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2016-2018年山西省太原地区夏季闪电定位监测资料和太原站探空数据,选取了对流有效位能、抬升指数、K指数、沙氏指数、700 hPa假相当位温、700~400 hPa平均相对湿度和总指数7个环境参数.分析了夏季各月白天和夜间闪电活动发生前各环境参数的特征及在不同取值范围内闪电过程出现的概率,确定各参数的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2.
利用753站月资料中近30年西藏降水资料,做出西藏近30年累计降水趋势,结果发现:近30年来西藏的年降水量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再利用1981~2010年NCEP再分析月平均高度场资料,定义了东伸指数以确定100hPa高度上南亚高压的东西位置,运用功率谱分析找出南亚高压东西振荡的周期。并选出东西位置异常年份进行合成分析,讨论了夏季南亚高压东西位置异常时对应的高低空以及未来一年内的环流形势的特征。最后利用西藏27个测站30年的降水资料对偏东年和偏西年的降水特征进行分析。还有利用1979~2008年NCEP在分析月平均高度场和风场资料,分析南亚高压各指数的年际变化,并且各指数间作相关与西藏夏季降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利用山南地区1961~2006年夏季(5~9)的逐月降水资料,分辨率为2.5×25度的500hpa高度场、向外长波辐射(OLR)和分辨率1×1度的海温资料,利用d指数方法找出山南地区夏季旱涝指标并划分等级;通过对旱涝年份环流形势分析,发现山南地区旱年西太平洋副高脊线偏南,印度季风低压和新疆高压偏弱,西藏高原上低值区偏东偏北,乌拉尔山东部和鄂霍茨克海北部有较强的阻高.涝年西太平洋副高的脊线位置偏北,印度季风低压和新疆高压偏强,西藏高原中东部有较强低值区,乌拉山西部和鄂霍茨克海一带为负值区.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北夏季干旱指数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中国西北5省(区)1960年~2004年125个台站夏季(6月~8月)无雨日数同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的特点,定义了比较合适的干旱指数,并通过该干旱指数分析了中国西北夏季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新疆西南部和青海西南部同其它地方呈反向变化及高原东部同其它地方呈反向变化特征是中国西北夏季干旱指数场的2个最主要的空间模态;中国西北夏季干旱指数场可分为以下5个次区域空间模态:高原东部型、河西走廊型、北疆型、南疆型及西北东部型;在中国西北夏季干旱指数的5个次区域空间模态中,高原东部型近45年来干旱指数表现为一致的增大趋势,南疆型45年来干旱指数表现为一致的减小趋势,而北疆型、西北东部型和河西走廊型干旱指数变化趋势以1982年为转折点,其前后呈相反变化趋势;在中国西北夏季干旱指数场的5个次区域空间模态中,近45年来主要以13年~15年和8年~11年的周期振荡为主,另外部分模态还存在4年~5年的高频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5.
浙江降水量场时空分布变化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EOF方法对浙江省38个气象观测站43年(1961.1~2003.12)的月、季降水量距平场的时空分布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降水量场的空间分布主要有南北分布型和东西分布型,春、冬季节以南北分布为主,夏、秋季节以东西分布为主。冬季降水场的空间分布尺度比夏季大;夏季降水场空间分布的年际变化比冬季大。秋季降水场空间分布变化的显著周期为9~14年,冬季降水场空间分布变化的显著周期为3.5~4.7年,而春季和夏季降水场空间分布则无显著周期存在。  相似文献   

6.
利用44年(1971~2014年)内蒙古西部30个站点夏季降水逐月观测资料、NCEP环流及海温场逐月格点资料,使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合成分析等方法对44年内蒙古西部地区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及其环流海温背景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内蒙古西部夏季降水空间分布为整体一致型,时间分布存在5年~9年的周期。(2)降水偏多年,从100hPa~500hPa,极涡发展深厚,强度偏强,冷空气活动频繁,东亚大槽比较深厚,槽前上升运动强烈,700hPa水汽输送充沛;降水偏少年环流特征相反。(3)内蒙古西部夏季降水异常和前期春季海温异常相关显著。夏季降水偏多年印度洋存在存"-""+"偶极子震荡,NINO2+1区海温异常偏低,为拉尼娜现象;降水偏少年则相反。  相似文献   

7.
根据现有的MICAPS资料和地面观测站观测资料,选取黑河2005年~2014年22次暴雨天气过程,运用统计分析、物理量场分析,将稳定度、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分别进行了对比,总结出了暴雨的四种预报指标,将该成果应用于黑河市夏季强对流天气的预报中,为短时临近预报和精细化预报中暴雨的预报提供参考,提高短时短期预报及服务质量,从而降低暴雨产生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8.
李进  陈勇明 《科技通报》2019,35(12):46-53
利用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1951-2016年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近66年杭州市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杭州市气温呈极显著的上升趋势,最低气温上升最快,平均气温次之,最高气温相对较慢;冬、春季增温最快,秋季次之,夏季最为缓慢;气温一般在90年代至2000年发生突变,之后气候显著变暖。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近66年杭州市春季和秋季降水量减少,而夏季和冬季降水量增多,年降水量呈波动变化特点,2000年之后,年降水量有增大之势。暴雨发生次数对年降水量的贡献作用举足轻重。分析发现未来杭州市年降水量和年暴雨日数增多的概率均较大。杭州市气候变化普遍存在较长尺度的32~34年及较短尺度的准2年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39个站点1961~2010年夏季(6~8月)逐月降水量资料分析了高原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和气候变化趋势,并采用EOF分解分析了高原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结论有:高原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高原西北部降水的空间差异更为显著。近50年来高原夏季降水量没有明显变化趋势。E O F分析揭示高原夏季降水存在4种空间分布型:中南和东南部分布型、南北反相型、全区一致型以及高原东部呈现“+-+”分布型。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1951年—2013年黄河流域逐月降水、气温资料以及美国海洋大气局的500 hPa高度场、850 hPa风场、海平面气压场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黄河流域1951年—2013年发生干旱的时空特征以及黄河流域干旱的夏季环流特征。结果表明:1951年—2013年黄河流域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且有明显减少的趋势;冬季月尺度SPEI指数表征旱涝效果不佳,黄河流域春秋易发生干旱,夏季干旱时间变化明显,黄河流域发生极端干旱以及中等以上干旱的频次分布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黄河流域少雨年500 hPa高度场上,我国北部中纬度长波脊偏强,东亚大槽较深,乌拉尔山脊西移,西太平洋副高偏弱;850 hPa风场上,东亚夏季风风速显著减小,在中高纬度,纬向环流明显,经向环流较弱;在海平面气压场上,蒙古低压的强度减弱,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弱,印度低压偏弱。  相似文献   

11.
新疆高速公路夏季高温爆胎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疆高等级公路沿线及周围100个气象站近50年(1961~2007年)夏季日最高气温资料,结合北疆戈壁的克拉玛依、吐乌大高速公路绿洲路段的呼图壁、南疆沙漠地区的若羌、阿拉尔-和田沙漠公路k127路段,日最高气温资料与不同下垫面状况下模拟公路路面对比观测资料,采用天气学、空气动力学及概率论与数量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新疆高速公路夏季高温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以及路面最高温度预测模型的修订.在此基础上,将新疆高速公路沿线100个气象站近50年(1951~2008年)极端最高气温资料进行阿格化处理,用2°×2°的网格将全疆划分为56个网格,而后再用网格内站点值的年极端最高气温平均值代表面积平均值,采用等概率分级原则确定夏季高温爆胎阀值,以年极端最高气温2年一遇设计值定量确定高速公路夏季高温爆胎危险度分级,将年极端最高气温2年一遇设计值分成4个等级即:夏季高温爆胎重度危险区、夏季高温爆胎危险区、夏季高温爆胎轻度危险区、夏季高温爆胎危险极小区.此项研究为新疆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和防灾减灾及高温预警系统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根据1952~1998年拉萨站夏季(6~8月)月平均降水资料,首先通过线性趋势估计和多项式拟合等方法分析了拉萨夏季降水长期趋势变化和周期变化骈利用滑动t检验和Mann-Kendall检验方法讨论了降水突变问题。结果表明:在过去47年里,拉萨夏季降水有明显的下降趋势,降水突变有1966年,60年代末至80年代末降水明显偏少,90年代降水出现回升势头。降水周期变化主要集中在高频的短周期振荡。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习水县及其周边地区的日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年、月以及夏季气温、≥25℃、30℃、35℃高温出现的日数、日照时数、风速及相对湿度等,探讨习水县避暑型气候的优势和特征。结果表明:习水县各月平均气温、月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比重庆和泸州均低,夏季气温在舒适范围内,而同一时期泸州和重庆人体感知温度的舒适度等级达到了较热水平。1961~2017年习水县及周边地区泸州和重庆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现增加趋势,习水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从1961~2017年均低于同一时段泸州和重庆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变化。1961~2017年习水夏季气温≥25℃、30℃、35℃的日数呈现弱增加趋势。习水夏季气温≥25℃、30℃、35℃的日数明显小于同一时期的泸州和重庆。1961~2017年相对湿度处于人体适宜湿度范围内,日照时数最大值处于重庆和泸州之间。最后,结合习水及周边地区夏季气温≥25℃、30℃、35℃的研究,说明习水夏季气温主要以舒适为主,较热和热天气出现的日数较少,说明习水地区夏季避暑气候优势较周边地区明显。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特征及其异常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青藏高原两省区48个测站1964~2004年6~8月各月降水量资料,采用EOF、REOF方法,对夏季降水的空间载荷向量及旋转载荷向量场进行了分析。发现旋转前的前10个主分量的收敛速度快,旋转后其收敛速度相对分散。根据分析结果将青藏高原夏季降水敏感区分为高原东北部、藏东北、柴达木盆地、黄河上游、长江源头、藏西北六个区域,反映出高原低涡、高原切变线、高原冰川、海拔高度、地形地貌及印度季风等因素影响下的高原夏季降水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61年~2016年4月~5月的逐日降水资料,对内蒙古兴安盟地区8个观测站点春播期间第一场接墒雨出现日期进行分析,并将首场接墒雨出现的日期与首场接墒雨量、春播期的总降水量相联系,探讨春播期的接墒雨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500hpa高度场、物理量客观分析场、风云2号气象卫星云图以及地面要素资料,分析了2006年7月4日~6日我区大范围降水天气过程的大气环流背景、地面气象要素变化以及物理量、卫星云图的发展和演变等特征.结果表明,造成此次降水过程的主要原因是:伊朗高压的加强北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东退,使环流径向度加大,咸、里海冷涡分裂冷空气南下影响高原,位于高原北部的切变线明显南压到沿江,印度半岛低压云团加强北抬,为高原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明显,400hpa增湿明显.通过分析对今后我区夏季降水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961年~2019年呼伦贝尔市气候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了呼伦贝尔市夏季气温呈升高趋势,气候舒适等级由冷转为舒适,冬季趋于变暖,极寒日数较少、降雪逐渐增加的气候变化特点,并探讨了这种气候变化对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开都河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开都河属塔里木河的源流之一,随着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的深入进行,开都河径流变化对气候的响应关系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科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鉴于此目的,该文采用经典的Mann-Kendall和Mann-Whitney检验方法,利用该流域巴音布鲁克气象站和大山口水文站1958~2002年的实测资料,分析对比了气温、降雨和径流序列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除春季外,其他季节的年径流基本表现为1958~1973年偏丰、1974年~1986年偏枯和1987年~2000年偏丰,并在1987年~2000年间表现为显著上升的趋势;年平均气温经历了高-低-高三阶段,其中夏季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降雨的空间差异性明显,上游年降雨量1973后跳变减少,其中夏季降雨量于1977年~1988年间为多年最小值;中游夏季降雨量1987年后跳变增加.以径流自身的特征变化为时段划分基础,对比了径流、降雨和气温变化过程,研究表明:夏季年际降雨与气温变化是引起夏、秋、冬季径流变化的根本原因;其中年降雨变化对径流变化起主导作用,夏季气温变化导致的冰川融水变化对径流具有一定调节作用,70年代~80年代冰川融水减少使径流减少幅度大于降水减少幅度,而90年代冰川融水增加使径流增加幅度大于降水增加幅度.  相似文献   

19.
李进  毛则剑  周娟 《科技通报》2020,36(4):28-34
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月降水资料,对杭州地区近66年的空中水资源和降水转化率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杭州年平均水汽含量为28~30 mm,夏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冬季最低。空间分布上,南高北低。时间演变上,年平均和春、秋季水汽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春季的下降趋势更显著,夏季呈弱上升之势,冬季在20世纪无明显趋势,21世纪后显著减小,其中除冬季外,其余均通过了0. 05的显著性检验。杭州平均季节降水转化率最大为冬、春季,其次是夏季,最小为秋季,降水转化率普遍偏低,空中水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水汽含量与降水的相关性较好,其可作为降水预报的指标之一。除水汽条件外,散度、尤其是涡度等动力场的配置是决定降水转化率高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湟水河谷四个气象站(西宁、平安、乐都、民和)2005~2007年6~8月的逐日逐时地面风向、风速资料,探讨了湟水河谷夏季山谷风环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