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定位摭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从传统的观念认识提升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与需要的认识定位上来,要建立和完善“通才教育”的导向机制,打破学科界限,重视一专多能的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构建,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同时,更要注重高职教育的特色定位,着眼于培养目标、职业特点、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特色,打破学科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实践技能、创业能力、创新精神、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  相似文献   

2.
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是英语教学的三维目标,职高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英语学习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讲授,更重要的是注重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局限在培养学生的“三基”能力,在中等学校能从事体育教育、课外体育活动及训练、竞赛等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这种培养目标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比较合理科学的,而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已明显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注重学生“三基”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培养。第二,注重学生体育知识的教育,忽视了其它学科,特别是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教育。第三,强调学生从事学校体育教育的工作能力,忽视了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能力。第四,注重把学生培养成“专才”,忽视把学生培养成“通才”。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雅斯贝尔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这就是说,教育工作是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培养的工作,它不但需要知识,更需要情感、意志、信仰、交往、行为规范的培养和发展,更需要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素质教育是塑造人之灵魂的工程,教育者必需具备这一基本能力。提高教师能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激励学生、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中专教育的任务是为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创造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基层第一线工作需要,从事技术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应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更要具备较强的获取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而能力要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得以提高,但知识丰富并不意味着能力必然强。能力要在学习中刻意培养,在实践中锻炼才能增强。  相似文献   

6.
转变教育价值观。“入世”对中国教育将产生巨大影响。我国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倾向于实现社会的政治功能和一个人的升迁功能,教育的着眼点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即怎么教就怎么学、教什么就学什么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价值观着眼于教育的社会效益和个人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需要的、  相似文献   

7.
创造教育注重培养研究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的思维具有创造性 ,能创造性地从事各种技术及管理工作。因此 ,创造教育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一、改变观念 ,创设创造教育的精神环境众所周知 ,学生是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 ,具有主观能动性 ,能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 ,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 ,才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让学生主动发展的关键就是要为他们创设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精神环境。在传统的实习教学中 ,教育工作者普遍…  相似文献   

8.
在21世纪初政治、经济、化结构和社会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学生的方式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课程体系由注重知识体系向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思考问题方面转化,这就是研究性学习的精髓所在。民族地区的教育必须适合全国教育形势的发展,对“研究性学习”进行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9.
张倩倩 《陕西教育》2011,(11):76-76
近代以来.英国教育曾经独领世界风骚.至今仍魅力四射,令无数异域人为之神往。英国教师的课堂不是单纯地强调学生获取知识.而是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技能、方法及自主学习的能力,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更注重巧妙、富有趣味地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反思能力和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过程中存在着过分注重专业知识而忽视人文教育、过分注重专业能力而忽视非专业能力、过分注重就业率而忽视职业发展等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职学生是推进我国高职教育深化发展的需要、兼顾社会需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提升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质量的需要。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可从构建"平台教学、专业分流、岗位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人文素质全、专业基础知识宽、专业核心知识精、岗位方向技能强的"点、线、面、体"课程体系,采取"导师+项目+团队"的教学形式,探索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职学生。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This article suggests a device that counselors may use as a reference for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counseling theory and technique.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 provides the basis for understanding a single transaction between counselor and client. The acronyms FACTS and CRACKS suggest the structural dynamics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client's cognitive field as the counselor performs in two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counsel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