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静宇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4(2)
意象是诗歌艺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可感可触的视觉具象。徐志摩作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恰恰是一位最善于捕捉意象、最擅长运用美的意象抒发思想感情的诗人。在徐志摩的诗歌意象里蕴涵着丰富多彩的美:绘画美、复叠美、朦胧美、动态美、轻柔美……从而造就了他风格清新、意象丰富、形式多样、情感真挚充沛的诗风,与闻一多成为并峙的新月派双峰。 相似文献
2.
周昕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6(3):89-92
D.H.劳伦斯的诗歌中不仅善于创造意象,而且他还写了一些意象诗。在意象诗的创作中,他遵循了意象诗的原则。通过对他的几首诗的解读不难发现,劳伦斯创造的意象对读者有强烈的吁请,使读者在品诗中渗入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情感经验,与诗人一道参与诗的创造,从而领略诗的美妙意境。 相似文献
4.
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以其风格清新,意象丰富、形式多样、情感真挚充沛的诗风,成为与闻一多并峙的新月派双峰。可以说是闻一多提出了“三美”主张的理念,而徐志摩则在部分地实践并超越了他。然而人们在谈论徐诗时发现,诗歌仅仅有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是不够的,还要有丰富的形体感觉,即意象美。本文就围绕徐诗的意象做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5.
周星平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4(3):12-15
徐志摩诗歌意象可分为描述性意象、比喻性意象、象征性意象三类,徐诗意象具有清新明丽、新颖美妙、充满动态感和轻飘感等特点,蕴含着绘画美、复叠美、朦胧美、动态美、轻柔美。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最善于捕捉意象、最擅长运用意象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人。 相似文献
6.
王光英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31(2):80-82
李商隐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卓著的晚唐抒情诗人。由于自身经历的坎坷、政治上的失意、爱情的不幸,使他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多选择柔弱的意象来抒发自己内心的凄迷与感伤。悲剧性的人生经历使他诗歌的字里行间浸染上了浓浓的感伤色彩,渗透着一种阴柔美。 相似文献
7.
岁月流逝,古老的诗的王国步人了互联网时代,思想越发达。文学就越丰富,肩负对人类生活进行反思和描述的文学,也变得更加异彩纷呈。在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诗的国度,作为文学的最高形式的诗歌也在蓬勃发展着。今天的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给学生提供优秀的新诗供学生学习和欣赏,以第一流的作品培养学生第一流的文学趣味。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如何才能在教学中建立起新诗与学生阅读之间的有效沟通,使学生消除理解上的隔膜、得到精神上的收益并进而形成对新诗的热爱, 相似文献
8.
温晓洁 《小作家选刊(小学)》2011,(9):253-253
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或条件。若要理解诗歌的内涵,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首先应从意象入手。诗歌在表意上常是跳跃的、概括的,“只言语千载、一叶示寒秋”的写法很常见。所以欣赏诗歌要透过蕴含丰富的意象去理解其真正的意义.透过这点滴的景语情语去领悟诗人所要表现的全部景象和情思。 相似文献
9.
唐诗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一直吸引着众多的翻译学者。但因唐诗用词的高度凝练和其丰富的意韵,在翻译唐诗时如何做到达意、传神、存境也一直是翻译家感到为难的问题之一,翻译理论家更是对汉诗外译提出了不同的翻译理论。本文以辜正坤先生提出的诗歌赏析五象美论之一的意象美为出发点,来品赏杨宪益与戴乃迭夫妇,许渊冲先生英译的唐白居易《长恨歌》的两种译文。 相似文献
10.
李商隐与杜牧齐名,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为晚唐著名诗人,也是我国诗坛上最有特色的大抒情诗人。李商隐诗才高迈,情感丰富而一生命运多舛.困顿坎坷。他把这些坎壤多艰的生活阅历和心灵体验.用一枝细腻多彩的诗笔饱含着血泪都融进了作品之中。其诗典丽精工、缠绵幽渺,特别是他的爱情诗别有情趣和神韵。李诗感伤哀婉的基调、含蓄朦胧的意境、精美凝炼的意象、绚烂瑰艳的色彩、和谐悦耳的韵律等,都是李诗跨越时代至今传诵不衰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1.
As a literary movement,Imagism,a strand of modernism,is a reaction to conventional poets.It was initiated in London at the dawn of the 20th century,but short-lived,and its effects reached British and American poetry.This thesis aims to find 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magist poetry and conventional poetry. 相似文献
12.
唐德斌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3(11):98-101
意象派是20世纪初最早出现的现代诗歌流派,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与对话在诗歌上的一个重要表征。英美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有极其相似的理论基础,在创作风格、语言运用方面英美意象派学习和模仿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派诗人们以一种全新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开启了一条新英美的现代诗歌之路。 相似文献
13.
14.
郁桂平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13(1):42-45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国运衰微、民生疾苦的悲哀时代 ,却以一腔的赤诚 ,执著生活 ,入世现实。他把忧时叹己、赠别伤悼、相思苦恋的悲情 ,寓于血泪交织的诗篇 ,描绘凄咽欲绝的情感世界 ,展示哀感顽艳的心灵图画 ,鸣响着国势衰贫和个人罹难的哀音 ,显示出震撼人心的悲美。 相似文献
15.
王立美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4):122-125
惠特曼诗歌具有阳刚之美。情思的炽烈真挚,意境的恢弘浑灏,语言的洒脱奔放,构成了惠特曼诗歌独特的刚美风姿。在美国诗歌史上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冯佳敏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1,27(3):24-26
雁翼是一位以讴歌新中国建设而产生影响的诗人,他不仅有丰富的诗歌创作经验,也是一位有独到见解的诗论家。他在诗论中对诗歌美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他不仅指出了诗美的构成元素,而且由诗歌的"美"进一步思索到诗歌的"真"。雁翼是一个敢于思考更敢于实践的诗人,努力地在自己的创作中进行着实验。雁翼对诗美的思考与探索对他的创作走向成熟具有积极的意义,指导他在艺术上、思想上取得了进步和成绩。 相似文献
17.
李骞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4(1):22-26
李瑛在 2 0世纪的最后十年 ,用超大型组诗的写作方式对西部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及西部人的奋进意识进行了彻底的、深沉的、高昂的、悲壮的审美思考。诗人在作品里把西部人沉重、悲苦乃至于艰辛的人生叙写为一种伟大而不朽的悲剧精神 ,使其作品具有崇高的悲怆之美。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诞生在欧美文坛的意象派,主张使用简明清晰的意象和凝练浓缩的语言进行诗歌创作.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古典诗歌及其诗论与意象派诗歌的联系与契合,阐释了其对意象派诗歌理论与创作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胡伟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4):39-40
唐诗是中国最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中国唐诗英译也有百年历史。本文比较研究了几首脍炙人口的唐诗的翻译,表明在唐诗的翻译过程中表现出唐诗的意美是译诗三美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并对如何才能达到意美作了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