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著名的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于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为湖北大学《中学语文》杂志复刊题辞: “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工夫。……叶老的《题辞》言简意深,集中体现了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与精髓。无论对于语文教学、其  相似文献   

2.
30年前,叶圣陶先生为《中学语文》作了这样的题词: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由茅盾题写刊名的《中学语文》创刊50周年之际,正值叶圣陶为《中学语文》题词30周年!作为一名老读者,我与《中学语文》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这家创办于1958年、由著名现代文学先驱茅盾题写刊名的语文期刊,在1978年元月复刊号上,发表了语文教育大师叶圣陶的经典题词。从此,"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成了广大教师矢志追求的目标,也成了我从教治学的信条。  相似文献   

4.
十五年前,我父亲给《中学语文》题辞,开头第一句就说:“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怎么才能把学生引进“不需要教”的境界呢?从父亲写的《语文教学二十韵》那首诗里,我找到了可能是最简明扼要的答案,就是“一使需之切”,“一使乐其业”。感到有需要,学生才愿意学;有了迫切的需要,学生才会认认真真地学。在学习中能随时得到乐趣,学生才会高高兴兴地学下去。“需之切”主要是理性方面的事儿,“乐其业”主要是感性方面的事儿,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两者俱备了,学生就会自己去探索,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给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言下之意,学生知识能力的迁移,需要教育者不懈努力地找寻适当的方法。就语文教学而言,课文仅仅是范例,要求学生运用范文中的知识去解决一类文章所出现的问题就是举一反三。如何实现?本文尝试从图式理论出发来探究学习迁移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见叶圣陶《为中学语文复刊题词》)面对中考的挑战,现代文阅读考查内容比分大,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这样的境界,以达到熟练应考的水平呢?  相似文献   

7.
著名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他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准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8.
对于语文教学。叶老一句“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可以说道出了语文教学的精髓。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最终“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源自于生活。我读小学四年级时,语文老师是张老师,是位男老师。张老师以前是中学语文老师。他给我们上语文课总会不自觉地说到外边去:讲《桂林山水》,他会说他去福建旅游买香蕉的事,因为买了太熟的,所以在火车上的三餐都是香蕉;讲刘禹锡的《浪淘沙》,我们读着"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他便陶陶然讲着若是真如诗人所说,顺着黄河直上银  相似文献   

10.
吴同和 男,汉族,中共党员,江苏兴化市人,1941年出生,1963年毕业于湖南衡阳师专。湖南省优秀教师,全国中学语文优秀教师,中学特级教师,江西师大《读写月报》特约记者,零陵学院中文系特聘教师,省市中学骨干教师培训班主讲。 “既然选择了语文,我就要风雨兼程。”杏坛执教四十载,他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在中学语文教学、普通高校《写作学》、《语文教育学》教学、继续教育和省市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中贡献突出,业绩不凡。 在教学中,他特别强调现代人才所需要的品德因素和才智因素的培养,其集阅读写作一体,熔知识性趣味性一炉,寓理怡情的教…  相似文献   

11.
写诗文讲究意境,做学问有三境界,教学也有自己所要达到的境界。何谓语文教学的新境界呢?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是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认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  相似文献   

12.
教书的事故     
大学毕业后,我成了中学语文教员。语文教员的基本工作量是教两个班。我的大部分同事都喜欢教同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但我最不喜欢教平行班,因为刚在这个班讲完一篇课文,再到那个班像留声机一样重讲一遍,我无法忍受。我自己没劲,情绪恶劣,就一定讲不好。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要求自己成为乐之者。  相似文献   

13.
<正>陶行知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一文中谈到,教学方法要采用自动的方法。叶圣陶也认为教任何课,最终为了不需要教。这就是说,任何教学的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笔者认为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必然经历"导、学、教、练、评"五部曲。  相似文献   

14.
<正>《中学语文》创刊于1958年,由现代文学先驱茅盾题写刊名。1978年复刊时,语文大师叶圣陶题中学语文词,最先传播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现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大学文学院主办。办刊宗旨渗透开放思维,体现理实结合,坚持实践导向,萃取课改精华,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办刊定位读者定位:一线语文教师、教研员,语文教育教学专业教师、研究者;  相似文献   

15.
<正>《中学语文》创刊于1958年,由现代文学先驱茅盾题写刊名。1978年复刊时,语文大师叶圣陶题中学语文词,最先传播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现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大学文学院主办。办刊宗旨渗透开放思维,体现理实结合,坚持实践导向,萃取课改精华,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办刊定位读者定位:一线语文教师、教研员,语文教育教学专业教师、研究者;  相似文献   

16.
<正>《中学语文》创刊于1958年,由现代文学先驱茅盾题写刊名。1978年复刊时,语文大师叶圣陶题中学语文词,最先传播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现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大学文学院主办。办刊宗旨渗透开放思维,体现实践导向,注重理实结合,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办刊定位读者定位:一线语文教师、教研员,语文教育教学专业教师、研究者;中等学校学生。  相似文献   

17.
<正>《中学语文》创刊于1958年,由现代文学先驱茅盾题写刊名。1978年复刊时,语文大师叶圣陶题中学语文词,最先传播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现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大学文学院主办。办刊宗旨渗透开放思维,突出理论引领,体现实践特色,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办刊定位读者定位:一线语文教师、教研员,语文教育教学专业教师、研究者;中等学校学生。  相似文献   

18.
<正>《中学语文》创刊于1958年,由现代文学先驱茅盾题写刊名。1978年复刊时,语文大师叶圣陶题中学语文词,最先传播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现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大学文学院主办。办刊宗旨渗透开放思维,体现理实结合,坚持实践导向,萃取课改精华,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办刊定位读者定位:一线语文教师、教研员,语文教育教学专业教师、研究者;  相似文献   

19.
<正>《中学语文》创刊于1958年,由现代文学先驱茅盾题写刊名。1978年复刊时,语文大师叶圣陶题中学语文词,最先传播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现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大学文学院主办。办刊宗旨渗透开放思维,体现理实结合,坚持实践导向,萃取课改精华,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办刊定位一线语文教师、教研员,语文教育教学专业教师、研究者;读者定位:  相似文献   

20.
<正>《中学语文》创刊于1958年,由现代文学先驱茅盾题写刊名。1978年复刊时,语文大师叶圣陶题中学语文词,最先传播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现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大学文学院主办。办刊宗旨渗透开放思维,突出理论引领,体现实践特色,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办刊定位读者定位:一线语文教师、教研员,语文教育教学专业教师、研究者;中等学校学生。功能定位:回应一线教师需求,解决语文教育教学的真实问题,提升实践智慧。注重理论实践结合,保持文化品位,推介探究前沿的语文教育教学理论。宣传教学教研成果,展示名家名师风采,探索教学评价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