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葛为为 《考试周刊》2009,(37):42-42
本文先简要阐述了指称论的一些理论,然后从这些理论出发阐释语义三角图示中的符号、所指物和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旨在赋予语义三角理论中的三者以新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弗雷格的意义理论及其关于语言哲学的重要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论涵义和指称>一文中.他提出的两个原则--涵义决定论和保值替换原则为我们深刻理解表达式及其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郭昕 《海外英语》2013,(3X):236-237
语言的意义是语义学、语言学和西方语言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古往今来,众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意义理论,其中,指称论是最基础的理论之一,为意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和观点。指称论认为词的意义与词的指称对象有直接的联系,语言的意义与实在也有直接的关系。然而,尽管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更正和克服,理论仍然存在种种不足。现在,有些学者指出如果将人的因素纳入指称论的理论体系中并使其走向生活世界,可以使指称论的缺陷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弥补,并对理论本身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指称论角度论述指称意义和话语之间的关系,首先指出哪些词可用作指称语,然后阐述了指称语的不变性和可变性。通过这种讨论,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句义和指称语之间的关系,从而更明确了指称语在话语中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命题主义指称论运用紧缩主义的方法论分析指称,以命题成分间的指称关系限定名称的指称。命题主义指称论创新性地给出了一种理解语言与世界之间指称关系的方法,这为解决空名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空名难题是指空名是否有意义、空名语句是否表达命题、空名语句的真值判定等相关问题。从命题主义指称论的观点看,空名的意义在于其具有的基础可接受性,空名语句表达命题,空名语句的真值判定依赖于以意义为核心的等值模式。命题主义指称论弥补了间隙命题论解决空名难题的语义学策略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当前有四种主要的指称理论框架:描述理论、历史——因果论、意向论和实指论。意向论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建立"指称联系"的方式,但仍有所不足。另三种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交流"指称联系"的三种手段,但都不够全面。四种理论中,只有历史——因果论注意到了指称行为间的联系性,即指称行为的体系性,但该理论不足以描写和解释与单个指称行为相关的指称现象。  相似文献   

7.
指称问题是语言哲学中的基本问题,广泛涉及到当代语言哲学的许多深层问题。本文通过对传统指称论,历史因果指称论和意向指称论的历史演变及其得失的梳理,从而运用名称的内涵和因果历史链条以及指称的意向性中的合理因素,将语言的语法意义和语境意义、语言的本质意义和非本质意义、语言的现存意义和它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结合起来共同确定名称指称。  相似文献   

8.
指称论在语言意义理论的讨论中是一个有争议的根本性的问题,其朴素的和较精致的两种形式的诠释都因各自的矛盾而遭批驳。其实,指称关系应被看成是一种概念,一种基本的意义关系,即人类在其文化历史过程中对语言和使用语言谈论的一切东西之间所具有的关系形成的概念,是人类语言能力的体现。这个概念对于明确并完成“说的是什么”和“关于这个什么说些什么”的任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使说出的语词和语句都成为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指称论作为重要的意义理论之一,它最早是由英美语言哲学家们提出并加以说明的。最初的研究局限于在语义学范围内,没有把语言使用者考虑进去。而随着语用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我们开始了对这一理论的动态研究。本文将概括指称论典型的静态研究,分析其动态的研究成果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尝试对指称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0.
指称论作为重要的意义理论之一,它最早是由英美语言哲学家们提出并加以说明的。最初的研究局限于在语义学范围内,没有把语言使用者考虑进去。而随着语用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我们开始了对这一理论的动态研究。本文将概括指称论典型的静态研究,分析其动态的研究成果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尝试对指称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1.
语义学的一大任务是阐明词语与世界上事物之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的确立离不开指称。探讨词语是通过哪些方式和途径来确定指称对象,也就可以正确把握词语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英语指称惯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是非语言的语言的指称、描述性的指称、冠词的指称、代词的指称、语境中的指称、从句的指称六种,掌握这六种指称方式,对于正确表达、成功交际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指称和指示     
刘弘 《文教资料》2006,(30):129-130
指称和指示是语言学理论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区分这两个概念对于我们理解指示词语在言语行为中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分析了指称和指示的差别,认为他们主要是在识别世界的方式上不同,同时指出了一部分指示词语具有自我指称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指称论是西方语言哲学家首先提出并加以说明的意义理论之一。本文将对弗雷格和罗素的指称理论的基本观点加以陈述,分析罗素在指称理论上对弗雷格思想的批判和继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从生成语法的角度讨论指称人词缀构成的附加式合成词内部的论元关系及其构造过程,提出这种附加式合成词内部的词根与词缀之间具有动作和论旨的角色关系,它们是通过动词论元结构的变化形式构造的。  相似文献   

15.
指称是语篇衔接手段之一,它所体现的是语篇中指代成分与指称对象之间的相互解释关系。本文以Halliday&Hasan的衔接理论为框架,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四级作文实考样卷进行分析,观察指称词在学生作文中的语法选择及衔接特点,并进一步寻求指称词的使用状况给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苏都 《考试周刊》2008,200(2):63-64
本文从心理语言学及语言习得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指称性和非指称性符号之间的关系.文章首先质疑Bühler(1934)最先提出的符号的三分法,然后给出自己的相关定义和分类.接着主要是讨论了指称分布的认知过程的各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歧义是指称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其本身常常是构成幽默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指称的歧义性来建构幽默是幽默交际中一种常见的现象。结合认知语用学相关理论并从语境角度入手,对不少指称词固有的指称模糊性及有些指称词的归属性与指称性两种用法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指称中的歧义机制,从而为我们从认知机制上来把握指称的歧义现象与幽默之间的关系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意义的指称论是我们包括大哲学家在进行哲学反思时无可避免的错觉。对意义指称论的批判如果只是个别问题上的回击很难动摇其根基,后期维特根斯坦通过溯源语言学习的原初方式,将意义指称论的病源一一剔除,还以哲学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9.
指称问题是语言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西方哲学家对专名和通名的指称问题的研究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概括说明关于指称理论的各种不同的看法;详细论述不同的语言哲学家关于指称理论的独到的见解;说明各种理论在运用于指称问题中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20.
李瑞 《文教资料》2010,(30):26-27
本文通过对传统指称论和历史因果指称论的梳理,以及对专名无涵义论和专名有涵义论的分析,认为专名的涵义只能是一个相对的东西,它会随着其所指称的事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