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历史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反思是在每一学期开学时进行的反思,是对本学期的历史教学活动进行一次"定位",这种反思能使历史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反思,是在每一学期的历史教学活动中及时、自动地对每一节历史课的具体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反思,又分为"课前反思、课后反思和课余反思"三个方面,这种反思能使历史教学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是反思的重要部分;教学后反思是在每一学期的历史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本期历史教学行为进行"扬弃"总结,做到既"扬"其长处,又"弃"之糟粕。如此反思才能使教学经验择优化、理论化,才能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2.
曾筱倩 《中国教师》2010,(Z1):165-165
"问题解决"教学是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针对教学的"不平衡"现象而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教学以"多类"求"平衡化"、以"多元"求"个性化"、以"整体"求"结构化"、以"建构"求"特色化",统筹整个教学,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有效教学"的一种新型有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教学是一项"伦理道德的事业"。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认识"活动,也是一种"至善"的事业。相同价值序列和不同价值序列的教学伦理之间会产生各种冲突,冲突的解决一般要经过几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阶段,唯有在"教学至善"目标指引下,教学伦理冲突的解决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戴红 《成才之路》2013,(26):54-54
在"对话"日渐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存状态时,一种新型的现代教学理论"对话式教学"也逐步形成。对话式教学是一种相对于传统"独白式"教学而言的,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对话式教学情境的构建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一、以人为本,平等对话师生之间的关系应是平等的,这是对话教学的前提。在对话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看作是一个与自己一样,具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个体,要用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抒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高校英语教师,作者在本文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着重探讨了什么是教学艺术以及怎样才能把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当成一门艺术等问题。作者认为,教学艺术的实质永远体现在"教"和"学"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一直处于互为表里、相互促进的过程中,所以,教学艺术是一种动态的美。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单向的由教师向学生传播知识的这种"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仍明显存在.这种模式认为教师讲授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它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被动的"他组织"而不是主动的"自组织";它把学习过程看成是信息量的积累过程,而不是质的"建构"过程,明显违反了"教是为了发展"、"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些教学的规律、针对"单向一注入式"教学的种种问题,,有必要构建"交流一互动"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标教学"过于关注预定目标、忽视丰富的教学历程,教学行为退化为同质性、重复性实践,教室成为教师唱独角戏的场所,教学程序表现为线性态势,学生学习呈现为一种机械记忆,教师和学生丧失了教与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项目教学"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其核心理念是"学生为本",教师注重蕴含问题的教学情境以及安全自由教学氛围的营造,学生学习是"思维交织"中的宁静学习,项目解决是师生与新生活的际遇、对话与互动过程。在这种对话互动过程中,师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8.
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探究《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模式,怎样让它更好的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我结合实践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所谓探究式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是指教师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这里的"做"是一种探索,一种实践,也是一种创新。这样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能力便会得到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教学做合一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人们通常称各类有手艺的工人为"匠人",含有对他们的技艺、特长的肯定和赞赏的意味;而"匠心"——巧妙的心思,更是一种智慧的境界,为人们所孜孜以求。但教书若成了"匠"则委实不妙。"教书匠",虽然其内涵尚无确切界定,但却谁都不愿领受这一雅号,何也?笔者认为",匠"者,僵也。它代表着一种僵化的教学习气,是不良教学行为的反映。教学思想的陈旧,教学方法的单一,教学模式的因袭,教学水平的停滞,都是"匠"的表现。造成"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0.
朱建明 《文教资料》2013,(15):172-173
一例到底教学法在部分人文学科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对于是否应该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堂上使用该教学法,出现了一些不同声音,其中比较典型的三种观点是:"一例到底"代表传统课堂,是填鸭式;是教师包办课堂,违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低效的应试教育,违背新课程理念。这些观点不仅忽略了"一例到底"的合理内核,更是对新课程的误解。  相似文献   

11.
话说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争雄,胜者为王。这不,我家也掀起了一波"三国潮流",一家三口"各据一方":爸爸是家中的"霸王",理所应当地成了"魏王";妈妈也不甘示弱,自称"吴王";我呢,论什么都是家中最小的,自然就成了"蜀王"。  相似文献   

12.
案例教学往往被认为是一种教学方法,但它并不具备一个明确的行为指向,需要通过其他教学方法才能实施。将案例教学视作一种教学方法,是因为人们对"自上而下"的讲授法颇有不满,这就需要"自下而上"的案例教学也具备"方法"的身份,才能与之对立。但"自上而下"的教学并不必然就是落后的教学,因此树立起一种"自下而上"的所谓"案例教学法"也就并不明智。案例教学更适合被称作一种教学范式,它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适用范围有限,不宜夸大其价值。  相似文献   

13.
曾伟彬 《考试周刊》2014,(53):67-67
"细节"就是细小知识点,是常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引导、疏通、连接,也是数学教学中最小的知识元素和最基本的知识单位。这些"细节"毫不起眼,却是孩子生命成长的营养、人生发展的基石。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细节就像每一条树根,每一片树叶,没有根,没有叶,何为大树?本文就数学教学中的"细节"作探讨。  相似文献   

14.
"教学存在感"阐释了教学环境下建立良好学习体验的核心要义,其理论视角对于网络教学、面授教学以及混合教学中改进教学质量、提升学习体验具有指导价值,可作为建立有效教学的抓手。"教学存在感"是"社会存在感"在教育领域的投影,是指学生感知到的教师对其学习的指导和关注,该描述性定义揭示了有效教学过程的本质,适用于在各种情形下确定有效教学的特征。对"教学存在感"定义及其内涵的辨析,有助于理解其存在现实差异的原因,进而揭示影响其强弱的因素:一是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精通程度,二是教师对教学方法的了解程度,三是教师建立学习共同体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从扩展专业知识的渊博程度、与学生沟通教学用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等方面提升"教学存在感"。与此同时,为避免因过于强调"教学存在感"而带来的教师工作量激增,可采取如下策略控制实现"教学存在感"的工作量:一是采取有规划更新教学内容的策略以降低更新工作量,二是采取预防为主的策略降低答疑工作量,三是采取学生互助的策略降低回帖工作量,四是采取覆盖抽样的策略降低一对一交流工作量。  相似文献   

15.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而这一基本任务的实现需要教师的"活"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学生的"活"增强自身的个性发展,使信息技术教学"活"起来,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做好教学工作?我认为,只有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转变已有的教学理念,树立全新的思维观念,把握好"全"、"引"、"实"三个环节,才能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英语教学实践中。一、立足一个"全"字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它要求将全体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差生,一视同仁,一样尊重,一样热情。  相似文献   

18.
杨小龙 《海外英语》2012,(14):270-272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诞生是对传统语言教学法的一个挑战,它既关注"工具"的教学,也关注"交际"的教学。该文结合斯科特·索恩伯里《如何教口语》中的"任务重复"一节,谈谈"任务重复"在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中对语言形式教学和交际教学所起到的平衡作用,从而保证任务型教学更好地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一"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外国文学"的好方法,发挥了教师的引领作用。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课堂中的"三个一"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所有的设计都基于目标的设定,落脚点是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一、认知板块:一个作家认知板块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展现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扎实基础的过程。在认知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可在每一章节选出一个作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进行课堂讲解。讲解的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20.
开放性课堂教学作为一种与封闭性课堂教学相对立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强大生命力正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而不断地展现出来。开放性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最根本的它是一种教学理念,其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课堂的开放度决定了教学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