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侠 《语文知识》2006,(9):28-28
“布衣”是古汉语中常用的一个词.人们一般都会把它理解为“平民”。如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教材和《古文鉴赏辞典》都把其中的“布衣”解释为“平民”。“布衣”真的就是平头百姓吗?  相似文献   

2.
潮语来袭     
《初中生》2014,(8):20-20
【双标】 “双标”即双重标准。指对待不同的人或相同的人产生不同的认知信息,从而出现了双重标准。同一件事情,甲做了没事,还夸他;乙做了便大发雷霆,甚至对其百般刁难。  相似文献   

3.
法国名小说家莫泊桑的《项链》是高中语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它再次出现在上海高中语新教材高二年级第一册的第一单元中,该单元是由以“平民”为话题的一组不同体裁的章构成的。玛蒂尔德出身于“小职员”家庭,又嫁给了一个“小书记”。这两个“小”字注定了她是属于社会的中下阶层的一介平民。小说叙述了这个平民女子的人生命运。[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历史上,庄子第一个揭露了“人为物役”的异化现象,认为世人追逐物质利益和权贵礼法是“危身弃生以殉物”,是人生的一大悲剧。因此,庄子强烈地反对物质利欲、权贵礼法对人身心自由的束缚,提出“不为物役”的主张,要求人们“不以物害己”、“不以物挫志”。庄子自身“处穷陋巷,困窘织履,槁项黄馘”,但却不为富贵所动,而是视功名利禄如粪土,“笑辞千金之重利、卿相之尊位,宁游戏于污渎之中以自快,无为  相似文献   

5.
诗词收束如同文章结尾,无固定程式,但都体现了诗人的艺术匠心。我们从新编高中语文课本所选入的古代诗词中,可看出结句的不同方式。一,以反问作结。反诘是无疑而问,目的在于加强所肯定的意思。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一反问更强调了诗人不“事权贵”的高风亮节,显示了李白反抗的性格。又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结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正说明诗人壮志不已,深刻地抒发了作者以廉颇自况而不为重用的愤慨之情。二,以设问作结。诗词收尾,以设问增强跌宕起伏,留下深思的伏笔。如白居易《琵琶行》结尾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用设问句从侧面表现诗人  相似文献   

6.
黔首“黔”是“黑”的意思,秦时平民用黑巾裹头,故后来常以黔首代平民。如西汉贾谊《过秦论》:“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相似文献   

7.
黔首“黔”是“黑”的意思,秦时平民用黑巾裹头,故后来常以黔首代平民。如西汉贾谊《过秦论》:“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相似文献   

8.
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迎来了“德”、“赛”二先生,中国出现了“平民文学”、“平民政治”、“平民教育”等口号。早年在长沙上学的毛泽东,就深受“平民教育”思想的影响。他在一师办起的“工人夜校”为“平民学校”;他办起的湖南自修大学,“为一种平民主义的大学”;在他指导下编出的课本为《平民课本》;他办起的通讯社叫“平民通讯社”。所以当年任湖南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兼湖南第一师范校长易培基对人说:“毛泽东将来要当平民天子”。本文不拟泛淡毛泽东早年平民主义种种,只侧重探讨毛泽东早年的“平民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9.
一首以正胜邪的凯歌——《陌上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乐府民歌是“赵、代之讴,秦、楚之风”,来自于巷陌之间,出自于“徒附”之口,“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真实地道出了汉代人民的心声,表达了汉代人民的愿望。名篇《陌上桑》,是汉代乐府民歌中的一首代表作,它针对“权贵”、“豪族”横行,“邪恶”笼罩的东汉社会,针对当时屡见不鲜的“妻略妇女”的不平事,有力地鞭挞了“邪恶”,无情地揭示了那些“权贵”、“豪族”的肮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成人教育八十年(续二)孟娥一、平民学校(一)《筹设平民学校办法》民国2年(1913年)4月,黑龙江省义务教育委员会向教育厅提交。”《筹设平民学校办法》。平民学校的宗旨是“谋求一般平民失学者,予以求学机会,普及义务教育,利用空闲时间,施教育于平民...  相似文献   

11.
释“仁”     
与习见不同,本文认为:孔子所说的“仁”,是一种有着特定内含的行为准则。“仁”的实质是亲亲与爱人,要求对象是大夫与士。亲亲是处理宗族关系的准则,爱人是对待平民大众的准则。“仁”的这一内合不全是孔子赋予的,孔子的特识在于:把对大夫要求的“仁”进一步转移到士,并根据士之家庭关系相对简单的实际于亲亲一义中特别提出一个孝字,同时突出了爱人一义。所以有此变化,是因为主要入仕为官,为官就得有为官的标准,孔子的标准就是“仁”。因此,孔子所说的“仁”更像是官吏行为准则,然这并不表示对亲亲孔子就不重视。  相似文献   

12.
李查 《语文知识》2004,(11):10-10
巾 古代平民用以裹头的头巾.秦朝时用黑巾裹头.称为“黔首”.后来成了平民的代称。如贾谊《过秦论》:“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相似文献   

13.
“拍马屁”的来历据说是这样的:蒙古人平日牵马与人相遇时,习惯于互拍对方马的屁股说:“好马”,以示赞赏和友好,并没有诌媚奉承之意。但有些人趋炎附势,巴结权贵,因此,不管权贵的马怎么样,都貌似内行地拍马屁股连声称赞  相似文献   

14.
子丑 《江苏教育》2009,(2):41-43
新平民教育是发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平民教育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拓展,是一种为平民的大众的教育,目标是使人人能得到教育,着力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对象是广大平民及其子女,方式是科学、民主、“平民式”的,它的核心价值是民主、平等。新平民教育的实施关键在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受教育者,江苏省拼茶高级中学的做法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15.
据记载,明朝颇有政绩的清官于谦任兵部侍郎时,有一次他从河南回京,身边的人劝他按当时的官场的风气,带一些当地的土特产,如绢帕、蘑菇、线香之类进京给朝中的权贵送礼,以便求得庇护和重用。于谦却举起两袖笑笑说:“我带有两袖清风!”他就这件事作了题为《入京》的绝句一首: 绢帕蘑菇并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诗的一、二句是说,绢帕、线香、蘑菇原来是百姓自己享用的土特产,只因为官吏征调搜刮,倒使人民遭殃了。三、四句中的闾阎是指古代平民居住的里巷的门,常借指平民百姓。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无论何时还朝,我什么物品也不带,只带两袖清风进京朝见天子,免得百姓说短道长。全诗生动地反映了于谦不巴结权贵,为官清正的高尚品质。  相似文献   

16.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于永正老师,说于老师是平民,或者说是平民哲学家,甚至可以说是禅学家。平易、简洁、随和、诙谐是于老师的风格,他似乎有一根“金手指”,在简简单单的课文里,在平平凡凡的生活中,就能随手找到语文教学的真金,在平易之处见到奇崛。阳春三月,美丽的水电都城——宜昌迎来了这位“平民”教育专家。带着他的“金手指”,带着浓浓的春意,于老师为我们呈现了《第一次抱母亲》的精彩课堂。坐在距离讲台不到两米远的地  相似文献   

17.
平民性格刻划是在新的时代内涵中应运而生的。 我们说,有些概念随着时代演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平民属于例内。在中国的封建时期的文学中的平民应该是指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十分低贱的人民群众。它和我们今天所说的“老百姓”有些相近,是那些不论城乡的普通民众、寻常百姓,用“布衣”和“黔首”训其同义是再恰当不过的。“平民,老百姓。平,齐  相似文献   

18.
南宋以降,程朱“存理灭欲”成为后期中国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评价标准。“存理灭欲”实质上是对人民生存权的扼杀.尤其对妇女的摧残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戴震目睹社会现状,展开了对程朱伦理观的批判,提出“理存于欲”、“体民之情,遂民之欲”等新的伦理观,为平民阶层争取生存权,其伦理思想影响了如凌廷堪、俞正燮等后世学者。  相似文献   

19.
《陌上桑》是东汉乐府诗歌中赋有代表性的一首叙事诗,富有喜剧色彩。诗歌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光辉耀眼的美女形象,维护自己人格的罗敷大胆发声、勇敢反抗权贵成为了智慧与高尚的代名词。在以往的解读中,认为《陌上桑》是"封建社会阶级权贵对于平民阶层的霸权,罗敷的行为是对平民反抗意识和主体意识呈现的肯定"。[1]封建社会中所认同的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老旧思想变成了禁锢女性自由与平等的最大枷锁,成为了我们鄙夷且批判的对象。那么,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解读是否会成为我们全面认识其价值的绊脚石呢?  相似文献   

20.
中学世界史教学在讲援古罗马史时,总要提到平民保民官(一般简称为保民官)。这是古罗马一种很有特色和影响的重要官职。本文拟就下列几个问题作一考察,供教师在教学中参考。 1、平民保民官是如何产生的? 顾名思义,平民保民官就是保护平民利益的官员。它产生于公元前494年,是罗马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第一个胜利成果。“平民”一词最初指三百个氏族以外的罗马居民,主要是移民和拉丁姆境内的被征服者。王政时代平民与氏族贵族产生了矛盾。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的塞维乌斯改革将平民纳入百人队,形式上与氏族成员享有同等权利,实际上平民与贵族的政治、经济地位仍相差悬殊。约公元前510年建立的共和国的官职完全由贵族垄断,征服得来的“公有地”的绝大部分被贵族占用。广大平民虽是罗马城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