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说这个故事,不能不先说说李跃儿,因为那个美术中心是她开办的。李跃儿最大的天才在于可以让别人快活。她能将生活中那些最不起眼的芝麻绿豆事说得出神入化,让你乐得一塌糊涂。在她的身边,庸常的生活变成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快乐矿藏。李跃儿原来最想干  相似文献   

2.
东辽县实验小学从2001年开始进行了现代小公民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至今已有四个年头了。回顾探索与实践的历程,我们深渫地体会到。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明确其主旨在于教孩子学会做人,开展现代小公民教育是教孩子学会做人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3.
做教育工作多年,经常遇到困惑的家长,他们说对日渐长大的孩子无能为力。是啊,我们对孩子的培养教育不遗余力,用尽各种方式方法提高孩子知识素养、文化素养、艺术素养、生活品味,可是我们是否在不经意间忽视了对孩子关于爱的教育与培养呢?我是一个教师,也是一个妈妈,我想谈谈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2022年开年,我再次细读了李跃儿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全书分为三个大章节,每个章节里分别有三四个小节,李跃儿老师用真实的案例和专业的解读为我们呈现了孩子的变化、家长教育行为的变化、名人因儿时的教育行为而引发的个性体现……引起我极大的共鸣!  相似文献   

5.
自从素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以后,广大父母已经开始认识到,现代好孩子的标准不应该是只会学习书本知识的听话的孩子,而是敢于质疑、善于提问、具有创新意识的孩子。可是不少父母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家里不爱提问,在课堂上更是“金口难开”,真是急煞一颗父母心。 爱不爱提问表现在嘴巴愿意不愿意说出来,可内在的功夫体现出孩子是否有一个勤于思考、敢于表达的头脑。鼓励孩子提问固然与学校教育体制以及教师的观念和素质有关,同时家庭教育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相似文献   

6.
一个23岁的中国女孩,竟然用2年半的时间,一口气拿下德国慕尼黑大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3个硕士学位,她的导师、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内波教授称‘她让我改变了对中国学生的看漂’。毕业时刚26岁的她,此时怀揣的梦想是:要让中国的孩子和德国孩子—样,接受优质的教育!她放弃继续读博的机会,回国创办北京上濒教育中心,专门从事少年素质教育和个人综合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7.
梁小桥 《家长》2010,(8):66-67
本来孩子什么都不懂,经过一番轰炸式的教育之后,孩子一下子“开窍”了,什么都懂了,真的开始在恋爱方面上心了……  相似文献   

8.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在教育中,我们应当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的思想,带着平等、真挚、耐心的爱去教育孩子。同时,由于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在家娇生惯养,只会接受爱,却不懂得付出爱,所以在"爱的教育"中教育孩子学会爱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教育中爱孩子、教育孩子学会爱,唯有两点都做到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相似文献   

9.
高芳 《山东教育》2013,(Z3):62-63
教育的艺术就是使孩子喜欢听你所说的话,对你所教的东西产生兴趣,并沿着你正确的引导方向健康发展。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必须从心理学上探索儿童的能量、兴趣和习惯开始。"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及老师的欣赏,这也是赏识教育最朴素的一个理念。赏识给孩子以自信赏识,包含欣赏、赞美、肯定之意,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视野开阔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才  相似文献   

10.
助人为乐、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得到了太多的关注与爱,很多家长却忽视了对孩子的爱心教育。使子女只知道受宠,不知道爱人。要了解是什么给孩子带来快乐,仅仅是别人给了他什么东西,还是他用自己的微薄力量给别人做了什么事,如果享受他人创造的幸福是快乐的唯一源泉,那就非常不好,他将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是呀,如果孩子只知索取,不知奉献,那将是十分危险的。本文论述了如何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我有一个6岁半的儿子。大概在他三四岁时,就开始有了一种爱涂涂抹抹的倾向,画起画来神情专注。我的妻子爱子心切,认定这是孩子的天份,说要大力培养,一下子给孩子到幼儿美术班去报了两个名:一个是学国画,另一个是学蜡笔画。但一个学期结束了,孩子到底进步了多少,真让人怀疑。在我看来,孩子画画儿的兴趣反倒不如从前了,画出来的画,并不像没加入绘画班之前所画的那么稚嫩可爱,反倒像是在模仿老师的画,这真让我有点怅然了。孩子所在幼儿园的教育思想似乎跟那个幼儿美术班差不多。一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中,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积累,在过去几年学习中,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1)把学生当成成人而不是孩子,更不是自己孩子;(2)用罚抄作业方式爱自己的孩子;(3)一味的训斥,不懂得去了解孩子.总之,教育也是一门艺术,让我们怀揣着一颗火热的爱心,去进修好这门课,学着“会”更好地爱我们的孩子.  相似文献   

13.
唐晓华 《成才之路》2013,(30):89-89
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个性。因此,我们要重视个别教育,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因人施教。由于艺术教育在当今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不断创新,将个别化教育融入艺术教育,使每一个孩子找到自己的艺术的起点。  相似文献   

14.
吴文君  家碧 《母婴世界》2014,(2):120-123
因为学教育心理的关系,我很早就开始做教养孩子的准备,教育孩子理所当然地成了我的专利,她的事情都由我说了算。我的时间相对比先生要宽松一些,所以怎样教育她、孩子的生活起居和早期智力开发等都是我做决定,先生配合。  相似文献   

15.
女儿幼时,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爱唱爱跳,看到周围的家长纷纷送孩子进“特长班”,有的学画画,有的学舞蹈,有的学弹琴,有的学唱歌……我们也心动了,满心希望着女儿将来也能成为一名令人羡慕的艺术人才。于是为了满足我们的虚荣心,同时也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攀比欲,我们开始了培养孩子艺术特长的行动。先是听人说孩子学美术好,于是报了美术班。可是画了不长时间,发现孩子兴趣不大了。后来又听人说学琴能开发孩子智力,于是改学弹琴,报了一个电子琴班。电子琴弹了不长时间,又发现孩子在琴前坐不大住了,家长越是威逼,孩子越是没有兴趣,于是只得…  相似文献   

16.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他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当代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的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学校、家庭、社会都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的教师工作,使我深觉自身责任的重大,也深感当前“百年树人”的艰难。下面,我就我的工作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教育理念 我们不单纯强调艺术之路,更重视成长之旅,在尊重孩子的探索与表达、自主与合作的前提下,重视孩子在每个阶段的心智成长与艺术创造,强调的是整体平衡下的艺术教育与心智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王家臣 《教师》2014,(35):8-8
正用爱培养孩子高尚的品德,要培养孩子真诚的爱、广博的爱;要增加孩子的爱的厚度、爱的宽度、爱的长度。1.增加爱的厚度,从身边入手对于小学生来说,爱的教育不是给他们讲多少道理,而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在他们心中树立形象,通过一个个真实的事例在他们的灵魂里留下烙印。低年级的小孩子不是不懂爱,而是爱得不深,他们的爱更多是一种依恋,一种口头上的表达,一种天真的游戏。成人没指望他们给予,孩子也没有去践行的责任。这种爱是"嘴巴一张就来,屁股一掉就忘"的。"三岁看到老",儿童时期是一个很关键的年龄段,在这  相似文献   

19.
父母与孩子互不理解、难以沟通;孩子反感父母,不尊重父母;父母对孩子无计可施,觉得孩子太难管。凡此种种,主要原因是家长不懂家教艺术,步入了家教误区。补偿心理:有的家长认为,现在条件好了,我们应该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让孩子受最好的教育。在生活上孩子要什么有什么,学习也安排的满满  相似文献   

20.
<正>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提出,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如果一个人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只有父爱与母爱相结合,才能帮助儿童形成完整的人格。实际上,诸如《爸爸去哪儿》这类亲子秀节目之所以能够热播,是因为它让我们感受到了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并让我们开始来反思自己的亲子教育行为:在养育和抚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做到了给予孩子完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