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静艺 《海外英语》2013,(3X):191-192
该文主要通过族裔散居的视角分析查蒂·史密斯的小说白牙中少数族裔二代移民所面临的文化困境,探讨他们内心在宗主国文化与本民族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作者通过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示了英国北伦敦的一幅后殖民图景,小说直面当代英国的社会生活,深刻的探讨了少数族裔在英国的基本问题,给人们带来了对文化多元性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2.
加勒比海岛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牙买加等殖民地国家,在过去的几百年间曾先后分属西班牙和英国,然而,它们所拥有的钢鼓乐队、加里普索、雷鬼等音乐形式却在国际上处于先进行列。加勒比海音乐特征的共性与个性关系中折射出当今东西方音乐文化融合的轨迹。在民族文化互动与共生现象背后有深层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3.
王涛 《考试周刊》2011,(56):37-39
巴巴多斯作家乔治.拉明的作品主要反映了殖民主义、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主题。他的代表作《在我皮肤的城堡中》是加勒比海文学中最早的成长小说,也是一部后殖民时代的史学著作。小说是作者为抵制异化和本族文化边缘化而写的一部关于儿童及少年时期的自传,记录了二战时期加勒比英殖民地人民独立运动期间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和殖民制度的瓦解过程,从中体现了殖民地人民自我意识的觉醒并竭力保护和传承本民族文化身份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美国资本主义进入了它的发展的最高阶段——帝国主义阶段。为了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美帝国主义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剧烈斗争。当时,在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计划中,拉丁美洲,特别是加勒比海地区居于首要的地位。美帝国主义在加勒比海地区占有绝对的军事优势,其他帝国主义难以用武力和它掠夺。美帝国主义首先对西班牙这个最弱的欧洲殖民国家开刀,夺取它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据此向中、南美洲各国扩张,进而实现独霸拉丁美洲的计划。  相似文献   

5.
《追寻英国性》是多丽丝·莱辛的非虚构文学作品之一,记录了莱辛移居英国时,在伦敦辗转找房子租住的经历。作品深刻展现了她作为英国殖民地移民的身份困扰,以及这种疏离的身份所带来的"无根"(rootless)的焦虑。通过揭露一战后普通伦敦市民的精神状态,作者试图传达她对英国民族性的理解以及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6.
要想讨论这个问题,不能不回顾一下美国英语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产生后的一些情况。 美国英语是十七世纪开始产生的。那时英国开始向北美进行殖民活动,它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相当发达,资产阶级与新贵族要求进行海外掠夺。1606年,英国的一些大商人和大地主组织了“伦敦公司”和“普利茅斯公司”,英王给了他们“特许状”,允许这些公司在北美建立殖民地。1607年,“伦敦公司”派出一支殖民队伍在北美的东海岸建立了第一座城镇——詹姆士敦(Jamestown)。它后来成了弗吉尼亚殖民地的主要城市,英国就是依靠它在北美大陆上站稳脚跟的。从1607年到1732年这120多年间,英国殖民者在北美东部先后建立  相似文献   

7.
罗茜  周媛 《海外英语》2013,(9X):206-208
英国的戏剧文化闻名世界。其悠久的历史、戏剧种类、优秀的剧作和观众人数等造就了伦敦"世界戏剧之都"的美称。英国戏剧为英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日益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也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同时,英国戏剧也是全世界人民的一道文化盛宴。该文主要从英国戏剧文化的发展历程、蜚声世界的剧作家和剧作品、现状及其对英国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三个方面来展示英国戏剧文化的概况,以增进对英国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基督教是美国文明的支柱之一,影响着美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大部分的美国人都认为上帝在他们心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美国人的这种宗教意识与美国殖民地开始时期来自英国的清教徒移民的强烈的宗教动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文试图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当时移民尤其是迁往新英格兰的清教徒移居的最大推动力来自宗教,并以他们的成功给美国社会打上了永久的宗教印迹,使得美利坚至今仍是一个笃信基督教的民族。  相似文献   

9.
马淑娟 《海外英语》2011,(10):283-284
该文试图从成长主题这一视角分析《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女主人公麦琪在精神成长之路上所遇到的困境,进而揭示造成这些困境的时代原因,以此为了解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女性发展问题提供一个全新的窗口。  相似文献   

10.
席楠 《教书育人》2010,(6):110-112
获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奈保尔(1932-)是一位典型的移民作家。他出身于印度婆罗门种姓,从其祖父辈起移民到非洲一个叫特立尼达的西印度小岛。特立尼达是一个多种族聚居的英属殖民地国家,奈保尔从小在那里接受了英式殖民教育,成年后进入了牛津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大学期间,奈保尔努力研究西方文化,期望能早日融人英国社会。毕业后,因为是有色人种,奈保尔在伦敦求职时四处碰壁。  相似文献   

11.
加勒比狂欢节是一个文化节,每年夏天在加拿大的多伦多举行。届时,将展示加勒比海音乐、舞蹈和服装。狂欢节最受欢迎的部分是庆典最后一个周末举行的大型游行。来自整个加拿大及全世界的人们汇集到多伦多,亲身体验加勒比狂欢节。  相似文献   

12.
《野草在歌唱》是英国小说家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这部小说不仅从多个侧面反映出了殖民地白人女性的生存及心理状态,同时也折射出了殖民地社会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本文试图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三重论"理论深入剖析小说女主人公玛丽.特纳的心理世界。分析她作为一名白人女性,如何在殖民环境下形成了残缺"本我"的变异、病态"超我"的彷徨和迷失,并最终走向毁灭。  相似文献   

13.
《全球教育展望》2007,36(5):48-51,57
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加勒比海地区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缺乏高技术人才、国内资源贫乏以及其它种种社会问题使这一地区教育资源相对不足。近年来,加勒比海各国以培养"真正加勒比海人"为己任,积极推广综合教育改革.发展多元文化教育,改革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消除社会与教育不平等,努力发展国际合作教育,不断提高教育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西印度群岛     
说起"加勒比海"这个词时,很多人马上想到的是一个热带度假天堂。确实如此,但位于加勒比海上的岛屿同时还居住着3800万人。其中只有很小一部分人是岛上最早的定居者——从南美洲渡海而来的西沃内人、阿拉瓦人以及加勒比人的后代。其他人的  相似文献   

15.
英国移民作家维.苏.奈保尔的作品反映了后殖民社会中像他一样的边缘人和无根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寻找家园和文化身份时所处的困境,对帝国强加给殖民地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念进行了成功的颠覆和解构。《米格尔大街》主要描写了处于社会边缘的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在寻找文化身份及自身价值时所表现的无奈与无助,为了得到主流社会认同,他们不得不去模仿宗主国的语言﹑生活方式及习俗。本文从后殖民视角出发,运用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模仿理论对小说人物的文化身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欧燕飞 《考试周刊》2011,(31):216-218
美国独立战争使北美13个殖民地获得解放与独立,在整个独立战争过程中,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战争中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的胜负上,鲜有人注意到北美的原始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的处境。北美大陆本来是他们的家园,在战争过程印第安人是如何对待战争双方?北美外来殖民地人民用战争手段从英国人手中赢得了独立,但是,北美原始土著的印第安人又赢得了什么?本文对美国独立战争对印第安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猴山上的梦》是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里克·沃尔科特的著名诗剧。该剧主要围绕主人公烧炭翁马卡克的梦幻与疯癫的故事展开。本文试图借助霍米·巴巴关于矛盾状态、模仿与混杂性的后殖民理论,探讨沃尔科特如何成功通过该剧的人物塑造,由个体到群体,深刻揭示加勒比海地区殖民地人民心理沉积与生存状态,发出他们被压抑的声音,建构混杂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8.
西班牙著名航海家哥伦布于1503年5月10日,在浩瀚的加勒比海中发现了几座彼此相望、地势平坦的无名荒岛,那就是迄今仍为英国殖民地的开曼群岛。  相似文献   

19.
刘建萍 《考试周刊》2013,(37):86-86
本文介绍了加勒比海岛国巴巴多斯的丰收节,即狂欢节,这是英语国家文化的一个侧影,使得读者了解加勒比国家的一些文化,进而了解那里的人们和他们的一些风俗习惯。狂欢节是一个很好的文化窗口。那里的人们热情、好客,执著地守护着他们的传统,使得他们的传统一脉相承,延续着过去和现在的文明。  相似文献   

20.
我与伦敦     
徐峻峰 《留学生》2014,(19):32-33
正地球上有真正的世界城市吗?有。如果从文化和种族的多元化角度来看,伦敦就是一个真正的世界城市。作为世界城市的伦敦在我眼中又是什么样呢?在伦敦,我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一名黑人小伙、一名犹太青年和一个亚裔人士(他们全是持有英国护照的英国人),在跟几个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在谈论足球。与国际上一些非常"多元化"的城市如巴黎、纽约、多伦多一样,伦敦有无数的"社群",说着无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