆”随之被搬到新闻用语中来。比…  相似文献   

7.
翻阅报纸,常常发现有人将成语“蝇营狗苟”写成“营营苟苟”或“蝇蝇苟苟”。 比如说吧:“它使一些人营营苟苟,使一些人盲目放纵。”(《中华老年报》1995.11.30第3版) “所谓文人,是那些充满流浪意识的人,是那些不愿把有限生命托付给蝇蝇苟苟、无穷纷争的人。”(《保定市报经济扩大版》1995.7.6第4版) 如此常用的成语,为什么竟被误写得一塌糊涂呢?我想大概是因为谐音之故吧。循音写来,至于字形、字义以及成语  相似文献   

8.
新闻“四化”指的是电视业界流行的报道方式:“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在实际报道中,要将这“四化”的顺序反过来,也就是先从细节说起.然后讲人物故事,再把故事与相关事件联系起来,最后做主题提升。节目进展的脉络是:细节、人物、故事、事件、主题。  相似文献   

9.
把杜国庠错成杜国“痒”,是近年来书籍中错字的一个怪例(见《出版工作》1984年10期《印错的名字》)。无独有偶,并非空前(但愿绝后)。如某诗刊中,已有过“持斯授业辱胶痒”的诗句。“胶痒”是个什么东西?原来系“胶庠”(周代大学名)之误。有读者说,读书遇上错字,就象虱子在身上爬,也有形容为象吃了苍蝇似的,话不好听,情绪可知。离奇的错字,当更是这样。即如这个“痒”字,是能让人痒痒,又有点噁心的。屡见书上张謇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电视天生是娱乐媒体。但媒体是靠信息传播立身,娱乐的形式没有信息传播垫底,任何媒体都行之不远。新闻节目投资大,要求高,一些电视机构不愿靠新闻立台,对娱乐类节目青睐有加。不少电视台把那些不属于娱乐类的节目也用娱乐  相似文献   

11.
朱国良 《新闻实践》2007,(12):58-58
作为一个新闻人,看到这样的消息,眼睛会为之一亮:重庆市一改"政府发布、媒体公布"的新闻发布惯例,推出"定点、定时、定人"的自主新闻发布制度,并且规定对媒体不得"无可奉告",在新闻发布会上,媒体记者可以提任何与主题无关的问题,而作为政府新闻发言人原则上不得以"无可奉告"来应付。在我的记忆里,这是重庆市委书记提出"在二版找我"后,重庆市在新闻改革中的又一亮点。这一改革体  相似文献   

12.
近读4月12日《信息日报》《宿松:越狱静悄悄的背后》一文(摘自4月1日《浙江工人日报》),见“8月流火,监房里依然是难耐的燥热”一段文字,不禁愕然。 记得1994年第4期《新闻学苑》曾刊发笔者的《“七月流火”误用论列》一文,指出一些报刊文章常误用“七月流火”一词来形容暑热。其实“火”是星名,如孔颖达  相似文献   

13.
8月31日上午11点,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社会新闻节目,当播音员说到“淮安市南马丁乡”时,和我一起听广播的儿子当即说:“播音员又把字认错了。我们淮安市只有‘南马厂乡’,哪里来的‘南马丁乡’?”我略加思索后向孩子解释  相似文献   

14.
团结力量大,人多智慧广。这普遍的道理,也适用于新闻工作者。五十年代有个马铁丁,擅长写思想杂谈,经常有文章载于报刊,很受读者称赞。以后才知道,它是郭小川等三人的。共同笔名”。六十年代至今,新华社记者穆青、冯健、周原也联合作战,写了许多有份量的通讯,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已成为传世名篇。近些年来,杂文界有个“杨柳榭”引人注目,它也是由三个作者组成的写作实体。以上九人的做法既聪明  相似文献   

15.
人啊,越待越懒。小的时候,一放学大人就让我们干这干那儿,总是不让我们闲着,我们稍一偷懒或玩一会儿,大人们就训斥说:“人不能待着,越待越懒,越吃越馋。”小时候不大懂事,大人一说,我们就噘嘴,嘴上不敢说。心里却很烦。现在想起来,大人的话是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16.
前段引起轩然大波的韩国抢先申报“端午节”世界化遗产的事,现在看来,这场一度声势浩大的“保卫端午节”活动,实质是由失实报道引出的一场误会。化部官员和这个消息最先的提供乌丙安教授都声明报道不实。而韩国方面也澄清说,韩国申遗项目并非端午节,而是端午祭。  相似文献   

17.
“请把我的祝福带给迎来的岁月。请把你的烦恼抛给逝去的时光。”这是去年年底女儿发给我的一条贺岁短信。她跟我说:“这是我的原创。绝对不会有克隆版.你可以转发给你的朋友或同事。”我看这条短信朴实无华而又实用.和流行的短信相比也颇具个性.算是雅俗共赏吧。  相似文献   

18.
常听编辑老师们经常谈到报社时下常常缺稿、闹稿荒的问题,不少编辑还希望我们多向他们投稿。当时我听了以后心里直打如意算盘:“我的乖乖,这可是个大好事,平时在部队上一个稿可难了,这次到了报社,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一定得上它一批稿。”结果情况并不如我愿——初入编辑部,稿件连连被毙授课阶段结束后,我被分到军事部训练组实习,一心想多上几个稿的我,开足马力、加班加点写出了《牛粪挑子该不该撂?》、《好战士舍己救人受称赞》两篇“得意之作”。稿件出手后,我将它送给了正在政工部当编辑的李兵正记者,因为他是海南记者站的…  相似文献   

19.
常听到新闻界议论及"真""假"新闻的问题.内行人都知道,这里说的"假"并非"弄虚作假"之假,它是指的某些新闻徒具新闻之"名"而无新闻之"实".所谓的"实"又当何解呢?简而言之,新闻是一种变动的记录.唯其载有某种变动,而且其变动又很新鲜、很重要、很有趣,所以,传播开去就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发挥其提供情报的作用.反之,如果新闻记的只是天天如此这般的流水账,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变动,那可就是"无新闻之实"了.值得高兴的是,现在"真"新闻已一天天地多了起来.元旦晨,作为《文汇报》的读者,我们对《枫桥兴会扶桑客,子夜钟鸣百又八》一稿,就十分赞赏:今晨零点,专程从日本赶来中国的五百多位旅游者,在香烟缭绕的苏州寒山寺里屏息聆听了新年钟声.日本民间相传,除夕之夜敲钟一百零八下,  相似文献   

20.
被网民称作“范跑跑”的四川灾区某中学教师范美忠。表_璎很前卫。地震来了,他自己先跑到了安全地带。事后还在网上理直气壮地说,他追求自由和公正,不是一个愿意献身的人。不仅如此,他还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与评论家郭松民辩论。坚持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