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艳 《湖南教育》2002,(17):44-45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向爱迪生学习,爱科学,学科学,从小树立创新意识和刻苦钻研、坚持不懈的精神;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查找所需知识的意识和能力;4.训练学生给自然段分层,弄懂自然段的意思。教学过程师:(演示课件1:《大自然与星空》)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有许多未知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索,你们能征服大自然吗?生:能!师:我们该如何去征服大自然呢?(学生讨论)生:多学本领,上课认真听老师教给我们知识。生:多动脑筋。生:不怕困难,还要不怕失败。师:同学们说得挺棒,老师…  相似文献   

2.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真调皮啊!有时它不断重复做一件事情,有时却又变化多端!  相似文献   

3.
农村有美丽的大自然,有丰厚的人文底蕴,这些为农村的小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那么,我们如何发挥、利用这一资源,帮助学生寻找到作文的活水,进而达到既作文又育人之目的呢? 1.引导学生领略家乡风光,抒发自然之美。农村的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鸟争鸣,春之绿、冬之雪,夏之泳,秋之游。让学生深深地体验到大自然之美!  相似文献   

4.
何淑玲 《甘肃教育》2007,(9S):60-60
1.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 大自然是万物之源,生命之本,要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各种生物的奥妙,激发学生兴趣。比如,笔者在给初一学生上第一次生物课时就将学生带到野外去.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周围的生物,并将其归类。  相似文献   

5.
《这个世界的音乐》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它不仅带着我的学生们再一次走进了神秘的大自然,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而且还为他们解开了一个又一个的大自然奥秘。  相似文献   

6.
[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1.科幻故事导入:一天,有一位天外来客光临地球村,想请小明为导游,小明十分乐意地接受了导游任务。他先介绍地球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你能说说小明怎样介绍的吗?2.课件演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图文并茂),这一切都来源于大自然。二、主体探究活动1.质疑。看完这段关于大自然的介绍,你还想知道大自然的哪些情况?(让学生提问,然后进行探究活动。)2.根据质疑(提问),让学生分组,确定探究项目。每个学生从各自的微机上分别查阅并下载有关沙尘暴、环境污染、大量捕杀青蛙等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7.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相似文献   

8.
在狭小封闭的空间里一味埋头苦读是枯燥乏味的。当年孔子在树荫下杏坛上讲学,是多么惬意而又令人向往!坐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手中的“圣贤书”也会幻作蓝天白云,化为诗情画意,在心中荡漾。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它点悟人的灵性,激发人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秦久传 《今日教育》2006,(7S):16-17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等略) 教学过程 一、【起】——教师启动,导入情境 同学们,久居城市之中,远离了大自然.有没有一种被困在笼中的感觉?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心情?去洗洗那清清的流水,去听听那嘤嘤的鸟鸣。去看看那飘飘的白云,去闻闻那幽幽的花香?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的文字》是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写的一篇科普小品,编排在语文第四册的第二单元。初中语文第四册的教学重点是:继续要求学生认识学习语文和生活的联系,着重培养学生读写说明文的能力。第二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要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说明文常用的几种说明方法,如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做比较、分类别、画图表等。作者的写作意图,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从大自然中汲取知识和生活的智慧。文章巧妙地将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比作“文字”,并举出了许多可见、可闻、可触、可感的实例,让学生去探索隐藏在这些独特“文字”中的学问和奥妙,以此来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解读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的热情。  相似文献   

11.
在大自然残酷的生存斗争中,动物们为了生存、繁衍,使用了不少独特的方法教导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2.
陈倩 《小学语文》2012,(1):53-54
我校地处偏远农村,这里虽然没有高楼大厦,但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接近大自然的机会。一次作文课,我决定带学生到校外采风,要求学生不限定文体与内容,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相似文献   

13.
一、在美术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热爱自己的祖国,是每个公民都应有的良好品质.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例如,在野外看到哪个地方风景优美就可以把学生带到室外去写生,使学生受到大自然的陶冶,更加热爱大自然并增强环保意识,更增加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相似文献   

14.
徐健 《泰安师专学报》2001,23(6):115-116
结合乡土地理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的特点,在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实地观察,积累一些感性材料,再通过对比,研究不同区域的一些地理景观图片,要求学生对大自然进行观察,分析,思考和判断,加深学生对乡土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内容与人类及大自然关系密切,是素质教育的好素材。改革旧有的教学模式.切实使生物教学变得真实生动、五彩缤纷,其中.开放性教学是必由之路。那么生物教学的开放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感受充满着幻想与乐趣的回声——这一大自然的现象,并让学生感悟音乐去探索,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相似文献   

17.
教师放录像,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美丽风光,突然出现一些随地乱扔的纸餐具、饮料瓶破坏了环境的优美和谐。  相似文献   

18.
齐英 《黑龙江教育》2000,(10):21-22
《秋天到了》这篇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叙述了秋天的景物特征,用具体形象的画面展示了一幅美丽的“雁南飞”的秋景图。本课教学时间正值深秋季节,学生有亲身体验,所以教学时可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大自然为我们提供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大自然,领略秋天的风光。  相似文献   

19.
李莲 《中学文科》2005,(1):43-43
众所周知,地理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即兼有历史性、空间性、实践性及跨文理两科的特殊性。因此,在教学中,地理教师不仅可以教会学生学会生存知识及适应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一般常识,而且还能从中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环保意识和乡土意识的培养。地理作为中学基础教育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素质教育的优势,这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20.
作文炼金场     
终于等到可以脱下厚重的衣袄,到山清水秀地大自然去畅游一番的时节了。在这个春暖花开惬意的三月里,登临山川,泛舟碧波,游游山玩玩水,既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还能练就一副好身板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