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浩 《湖南教育》2006,(8):21-22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消除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隔阂,在教学时找准学生的学习最近发展区,把熟知、亲近的生活数学带进课堂,让数学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相似文献   

2.
数学生活化和生活数学化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生活是活的,数学也是活的,要正确地把握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最佳切入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新课标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个"价值"体现在哪里?关注学生,要关注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更要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中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具有趣味性、探索性、生活性、层次性和开放性,让小学数学作业“活”起来。这样,既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在数学教学中找准学生的学习最近发展区,把熟知、亲近的生活数学带进学生视野、带进课堂,让数学课堂真正地“活”起来.在八年级(上)第八章第二节“中位数与众数”这一课程的设计中,我充分…  相似文献   

5.
代艳 《中学教研》2006,(2):20-23
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并把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也是国际数学课程发展的最新趋势。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的整合是落实上述理念和达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数学地思考”.不仅强调是否向学生提供了系统的数学知识,而且要关注是否向学生提供了具有现实背景的数学,包括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所以,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让每一个学生从他们各自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与课本内容互相作用,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应当随时随地的利用身边的素材建构为学生学习有意义的数学。从“生活经验”出发,而不是从“生活情境”出发。建构生活与数学之间的桥梁。要善于借助现实的、有趣的内容沟通生活数学与书本数学的联系,在较高的层次予以整合。最终能上升到“数学模型”——书本数学。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材中多数的单元都有一些涉及“生活数学”的内容,这些具有生活味道的内容及一些“生活问题”,能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习生活,磨砺人生。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服务人生”的无穷奥妙。  相似文献   

9.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应用题教学的改革已成为当前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山东省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充分反映了我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支配下,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成果。其中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题教学改革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启示。一、“活”用教材,使数学知识“生活化”大纲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密切联系实际,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适当补充教材,活用教材,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以往的应用题…  相似文献   

10.
改革课堂教学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一个热点话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内涵,让数学课堂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树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不断创新,通过合作、探究、自主的学习方式,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解决数学中的实际问题,使教学内容通过“趣”、“实”、“活”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相似文献   

11.
数学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和生活经验。倡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在这种理念的倡导下数学教学务必要做到四个“突出”。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相似文献   

13.
“教会学生学习”是现代教学理论普遍关注的一个研究课题。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有道是:授人以鱼,一餐之需;而教人以渔,终身受益。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更要让学生“会学”数学,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具备继续发展的潜能。数学教学也只有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技巧并具备独立获取知识和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数学教育活动中的“环境认知”和“分配认知”的含义,并从环境和角度对数学教育进行分析,要重视数学学习活动中环境和化的影响及其研究,在数学教育中,必须强化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加强“民俗数学”及其教育的研究;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关注数学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观点和信念。  相似文献   

15.
李平  郑喜顺 《吉林教育》2005,(12):18-18
1.数学内容的“生活化”。数学内容生活化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和“数学”交替中体验数学,在“退”和“进”的互动中理解数学。通过“退回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现实的素材,积累直接经验,把生活常识、活动经验提练上升为数学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数学素养,同时又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日记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内容。它能帮助学生记录自己的成长足迹、积累词汇、提高写作能力。其实,日记并不是语文教学的专利。《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相似文献   

17.
陈加才 《云南教育》2001,(23):44-45
一般情况下,数学被认为是枯燥、乏味和抽象的。周玉仁教授指出:“数学教学要讲来源、讲用处,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孩子们眼里,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又用得上的学科,再也不是枯燥乏味的数学游戏。”当前,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要解决如何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理解数学,也就是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师要充分发掘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数学资源,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以促进学生将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作用,从而对…  相似文献   

18.
孙守忠 《宁夏教育》2004,(12):54-55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材内容要回归生活,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成为“活的知识”、“生活化的知识”、“有生命力的知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实际情境中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判断、推理、探索、演示、实践操作等活动,更加明确数学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且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同时还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的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  相似文献   

20.
一、以生活实践为基础,开放学习内容,放飞学生心灵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数学源于生活,学生身边就蕴藏着许多熟悉的新奇有趣的内容,是数学教学的“活教材”。《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