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利用云模型改进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能有效解决传统的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推荐系统可扩展性差、缺乏稳定性的缺点,但仍然不能解决数据稀疏的问题,在数据极度稀疏的情况下,传统的项目相似性度量方法无法实现准确度量,导致推荐效果急剧下滑。本文借鉴基于云模型的云相似性度量方法来实现基于知识层面的项目相似性度量,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在数据极度稀疏的情况下,改进后的算法仍然能取得较好的推荐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前协同过滤被广泛应用于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个性化服务系统.最近邻算法则是最早提出和最主要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但用户评分数据稀疏性严重影响推荐质量.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ough集理论的最近邻协同过滤算法,以用户评分项并集作为用户相似性计算基础,并将非目标用户区分为无推荐能力和有推荐能力两种类型;对于无推荐能力用户不再计算用户相似性以改善推荐实时性,对于有推荐能力用户则提出一种基于Rough集理论的评分预测方法来填补用户评分项并集中的缺失值,从而降低数据稀疏性.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能有效提高推荐质量.  相似文献   

3.
陶剑文  潘红艳 《情报学报》2008,27(2):199-204
推荐系统是电子商务系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随着电子商务系统用户数目和商品数目日益增加,在整个商品空间上用户评分数据极端稀疏,传统的相似性度量方法均存在各自的弊端,导致推荐系统的推荐质量急剧下降.针对用户评分数据极端稀疏情况下传统相似性度量方法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项目与用户评分预测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综合利用相似项目和相似用户评分信息预测用户对未评分项目的评分.通过聚类算法形成用户候选近邻集,减小了算法搜索空间,降低了最近邻用户的搜索时间,从而增强了算法的扩展性.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可以有效解决用户评分数据极端稀疏情况下传统协同推荐算法存在的问题,显著提高推荐系统的推荐质量.  相似文献   

4.
基于属性值偏好矩阵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传统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面临用户评分数据稀疏性和冷启动问题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属性值偏好矩阵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首先采用奇异值分解(SVD)对用户-项目评分矩阵降维得到目标用户的初始邻居用户集,生成新的用户-项目评分矩阵;然后将用户评分映射到相应的项目属性值上,生成每个用户的属性值偏好矩阵,并基于属性值偏好矩阵进行用户相似性度量,从而缓解了评分数据稀疏性;将新项目的属性值与用户的属性值偏好矩阵进行匹配,从而找出匹配度最高的前N个用户作为新项目的推荐受众.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项目分类预测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电子商务系统中,为了帮助用户有效地发现、过滤和利用信息,信息过滤技术应运而生.协同过滤技术作为其中的一种技术被成功地应用于推荐系统中.随着电子商务用户数目和商品数目的日益增加,整个项目空间上用户评分数据极端稀疏,传统的相似性度量方法均存在各自的弊端,导致推荐系统的推荐质量急剧下降.针对这一不足,提出基于项目分类预测的协同过滤算法,通过对用户评分矩阵中的项目进行相应的分类,缩小邻近搜索的范围,预测项目评分,减少稀疏性,并采用新的相似度计算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提高个性化推荐算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用户群体影响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协同过滤是推荐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推荐技术,对推荐结果可解释强.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是一种重要的系统推荐方法,用户评分数据的极端稀疏性制约着系统的推荐质量.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一种基于用户群体影响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首先,定义了用户群体的概念并根据群体影响提出两条相应准则;然后,计算用户相似性时,不仅考虑了用户个体之间的相似性,而且考虑了用户所处群体之间的相似性.该算法不仅可以更加精确地刻画用户之间相似度,而且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推荐系统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推荐质量,而且满足所提出的两条准则.  相似文献   

7.
基于组合加权评分的Item-based协同过滤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Item-based协同过滤算法中用户评分数据稀疏性严重影响推荐质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组合加权评分的Item-based协同过滤算法,以用户评分项并集作为用户相似性计算基础,并提出一种组合加权评分方法来对并集中的未评分项进行计算和填补,从而降低了数据稀疏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推荐质量。  相似文献   

8.
融合社会网络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数据稀疏性及恶意行为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社会网络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该算法借助社会网络信息,结合用户信任和用户兴趣,寻找目标用户最近邻居,并以此作为权重,形成项目推荐,以提高推荐的准确度。实验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协同过滤算法,该算法可有效缓解稀疏性及恶意行为带来的问题,显著提高推荐系统的推荐质量。  相似文献   

9.
基于群体兴趣偏向度的数字图书馆协同过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数字图书馆协同过滤推荐系统所面临的用户评分数据稀疏性问题,提出群体兴趣偏向度的计算方法,对用户-项目评分矩阵空缺值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推荐质量。  相似文献   

10.
基于知识的协同过滤推荐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传统的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算法,不能很好地解决数据稀疏和新项目问题(冷启动)带来的推荐质量下降的问题.笔者从智能检索的思想出发,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知识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该算法借助于领域本体,表达语义知识,增加了项目之间的关联信息;考虑到领域本体中结点、边、深度和密度对相似性计算的不同影响,算法结合信息论中的互信息相关概念,对相似性计算公式进行改进,提高了运算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相对于传统的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而言,可有效缓解由数据集稀疏和冷启动带来的问题,显著提高推荐系统的推荐质量.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用户评分数据极端稀疏情况下传统个性化推荐算法的不足,提出基于平均差异度的个性化推荐算法,该算法通过计算用户对项目评分之间的平均差异度来预测用户对未评分项目的评分,从而产生高质量的推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系统的可扩展性及推荐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周波  杨朝峰 《情报工程》2016,2(1):077-090
全面总结和介绍基于二分网络的推荐算法研究现状,旨在介绍基于二分网络推荐算法的思想和各种优化方法,帮助读者了解这个研究领域.先介绍了二分网络推荐算法研究的背景和基于物质扩散和热传导的两种基本二分网络推荐算法,然后总结了8大类的优化算法,最后指出了当前还未研究的但还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地方,并对大数据环境下基于二分网络的推荐算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一对一定制化沟通的实现,能最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推荐信息"日趋重要.传统网络推荐技术在支持个人决策行为的过程中非常有效,但却很难运用于群体决策过程之中.在本项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来为群体成员进行商品推荐.这种方法考虑到群体决策过程中会受到群体成员间交互作用的影响,不同意见在群体中的重要性存在的差异.基于商品的协同过滤算法,通过使用GA方法用来学习群体偏好解决子群体的未知评分问题.实验的结果显示,我们提出的方法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群体推荐意见,并可以广泛运用于群体推荐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系统强调推荐的精准性,无法满足读者的多样性需求。本文将深度学习算法引入图书馆推荐系统,探讨推荐多样性的问题。首先,依据历史借阅数据,结合时间序列,形成读者借阅行为的共现矩阵;然后将共现矩阵看作上下文的语境,利用Word2vec的潜在语义分析特性,识别读者可能的兴趣;最后挖掘读者可能的兴趣,并提供多样性的推荐结果。本文选取上海浦东图书馆541万余条借阅数据进行实验,对比关联分析的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推荐多样性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个性化推荐领域的相关研究,很少考虑用户在资源属性上的兴趣差异,而资源属性往往是决定用户偏好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构建了基于资源多属性的用户评价模型和兴趣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Pearson-Compatibility多属性群决策算法,在k-临近相似用户的推荐问题中引入该算法,结合协同过滤推荐的特点,对相似用户偏好差异性、残缺值、算法可能出现的提前收敛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考虑,进而实现多属性的协同过滤。最后通过实验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目标用户属性偏好的预测上,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对偏差值、残缺值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矩阵划分和兴趣方差的协同过滤算法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数据稀疏性是协同过滤系统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推荐算法———基于矩阵划分和兴趣方差的协同过滤算法。该算法采用矩阵分块的思想来缩小最近邻搜索的范围。矩阵分块时,采用聚类的方法,大大降低了矩阵的维度和稀疏等级。同时引入兴趣方差的概念,提高了计算最近邻的准确度。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过滤算法在预测精度上较传统的推荐算法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