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年来,人类集体隐私在传媒尤其是网络上广泛流传,其实质是抹煞了受传者的年龄和心理承受能力差异,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很大.保护集体隐私需要大众传媒遵守传播职业规范,也需要人类运用公权对传媒进行有效的约束.  相似文献   

2.
美国是一个大众传媒相当发达的国家,传媒对隐私的报道一直是焦点问题。新闻实践中最敏感的是对个人隐私问题的处理。哪些涉及公民隐私问题可以报道,哪些不能报道;新闻采访可能侵犯个人隐私  相似文献   

3.
叶子 《今传媒》2006,(9):9-10
大众传媒与文化艺术的关系是学界和业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当代大众传媒给文艺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如何克服、防止文艺偏离人民根本利益和基本价值坐标的倾向?带着这些问题,《今传媒》记者最近走访了陕西省文联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肖云儒先生。《今传媒》记者:当代大众传媒给文艺构筑了怎样一种生态环境?肖云儒: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先进科技手段为基础、大众传媒和现代市场合谋的时代。传媒、市场、科技,当代世界最强势的三大元素纠合于一体,交叉覆盖,在人类的头顶笼罩了一层传播文化膜。这个文化膜隔离与遮蔽着主体与社会,造成了一种比…  相似文献   

4.
陈力丹 《新闻传播》2004,(11):12-15
“三个代表”思想中,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这个“代表”,如何在大众传媒的工作中得到体现,是一个现实的研究话题。传媒是一种社会行业,不是党政机关,如何认识传媒与先进文化的关系?本文对此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包括认识大众传媒、参与大众传媒和使用大众传媒三部分。概括地说,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关于掌握传媒知识、获取传媒技能、提升传媒素养的一种活动。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生活中都有一种感受,许多议论的话题来自大众传媒,往往传媒报道什么,我们亦关注或谈论什么。例如伊拉克战争,如果不是媒介进行了报道和赋予意义,可能许多人都不知道伊拉克的许多城市的名字。于是,就有了传媒的“议程设置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的传媒隐私热,标示着大众传媒中对个人深层情感、生活的曝光日渐增多。一般舆论都从两个方面对这种热潮持否定态度:一是批评传者打性擦边球,以庸俗趣味吸引受众,二是认为这是国人劣根性的表现。但大众传播中的隐私的实质是什么?它为什么得以流行?在隐私传播中,传者和受众的参与心理是怎样的?其社会学、心理学根源何在?笔者试图从传播价值取向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做思考和分析。 一、大众传播中的“隐私”界定 对隐私概念上的界定,一般遵循法律原则,包括隐密性、真实性、体现精神价值、人的尊严等,总之,法律上的隐私着眼于…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媒产业的政策解读与未来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大众传媒产业和消费有力促动着中国大众传媒体制变革,传媒政策在民营资本和国外资本的开放领域屡有突破,但是迄今为止,中国大众传媒体制的变动总体上看来仍以原有体制内变革为主。文章通过对政府传媒产业政策的解读,试图找出传媒产业发展需要的政策条件,并对政府传媒政策的调整方向作出建议和预测。  相似文献   

9.
论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众传媒要承担重大的社会责任与大众对于传媒的文化信仰相关.在具体的传媒运作中,大众传媒通过控制、选择、策划、营销实现自身的社会影响,而大众对于传媒内容的理性评判又表现出明显的有限性,这正是大众传媒担当社会责任的现实需要.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大众传媒应是一个人文关怀者、社会前瞻者、文化生成者与建构者.  相似文献   

10.
王静 《今传媒》2010,(8):156-157
公众有窥探他人隐私的好奇心,同时,传媒基于公众趣味,会向公众提供艺人或者其他社会知名人士的隐私。因此,隐私成为架构传媒与公众之间的一座桥梁。这座桥梁的存在,致使传媒不断去挖掘更广泛更深刻的隐私问题,但从现今的情况来看,这样做的后果不是为传媒赢得更好的声誉,而是造成部分公众对传媒的质疑和反感。不论是2006年的“钟欣桐被偷拍事件”,  相似文献   

11.
社交媒体用户隐私悖论行为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意义]频繁的隐私被社交媒体泄露,导致用户对自身的信息安全产生了一定的担忧,因此,用户表现出隐私悖论行为。社交媒体用户的隐私悖论行为的形成因素是值得探讨的议题。[方法/过程]以调节定向理论和调节匹配理论为基础,构建社交媒体用户的隐私悖论行为产生的研究模型,包含感知次级控制、侵犯隐私经验、集体主义倾向、社交媒体信任度以及隐私顾虑等因素。同时,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对社交媒体用户进行调研及分析。[结果/结论]通过对394个样本的分析,发现用户的感知次级控制和集体主义对社交媒体信任度有正向促进作用,进而驱动用户的社交媒体契合行为;而用户的隐私侵犯经验会影响其隐私顾虑,从而激发用户隐私保护行为。  相似文献   

12.
杨旭明 《新闻界》2008,(3):72-73
近三十年来私密话题向当代中国大众期刊上的扩张,是复杂的社会逻辑和潜隐的欲望逻辑双重运作的结果。不同时期大众期刊上的私密内容,折射出中国的社会发展、民主进步和文化繁荣。大众期刊的私密话题传播,还需要媒体和社会更加持久而规范地建构。  相似文献   

13.
The case for digital information privacy has taken on new urgency for a 21st-century population reliant on personal digital devices. As smartphones and social media use become more ubiquitous, users must consider the security risks related to these devices and outlets.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legal “right” to digital information privacy, and the historical reaction of 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in cases of privacy protection and violation. This topic is considered through the example of the debate between Apple, Inc. and the 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regarding iPhone privacy rights in relation to the suspected terrorist attack in San Bernardino, California in December 201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信息隐私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了解国内外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方法/过程]运用定性分析和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对新媒体环境下国内外信息隐私研究起源及发展、研究热点、研究趋势进行分析,呈现新媒体环境下国内外信息隐私研究的发展动态及发展趋势。[结果/结论]从研究热点看,国外研究主要围绕新媒体环境下用户的信息隐私披露行为、新媒体环境下信任对社交网络用户信息隐私行为的影响和不同社交网络用户的信息隐私行为等内容;国内研究主要围绕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隐私行为、不同社交媒体用户信息隐私关注和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隐私保护等内容;研究趋势主要围绕移动新媒体用户信息隐私披露态度和信息隐私披露行为、新媒体环境下隐私信息披露的大数据分析工具、新媒体环境下隐私信息泄露风险及隐私保护机制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社会化媒体信息隐私泄露事件频繁发生,加剧了用户对信息隐私的担忧,用户在使用社会化媒体过程中是否愿意向平台披露个人信息成为推动社会化媒体平台健康发展的关键。[方法/过程]利用隐私计算理论和沟通隐私管理理论为框架,结合隐私关注,构建社会化媒体用户信息披露意愿影响模型。以微信平台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样本数据,使用Smart PLS软件对模型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感知收益、信任、感知信息控制均正向影响信息披露意愿,隐私关注负向影响信息披露意愿;信任负向影响感知风险;感知信息控制负向影响隐私关注;隐私倾向正向影响隐私关注和感知风险。  相似文献   

16.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stated preferences of social media users toward privacy and actual privacy behaviors has suggested a willingness to trade privacy regulation for social goals. This study employs data from a survey of 361 social media users, which collected data on privacy attitudes, online privacy strategies and behaviors, and the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at social media experiences bring. Using canonical correlation, it examines in detail how underlying dimensions of privacy concern relate to specific contexts of social media use, and how these contexts relate to various domains of privacy-protecting behaviors. In addition, this research identifies how specific areas of privacy concern relate to levels of privacy regulation, offering new insight into the privacy paradox. In doing so, this study lends greater nuance to how the dynamic of privacy and sociality is understood and enacted by users, and how privacy management and the motivations underlying media use intersect.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ersistence of Americans’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function of privacy policies. We also identify groups that have misplaced confidence in the privacy policy label and address whether the groups’ patterns of misperception have changed over time. The findings add a new dimension to the argument that the usefulness of privacy policies needs to be reassessed. As a remedy, we call for media literacy programs to address structural features of media systems that lead to broadly held misperceptions such as the one examined here.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基于小共同体本位特征,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交媒体隐私保护意向形成机制,有助于平台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保障其互联网隐私权益。[方法/过程] 以调节定向理论为基础,紧扣新生代农民工的小共同体本位特征,突出他们的娱乐诉求,构建社交媒体用户隐私保护意向的影响因素模型。通过便利性抽样策略和纸质问卷采集数据,并使用分析软件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证实,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小共同体内部的隐私环境感知能够直接正向影响感知风险,亦会通过信息敏感度和隐私保护自我效能间接引发感知风险,从而产生隐私顾虑,最终激发其隐私保护意向。感知愉悦性在该路径中具有三重缓冲作用,既会降低新生代农民工的感知风险和隐私顾虑,也会负向调节感知风险对于隐私顾虑的影响强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探究硬规则下移动社交媒体用户隐私政策阅读感知情况,并构建合理的用户隐私政策阅读感知测度分析模型,为隐私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方法/过程]结合国内外隐私政策相关研究文献,通过用户对十大常用移动社交媒体隐私政策阅读感知的调查,结合物元可拓分析方法,从隐私政策的外观形态、隐私保障、信息的收集与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得商业发展与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网络隐私争议事件微博评论进行情感及话题对比分析,以探究不同情境下网络用户的隐私态度的异同点与背后机理.[方法/过程]采集2012年至2019年网络隐私争议事件的相关微博评论,对其进行预处理,作为实验数据;基于情感词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