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常规天气图和数值预报产品、物理量诊断场、卫星云图及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2009年11月13日至15日一次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在日常预报工作中应用数值预报产品提高预报降水确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应用Micaps和NCEP资料,分析了2015年4月初赤峰市久旱转雨的环流背景和影响系统,结论如下:前期3月份是暖干的气候背景,研究区域(1150E~1250E、400N~500N)处于500hPa槽后西北气流中,高度场比历年偏高30gpm以上;正变高中心位置在1400E~1800E、400N~600N范围内,中心强度为60gpm。低层是西北风距平流场,不利偏南水汽向研究区域输送。进入4月份环流发生调整,研究区域处于500hPa槽区,接近冷湿环流形势;高度场比历年偏低40gpm以下,负变高中心位置在1100E~1250E、400N~500N范围内,中心强度为-50gpm。低层位于气旋性环流顶部偏东风距平流场内,多低值系统活动,具备偏南和偏东风输送的水汽条件。暖干的环流背景下,研究区域冷空气活动频数少,位置偏北,强度偏弱,高温少雨;而冷湿的环流背景与之相反,冷空气过程较多,有利研究区域低温多雨。环流调整后,4月2日和11日至13日赤峰市出现两次高空槽配合地面气旋影响的暴雪天气过程,解除了干旱。两次降雪过程中,都适时进行了有效的人工增雨作业。  相似文献   

3.
应用基本气象资料和T639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对发生在2014年4月16日~17日锡林郭勒盟春季的久旱转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环流形势和物理特征的分析。分析表明,本次降雨过程的影响系统是蒙古气旋,降雨主要出现在气旋暖区;低层中尺度切变线维持较长时间,且出现在高空急流入口区右后方的次级环流中,有利于暖湿空气的抬升,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本次降雨过程中来源于孟加拉湾和东海海面的水汽先在长江下游地区汇积,然后向北输送至内蒙古中部地区,这种长距离的水汽输送,为此次久旱转雨的过程提供充足的水汽。  相似文献   

4.
利用高空和地区资料对2014年1月6日雾霾天气产生的天气背景及其形成的动力条件、水汽条件和层结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预报结论:高空形势为暖脊控制时,地面为鞍型场形势,气压梯度较小,比较有利内蒙古西部地区形成雾霾天气。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内蒙古全区2018年汛期7月18至22日一次明显降水过程进行分析发现,此次系统降水主要以短时强降水为主,具有明显的局地性和不均匀性,虽然有些旗县出现降水极端事件,但日降水量均未超过历史极值。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中国第一代全球大气/路面再分析产品、卫星云图资料以及两家模式对比,对2020年6月16日夜间西藏那曲东部发生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是在500hpa欧亚中高纬为两槽一脊的大背景下发生,那曲东部受高原切变影响,出现风速上的辐合,并拥有良好的水汽条件,配合西南风输送的源源不断的水汽,是出现此次强降水的主要原因;此外还发现那曲东部拥有高空辐散低空辐合的高低层良好配置,物理量配合较好,有利于降水的出现;另外青海沱沱河站的西北风向的转变使那曲东部降水更为明显;还从检验预报可知,对于此次降水,GRAPES-GFS模式降水预报比EC模式降水预报更有可信度。  相似文献   

7.
利用实时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10月9日~10日雾霾天气产生的天气背景及其形成的动力条件、湿度条件和层结特征进行分析,得出预报结论:雾霾天气发生时,欧亚中高纬地区环流形势为一槽两脊,中纬度地区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天气形势比较稳定;低层弱的上升和下沉气流以及逆温层的存在阻止了污染物向上扩散,有利于雾霾的维持;湿度场存在"上干下湿"的结构,这样由于中高层较小的相对湿度使得天空云量较少,有利于近地层的辐射降温,从而容易形成低层的逆温,有利于雾霾的生成和维持。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型庆祝活动开幕式在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露天会场举办,呼和浩特市气象局应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和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的要求,详细制定了的大庆活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保障预案,并根据天气形势研判进行科学化调整,最终形成人工影响天气服务保障方案,按照方案进行了飞机、地面人工影响天气"消云减雨"作业,圆满完成了本次活动人工影响天气服务保障任务,针对此次大型活动人工影响天气服务保障工作,本文对从天气形势、作业准备、作业过程及指挥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从中汲取经验,以期进一步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服务保障水平,为今后做好人工影响天气防灾减灾服务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ADTD闪电定位仪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6月20日午后内蒙古东北部一次以冰雹为主的强对流天气的环境条件、冰雹单体的雷达回波演变和闪电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6月20日强对流天气主要发生在冷槽东移和地面暖倒槽强烈发展的环流形势下,倒槽锋生过程中地面辐合线的长时间维持促使对流风暴生成加强东移,造成下游大范围冰雹灾害。(2)本次强对流天气是多个风暴单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多单体相互作用过程中移动缓慢,叠加效应使同一地区经历多次冰雹天气,损失严重。(3)强对流天气过程降雹区出现高强度的正地闪,闪电的空间分布与雷达回波一致,降雹期间正闪频次跃增,降雹后正闪频次跃减。  相似文献   

10.
一次大到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16年2月11日至12日鄂托克前旗大到暴雪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高低空配合、物理量特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等方面探讨了此次大到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发生、发展、触发机制,结果表明:这次大到暴雪发生在北槽南涡的大尺度背景下,高空长波槽和地面倒槽是这次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北支槽南压是触发暴雪的热力因子;暴雪发生阶段,850hPa高度24h从正变温变为负变温中心,上冷下暖的热力结构利于中低层不稳定能量的释放。  相似文献   

11.
通过高空形势和地面天气图分析,结合雷达回波、卫星云图及传真图物理量的诊断等,对2005年7月27-29日给伊春市造成山洪爆发的暴雨过程进行总结分析.通过全面细致分析总结,发现高空切断成涡并南压,且受到鄂霍茨克海高压的阻挡,中尺度低压、渤海低压和东北低压合并加强北上,携带大量水汽,是造成本次暴雨的关键.其次地形也为暴雨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通过霜冻形势分析和霜冻发生前的气象条件分析对黑龙江省一次初霜冻天气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NCEP1 0×10的再分析资料着重对2015年8月21日冷涡背景下出现的大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湿度较大、T-Td小、微风或静风是大雾的主要气象要素特征;低空的下沉运动抑制了水汽的辐合抬升,有利于雾的生成和维持;冷平流是否存在是近地面层雾形成的必要条件,雾的浓度与冷平流强度无关,与低空逆温层是否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6,(13)
本文对咸阳机场一次持续性大雾天气的大气环流形势及相关气象要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大雾过程期间,机场上空以纬向环流为主,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低层存在暖平流,地面处于弱气压场,风速小、相对湿度大,大气层结构稳定,逆温层稳定,上述形势既不利于空气污染物的扩散或垂直运动,造成严重的低能见度天气。  相似文献   

15.
16.
文章利用相关资料对2009年4月23日包头地区发生的沙尘暴天气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强冷空气活动是本次沙尘暴天气发生的主要原因;造成本次沙尘暴的高空系统是斜压性很强的蒙古横槽及槽后的偏北急流,地面系统是强烈发展的蒙古气旋;从动力机制来看,沙尘暴发生时,由于高层辐合、低层辐散而形成的强烈下沉运动,使得高空偏北急流带的动量下传到地面,中低层波动发展形成的次级环流则使动量下传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7.
多典洛珠 《西藏科技》2012,(9):62-64,80
文章选取了泽当站2012年4月23~27目的一次天气过程,通过对高空填图、地面填图和云图、物理量场、地面自动站要素分析,了解此次天气过程的形成机制和环流背景、高低空配置,揭示地面要素的反应情况,从而对今后预报春季高原降水系统总结和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8.
利用micaps资料对邢台地区一次春季大风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属于低压槽型西北大风,大风发生区域位于200h Pa急流轴北侧;2)地面冷高压中心强度达到1037.5h Pa,冷空气沿西北路径向东南扩散逐渐影响邢台地区;3)地面气压梯度非常强,110-120°E10个经度内有8条等压线,气压梯度为20h Pa/10个经度;4)垂直速度场上邢台处于强下沉区,低层辐散中高层辐合的散度配置使得邢台地区下沉运动进一步加强,又有冷平流长时间维持,为大风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和热力条件。  相似文献   

19.
选取满洲里市一次降雪集中时段,从环流形势、水汽条件、动力背景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预报此类天气。  相似文献   

20.
利用Micaps、自动站、雷达等资料对2019年6月25日锡林郭勒盟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是受高空槽和低层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具备水汽条件,不稳定层结合抬升条件等使强对流得以维持发展,分析雷达资料可知,前期65 dBz的强回波,较强的环境风切变等特征指示冰雹天气的产生;后期的强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