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候变化对亚高山草甸类草地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玉璧  张秀云  段永良 《资源科学》2008,30(12):1839-1845
利用亚高山草甸类草地牧草生长发育定位观测资料和对应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气候变化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玛曲为-9.90mm/10年,降水量存在3年的年际周期变化。气温年际变化趋势呈上升趋势,气温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为0.341℃/10年。草地年干燥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干燥指数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为0.036/10年,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5年明显趋于干旱化。主要禾本科牧草返青到籽实成熟约需140~150天,需≥0℃积温1 000~1 200℃,需降水量400~450mm,需日照时数1 000~1 100h。牧草在返青后64天开始,由缓慢生长转为迅速生长阶段,在返青后的第88天,生长速度最大,返青后112天开始,其生长从迅速生长又转为缓慢生长。对牧草生长发育全生育期而言,受气候变暖,气温增高的影响,近20年牧草开花期提前10~14天,成熟期提前20~24天。从返青到抽穗期,气温对牧草产量形成为正效应,拔节到抽穗期牧草产量形成对气温变化十分敏感,开花到籽实成熟期,热量对牧草的影响由正效应转向负效应,在籽实成熟期牧草产量形成对气温变化进入第二个敏感期。除籽实成熟期降水量对牧草产量形成为负效应外,其余时段降水量对牧草产量形成均为正效应,在禾本科牧草分蘖拔节期牧草产量形成对降水量变化十分敏感,旬降水量每增加1mm,牧草产量可增加(150~200)kg/hm2,籽实成熟期降水量的影响由正效应转向负效应。从返青到分蘖期,日照时数对牧草产量形成为正效应;拔节到开花期日照时数对牧草产量形成为负效应;抽穗期牧草产量形成对日照时数变化十分敏感,籽实成熟期到黄枯期日照时数的影响为正效应。研究区域气候变异系数增大,降水量和气温共同影响,导致该区域牧草产量呈波动变化,牧草产量的变幅明显加大,产量的不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2.
将5月—8月作为苏尼特左旗牧草生长期,利用该地区2018年—2020年的5月—8月降水测站完整资料,对降水空间分布对牧草生长及牧草产量的影响,以及对冬季载畜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降水以6月下旬和7月上旬对牧草长势及产量的影响最大,牧草产量与冬季载畜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西乌珠穆沁地区近5年6月至8月降水条件与牧草生长状况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降水量的多少决定牧草的生长状况,同时≥10mm过程降水对牧草的生长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作为"世界屋脊"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研究该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该区植被的变化影响着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已有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牧草的返青期在过去近三十年提前了一个月左右,植被生长季的提前意味着植被可以更早的为牲畜提供牧草,这对缓解当地牧草欠缺有着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5.
近30年藏西北高寒牧区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洪  边多  胡军 《西藏科技》2006,(1):43-47
利用藏西北高寒牧区1971-2002年年平均气温、降水量、蒸发皿蒸发量、大风日数、各站≥0℃和≥5℃期间的初日、终日、持续日数、积温和降水量等32a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近30年藏西北高寒牧区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发现:(1)藏西北高寒牧区年平均气温表现为一致的升温趋势;(2)阿里地区年降水量总趋势是缓慢下降;那曲地区年降水量总趋势是缓慢增加的。(3)蒸发量、大风日数呈逐年减少趋势;(4)那曲地区一带牧草青草期间的降水量缓慢增加,将非常有利于牧草的生长;而阿里地区牧草青草1期间的降水量本就有限,在降水量逐年缓慢下降趋势的背景下,牧草的生长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意味着阿里地区出现了暖干化趋势,将可能造成该地区干旱的加剧。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合气候学,牧业气象学,统计学等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分析藏气候条件与牧草生长的关系,着重从各种气象因子对藏北牧草类型分布,产量,品质进行系统的分析,正确平价藏北天然草场的气候生产力和资源,结合牧草的各个生育期,研究影响藏北牧草生长发育的各种生态和气象灾害,提出草原畜牧业开发利用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早熟禾牧草生长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同德气象局牧草物候观测资料,进行了早熟禾牧草生长期、生长高度和产草量的气候条件分析。  相似文献   

8.
作物布局与种植结构是长期适应气候变化的结果。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农业气候资源相应发生变化,对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分析区域农业气候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为充分利用热量资源以及指导区域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西藏"一江两河"农区是西藏最重要的农作物集中分布区,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必然对该区作物和牧草的生长产生影响。本文基于"一江两河"地区主要站点的气象数据,采用平均气温、≥0℃和≥10℃初日、终日、持续日数和积温作为农业气候热量资源的指标,分析"一江两河"地区农业气候热量资源年际变化趋势及其热量资源变化在年内的分配。结果表明:①"一江两河"地区气温显著升高,增温以冬季最为明显;热量资源年际变化表现出显著的增加趋势;②研究区主要代表气象站点表现出≥0℃和≥10℃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延长的趋势;③从研究区各站点逐月积温年际变化来看,≥0℃积温在春季增幅明显,尤其以3月积温增加明显;≥10℃积温8-10月增加幅度较其他月份明显;④热量资源的增加正值作物或牧草生长始末期,热量的增加将影响作物或牧草的生长,如拉萨地区适宜冬小麦播种期明显推迟。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吉水县盘谷乡的周小立朋友来信问,在果树幼林中是否可以种牧草? 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解答说,在果树幼林中可以套种牧草。因为果树栽种时比较稀疏,树苗间有很大空地,而牧草对环境要求不高,在一般的土地,甚至贫瘠的土地上都可以生长。以幼林中套种牧草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这不仅可以收获牧草,还有利于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西藏优质牧草,狗尾草,天蓝苜蓿进行氯化钠盐溶液浓度梯度设为0、50、100、150、200mmol/L不同浓度浓度盐溶液处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实验,研究盐胁迫对狗尾草和苜蓿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低浓度对两种牧草萌发有促进的作用,随着浓度增加,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对根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野燕麦(禾本科),天南苜蓿(豆科)进行不同浓度梯度的碱性盐(NaHCO_3和Na_2CO_3按摩尔比4:1)溶液处理,蒸馏水作为空白白对照,浓度梯度设置为0、5、10、25、50mmol/L进行了碱胁迫对两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碱胁迫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两种西藏优质牧草种子的萌发,在高浓度下萌发时间推迟,发芽速率下降,萌发率降低,胚芽,胚根生长缓慢,低浓度下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很小,胚芽及胚根干重在鲜重中所占的比例也随碱胁迫溶液浓度梯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1.
本项目研究是在“优质牧草引种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在于将“优质牧草引种试验”筛选出的牧草品种在西藏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生境地区进行扩大种植试验,为大面积推广提供更为可靠的科学依据,同时进行了豆科牧草的制种试验。项目经2001年,2003年三年的实施,共在当雄县、尼木县、日喀则市和本所曲尼巴综合试验基地四个扩大试验基地进行了14种牧草品种的扩大试验和在林芝县进行了6种豆科牧草的制种试验,同时在当雄和曲尼巴进行了11个牧草品种的引进试验。各扩大试验基地累计种植的14种牧草品种,按习性、科属分为:一年生禾本科牧草6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4种;一年生豆科牧草3种,多生豆科牧草1种。经过两年的扩大试验观察,证实除陇东苜蓿在尼木麻江适宜性较差,且不能越冬外,其余13个品种生长态势及其适应性均较高,一年生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鲜草产量均在2000kg/亩以上,多年生禾本科牧草鲜草产量为900kg/亩以上。在林芝县进行豆科牧草制种试验的6个品种,分别为一年生3种,多年生3种,经过两年的试验观察表明除日喀则箭菩豌豆获得制种成功外,其余从甘肃引进的豆科牧草品种均不宜在林芝县进行制种。引种试验的当年生牧草能正常生长发育,生物量也较高,但不能完成其生育周期,多年生禾本科达乌里披碱草与中华羊茅不能完成生育周期;豆科牧草阿尔刚金苜蓿有少许的种子可以成熟,但难以收获;歪头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2.
姬秋梅 《西藏科技》2007,(10):53-57,61
阐述了用VEGETATION 10S NDVI遥感数据进行西藏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研究方法,了解了西藏草地生长模式和干物质季节性变化,同时对1999—2001年连续的遥感数据分析,得出草地干物质总量在三年内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因为气候的影响,牧草DM高峰期有些变化,并以三个县为例用降水量和温度对草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草地生长的模式和季节性的变化为放牧家畜的生产和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藏北当雄县区1982~2006年NDVI资料和当雄站的逐月气象资料,分析了NDVI(归一化指数)的年内和年际变化规律以及NDVI与主要气候要素的相关。结果表明:25年间当雄草原年均NDVI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而春季NDVI表现为一定幅度的增加。影响NDVI年变化最显著的气候因子是降水和日照,春、冬季最显著的气候因子是气温,在牧草生长季内降水、相对湿度及潜在蒸散量的相关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利用藏北当雄县区1982~2006年NDVI资料和当雄站的逐月气象资料,分析了NDVI(归一化指数)的年内和年际变化规律以及NDVI与主要气候要素的相关。结果表明:25年间当雄草原年均NDVI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而春季NDVI表现为一定幅度的增加。影响NDVI年变化最显著的气候因子是降水和日照,春、冬季最显著的气候因子是气温,在牧草生长季内降水、相对湿度及潜在蒸散量的相关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锡林郭勒盟近几年的气候特点、气候要素及牧草生长的状况,并为防止草原生态环境继续恶化,为锡林郭勒盟经济转型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遥感技术是以电子信息为基础,利用传感器及现代先进的监测技术,可以完整、准确、及时地了解土地和牧草生产的详细数据,结合精确时空统计分析,及时迅速地做出决策。由于遥感技术的应用,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有了更大的进步,而且在农作物或牧草的生长中能够高效和精确控制,加强灾害监控,节约水土资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西乌珠穆沁地区近5年牧草返青日期,与光热水气象条件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一般情况,光照充足,有利于牧草返青;热量条件好,土壤吸收热量充分,有利于牧草返青;土壤湿度大,土壤墒情好,有利于牧草返青。  相似文献   

18.
拉萨河下游河谷区三叶草引种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拉萨河谷的自然气候条件, 选择了9种三叶草品种进行集中品比试验, 观察各种牧草的越冬率、生育期、高生长速率和产草量等生产形状。结果表明, 拉萨河谷下游河谷区适合引种栽培三叶草,三叶草能够顺利越冬,能够取得与其它地区相似气候条件下的相当产量。在参试品种中,Zgrk8802 红三叶、Beskyd红三叶和Vesna 红三叶是适宜于拉萨河谷下游的优良牧草品种,在越冬率、产草量、生长期和生长速率方面表现都是优良的品种,值得在拉萨河谷下游区推广。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唐古拉山地区沱沱河气象站为主、五道梁气象站为辅的气象资料和GIS系统为依据,结合该区气候资源特征及其变化和牧草生长态势,对唐古拉山地区牧业气候资源进行了初步区划。  相似文献   

20.
半干旱地区牧草种子包衣技术的研究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半干旱区豆种,禾本科主要牧草种子,应用种子包衣技术包入保水剂以及杀虫,灭菌、驱鼠剂,营养剂及生长促进剂,豆科接种根瘤菌。通过实验室及田间观察,筛选出最佳包衣配方和保水剂,并着重对比包衣种子相对裸种子的建植效果和经济效益,特别针对牧草种子小,轻、带芒、毛的特点在包衣技术上加以研制和改进,使小粒种子在包衣过程中能够成功造粒,以推广牧草包衣种子在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