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城市规划法>第三条规定:"本法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城市的法律涵义,是指直辖市、建制市和建制镇. "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一个客体的美学价值并不是简单地被定义为"美"和"丑",而是去认识客体的类型和本质.  相似文献   

2.
随着丑学地位的不断上升,丑角的审美价值得到了空前的肯定。在京剧《女起解》和莎剧《皆大欢喜》中,崇公道和试金石都具有外丑内美的审美倾向,体现出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是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及肯定。但是由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作家不同的情感体验,中西方戏剧中的丑角又有所区别。丑角在美学历史上有其独特的价值,研究东西方丑角的丑学内涵,打破了抑丑扬美的美学传统,呈现出艺术表现的多样性,为中西方的美学史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丑"是一种特殊的价值现象,有着独特的美学价值.第一,"丑"可彰显真实,张扬生命自由的本质;第二,"丑"可启善;第三;"丑"令世界精彩纷呈,绚烂多姿.  相似文献   

4.
艺术丑角是艺术家把生活丑角作为描写对象,抓住生活丑的本质,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提炼创造出来典型化了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形象渗透着艺术家的否定性评价,从反面肯定了美。同时,生活丑获取了和谐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就构成了具体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生活丑一旦进入艺术领域,就成为反面艺术典型,从而又艺术地表现生活中的丑。象葛朗台、夏洛克、泼留希金、别里科夫、奥楚蔑洛夫、阿Q这些典型的丑角艺术,就是巴尔扎克这些大师们“取得了这个‘丑’或那个‘丑’,能当时为它变形……只要用魔杖触一下,‘丑’便化成美了。”(罗丹语)通过这个典型化,将“丑”很“美”地表现出来。这种反面形象,中学语文中是很多的。教师在讲授这些丑角形象时除了申述他们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外,笔者认为,以这些丑角形象作为指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的示范  相似文献   

5.
一篇文章中,有些词句,孤立去看似乎并不难懂,也并无出色的地方。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的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是:"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这一句中的"勇士".和"智谋"二词亦不难于理解,然而它却是时蔺相如的基本评价,也是全篇文章的关健。全丈材料的选择和组织安排都是为此服务的。细细咀嚼,方见它的妙处。当蔺相如一出场时,文中有这么一段叙述文字: "于是王召见,问  相似文献   

6.
西方美学的根本失误在于以"理性图式"取代了"审美图式".中国美学的根本失误在于以"伦理图式"取代了"审美图式".后现代美学的根本问题在于以"欲望图式"取代了"审美图式",它本质上是一种"被理性异化的欲望本身".这是中西美学走向其历史沉沦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有一副对联这样说:"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这里的西汉是历史,但文章却是文学,一位是司马迁,作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前句写<史记>的史学价值,后句却是谈<史记>的文学价值了.  相似文献   

8.
彭樟清 《初中生》2006,(25):38-39
"三句半"是一种流传民间的滑稽诗体.因其前三句每句五字,最后半句二字,故亦称"十七字诗".也因"三句半"似有站立不稳之势,有瘸脚之嫌,故又称"吊脚诗""瘸脚诗".它不但可以吟诵,而且可以供舞台演出,由四个人敲锣打鼓走上台去,甲、乙、丙三人各念一句,丁最后念半句,这最后半句可谓"点睛"所在,滑稽而又可笑.  相似文献   

9.
戏曲丑角是备受我国观众喜爱的角色,这与丑角独特的舞台表演紧密相连,也与丑角给观众以滑稽之趣、灵动之美的舞台感受紧密相连,同时也与丑角追求娱乐、丑刺、调剂的舞台功能紧密相连。文章从丑角的舞台表演入手,重点探讨了丑角的舞台特征与功能。  相似文献   

10.
求职信就是大学毕业生递到社会上的第一张"名片".求职信的写作,既要突出地展示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又得客观实在,这就要求求职者在求职信的写作中必须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分寸:一是急而不迫、求而不乞;二是谦恭而不自卑、自信而不狂妄;三是真实而不露丑、客观而有选择.  相似文献   

11.
贾平凹的散文《丑石》 ,写的是一块外表极丑且无世俗实用价值的陨石 ,被认定为丑石。后来由于一位天文学家的发现与介绍 ,人们才知道这块看似极丑的石头具有相当高的价值 ,是一块美石。这篇散文的教学 ,其难点当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去正确理解“丑到极处 ,便是美到极处”的深刻哲理。“丑到极处 ,便是美到极处。”这句话引自我国清代文学家刘熙载的《艺概·书概》 :“怪石以丑为美 ,丑到极处 ,便是美到极处。一丑字中 ,丘壑未易尽言。”刘氏旨在言其怪石外在的皴裂、凸凹梭角分明透眼 ,却能体现出丑石另一种奇美 ,不寻常的审美价值。美与丑 ,是…  相似文献   

12.
以"美是什么"的提问为缘由将柏拉图看成是使西方美学走上形而上理性思辩之路的始作俑者,是值得商榷的.它忽视了柏氏关于"美是难的"之感叹和无奈.柏拉图美学在理性与感性两个维度上发展而成.后世往往只关注到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其实,他的美学思想中处处闪烁着感性的光辉,只是这光辉被理性的大网遮蔽了.造成遮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柏拉图美学处于其哲学体系之下,不能不为哲学理性所包裹;二是其思想的混沌性导致后人的理性解读,又给它罩上了一件不合体的理性外套.在这遮蔽下,传统美学研究总是在纯思辨的框架内建构理论体系,忽略了美学之为美学的价值与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13.
陈云恺 《早期教育》2004,(10):14-14
犹太人有一句哲学格言:"人于母体洞悉宇宙,人离母体忘却宇宙."从字面看,其意思是说:人在出身前,作为人体胚胎栖居与母亲宏大的子宫内,与"元初世界"朝夕相伴、浑然一体,因而"洞悉"所寄身的"宇宙";离开母体后,由于有了新的宇宙,人却忘却了那"元初世界".但从这句格言的深层涵义看,恰是隐喻人类个体发育的早期,有着关于宇宙的哲学意识,而在日后成长途中,却每每丢失了这种意识.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界,以素质教育为旗帜的改革正在迅速展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然而事实却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不少学校的教育立场仍然基本不变.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从根本上兑是教育的制度性改革力度不大.为什么教育的体制性弊端难以触动呢?其原因有二.  相似文献   

15.
丑角是中国戏曲中深受观众欢迎的喜剧性人物,它以插科打诨、幽默、诙谐、灵活而见长.具体表现在角色的姿态、心灵、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美感体验上,它打破了长久以来人们始终坚持的"丑角"即"酰角"的思维定式,还丑角以公正合理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这对当代大学生赋予了新的教育内涵.  相似文献   

16.
《金瓶梅》审“丑”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一定意义上说,小说《金瓶梅》是一幅“百丑图”,西门庆集众丑之大成,他既是丑之主角,又体现出一种“否定的美质”。他不是概念化的丑角,而是“丑”王国中的“这一个”。小说在将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的尝试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其审“丑”过程中的明显失误,使小说的现实主义精神中掺杂了严重的自然主义因素。  相似文献   

17.
广告丑主要体现为内容上的丑恶和丑谬,广告丑是现实生活中恶和伪在广告中的延伸.丑广告因形式上经过特殊组织,可能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丑广告审美价值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在消费社会,丑可能失去批判和反思现实功能,沦落为自在的丑.因此丑广告需要悲或喜来引导.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初期,我国的小说中出现了一系列的丑病形象(这是指经过作家进行审美评价和艺术处理过的艺术丑形象)这类丑病形象不仅是近代小说创作的重要特征之一,而且还是近代小说创作的比较普遍的现象.研究、分析这类丑病形象的产生和特点,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小说的发展有一定意义.在十九、二十世纪的交替点上,叠合着新旧社会形态和制度的交替面.“现代的旧制度不过是真正的主角已经死的那个世界制度的丑角”(马克思).近代的社会价值标准所派生的审美价值观念已经直接印证在近代小说之中,小说形象汇集着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病丑  相似文献   

19.
《孟子·告子下》有这样一段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其中"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汉赵歧注为"所行不以拂戾而乱之",宋孙奭疏为"所行不遂而拂戾其所为",今人杨伯峻先生译为"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如意",黄岳洲先生译为"行动(的结果)违背他所想达到的目的".各家对句子的解释虽有差异,但将"行"解作"行为"却是一致的.我们认为这句的难点正在这个"行"字上.这个"行"  相似文献   

20.
庄子是中国美学史上较早确立丑意识、丑范畴的思想家;西方现代派使西方丑学得以确立,并使西方感性学由以美为第一范畴转化为以丑为核心范畴.二者之异同大致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大相径庭的表现手法;殊途同归的"化丑为美";异曲同工的"异化"观;情志各异的白日梦.庄子丑学与西方现代派丑学差异的根源在于中华民族在思想上相对于西方的"早熟".站在人文理念的高度来看,中西丑学又同质异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