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涯适应力是大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重要能力。当下,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整体水平不高,生涯发展不平衡。探索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水平,改善生涯发展现状更新生涯理念,着力打造行之有效的生涯教育体系,构建社会支持、学校引导、家庭助力的生涯服务系统,以提升大学生生涯适应力。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处于生涯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和家庭对高中生的生涯指导能够帮助他们明确未来发展的目标,促进高中生生涯能力的形成。本文基于系统理论框架研究发现,家庭中父母和子女的生涯观念存在代际差异,进一步从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和家庭观念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代际差异对高中生生涯指导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中生的职业认知对其升学、职业选择以及生涯生活等方面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家庭相关因素对高中生生涯发展的影响已经得到大量实证研究的证实。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前测、后测及6个月后的追踪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生涯困扰与生涯适应力、亲子生涯一致性显著负相关,与父母生涯卷入显著正相关;生涯适应力与父母支持效能感、父母生涯卷入显著正相关,与父母生涯卷入显著负相关;(2)实验组学生的生涯困扰程度在干预后显著降低,而生涯适应力、父母支持效能感、亲子生涯一致性和生涯卷入较干预之前有显著提高;(3)实验组父母在父母支持效能感、亲子生涯一致性以及生涯卷入等几个变量上较干预前有显著的提高,生涯卷入的水平显著降低;(4)追踪数据中,实验组成员在各变量上的水平与前测不存在显著差异,干预效果未能在干预结束半年后达到较好的维持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借助PISA测验,以我国东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五个地区的5066名初三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与其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家庭SES与学生的学业学习存在密切关联。母亲受教育水平、家庭中的学习辅助工具对其学业成绩的影响最为显著;家庭财富水平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联,取决于投资物品与学生学习活动的关联度。(2)家庭SES与学生的学校类型显著相关。家庭SES水平高的学生,进入重点中学的比例更高。(3)中国父母对孩子普遍持有高教育期望,家庭SES水平与父母教育期望存在一致关系。(4)父母教育期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显著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期望越高,孩子的学业成绩越好,学校类型在这种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150名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及其与家庭社经地位的关系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水平一般,在生涯关注、生涯控制和生涯好奇上得分明显较低;在家庭社经地位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表现为来自家庭社经地位高的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发展水平最好,而来自家庭社经地位居中的则表现得最差;就二者之间的相关而言,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与家庭社经地位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这也进一步证实了家庭社经地位不利并不必然造成低生涯适应力。  相似文献   

6.
<正>【设计理念】生涯目标是促进个体生涯发展的最大影响因素,目标对个体生涯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指引作用。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目标管理方面的辅导,帮助学生聚焦、澄清个人目标,获得行动方向,激发其学习动机,提升其生涯执行力。本节课借助生涯规划工具——生命之花,从目标管理角度引导学生确立个人成长目标,并掌握操作性强的目标管理方法,提高生涯执行力。引导学生对自我成长目标做出思考,明确成长方向,同时掌握生命之花规划工具,制  相似文献   

7.
生涯自我效能是个体对其成功地完成特定生涯相关活动的能力的认知判断,具有动机作用,对个体一系列的生涯活动发挥着强有力的影响。生涯自我效能的形成和发展有其信息源,相关研究也已揭示了影响生涯自我效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据此可以采取全方位信息干预、全程性发展干预、整合性认知干预、积极的社会干预等方法,帮助个体改善其生涯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8.
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儿童的入学数学准备状况比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与儿童入学数学准备的关系,本研究以143名来自不同SES家庭的一年级新生为对象,比较其数学准备的状况。结果表明,家庭的SES对孩子的数学准备状况有明显的影响。SES较高家庭的子女在类概念、数与计算、量、时间和空间、模式和统计各方面的表现都明显优于SES较低家庭的儿童。为使儿童在入学时有一个相对一致的起点,政府应该对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家庭的儿童进行补偿性学前教育。  相似文献   

9.
生涯自我效能是个体对其成功地完成特定生涯相关活动的能力的认知判断,具有动机作用,对个体一系列的生涯活动发挥着强有力的影响.生涯自我效能的形成和发展有其信息源,相关研究也已揭示了影响生涯自我效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据此可以采取全方位信息干预、全程性发展干预、整合性认知干预、积极的社会干预等方法,帮助个体改善其生涯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的生涯适应力发展的好坏,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家庭的和谐与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为了了解青少年生涯适应力的现状,课题组对1127名初中和高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的生涯适应力存在学校类型差异、年级差异、性别差异、居住地差异、父母教育程度差异、家庭收入差异、子女类型差异、家庭类型差异、生活满意度差异。建议从开设专家讲座、开设生涯团体辅导活动课、个别咨询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协调配合等几个方面提升青少年的生涯适应力。  相似文献   

11.
以一节小学低段的口语交际活动课为例,通过“职业小调查”“跟着绘本生涯一日游”“跟着爸妈去上班”“家庭故事会”“二十年后的我”等活动,从课上拓展到课下,从学校延伸到家庭、社会,实现生涯启蒙在学科课堂和实践活动中融合,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认知和探索,丰富生涯体验;提升教师的生涯意识及生涯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2.
父母与教师是影响学生生涯适应力的重要因素,且二者的影响机制有差异。本研究基于对广州市5所高中1139名高一学生的调查,探讨父母与教师对高中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显示:高中生生涯适应力总体情况良好,但还需进一步由态度向行动转变;高中生感知到的父母、教师提供的生涯指导对其生涯适应力四个维度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生涯乐观从四个维度在高中生感知到的父母、教师生涯指导与生涯适应力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研究从父母、教师、学生三个主体视角出发,提出培养与提升高中生生涯适应力的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中学生生涯适应力量表对北京市某中学初中至高中4个年级316名学生开展生涯适应力调查.结果发现:男生在生涯好奇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女生在生涯关注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初一年级生涯适应力水平显著高于初二年级,高一年级生涯适应力程度显著高于高二年级;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系列指标中,只有母亲职业类型对学生生涯适应力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设计意图:生涯规划辅导课程的一项重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做好生涯准备,而成功的生涯准备的核心是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发展。美国生涯心理学家萨维科斯将生涯适应力定义为"个体对于可预测的生涯任务、所参与的生涯角色与面对生涯变化或不可预测的生涯问题的准备程度与应对能力",并从四个维度描述生涯适应力的发展阶段:生涯关注、生涯自主、生涯好奇和生涯自信。高一学生正处在建立"自我同一性"的发展阶段,他们除了要适应高中的新环境、新伙伴、  相似文献   

15.
生涯适应度是在Super的生命全期生涯发展理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的,是成年个体应对工作环境的一种准备程度。为了协调个体差异、发展、自我、环境四个方面的关系,对生涯适应度的理论研究应进一步集中在跨文化研究、处理来访者的个体信息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生涯适应度是在Super的生命全期生涯发展理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的,是成年个体应对工作环境的一种准备程度。为了协调个体差异、发展、自我、环境四个方面的关系,对生涯适应度的理论研究应进一步集中在跨文化研究、处理来访者的个体信息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生涯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身有关生涯能力的认知判断,具有动机性作用,对个体一系列的生涯活动发挥着强有力的影响。生涯自我效能的形成和发展有其信息源,有关研究揭示了影响生涯自我效能形成和发展的有关因素。据此可以对个体的生涯自我效能进行干预,帮助个体改善其效能感。  相似文献   

18.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出身寒微、社会资源欠缺等原因,在生涯发展道路上比一般大学生感受到了更多的阻隔,表现为生涯关注淡漠、多元生活经验匮乏、生涯信息缺失、自我概念不适当、生涯成熟度低、高校就业辅导体系不支持等。针对这些生涯阻隔因素,高校应站在他们的立场,切实针对这些阻隔因素,采取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拓展信息渠道、搭建专门平台、重视价值观引导等帮扶策略。  相似文献   

19.
移植西方生涯理论提升中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引发了许多新问题。只有在文化自觉视角下,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智慧,借鉴西方先进生涯管理理念,确立本土化生涯管理概念,建立融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于一体的大学生涯管理教育体系,引导大学生开展大学生涯管理,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0.
为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培养路径及生涯发展教育提供新思路,以Savickas的生涯建构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综述法概述了生涯建构理论的内涵,并联系实际揭示了当前大学生生涯发展水平不高的现状.在生涯建构理论内涵——"接纳不确定性,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主动建构生涯,创造生命意义,实现自我概念"的指导下,建议高校转变生涯教育理念,建立健全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培养体系;家庭重视生涯适应力教育,挖掘资源提供生涯探索机会,给予心理支援;大学生自身积极参与生涯探索,悦纳不确定性,增强生涯适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