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人类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进入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伴随在每一个人身边。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也是家庭的全部期望所在,他们代表的是时代的主旋律。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纷繁复杂的市场角逐中独战鳌头,立于不败之地。于是,他们竭尽全力在物质生活上保证子女饮食营养,费尽心思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这倒也无可厚非。但家长们却往往忽视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儿童的心理健康在其成长过程中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更没有意识到如何正确培养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
袁枫  袁野 《黑河教育》2009,(1):27-27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过重。而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又面临升学等诸多压力,往往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所以教师应注重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其化压力为动力,逐步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4.
个人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是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发展形成的。因此.学校在各项工作中要对中学生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5.
陈清 《广西教育》2007,(11A):16-17
在小学生各种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如果缺少了心理素质的培养,那么其他各种素质的发展将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越多越多的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提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瞬息万变,一个人在几分钟内可以由乞丐变成富翁,也可能由名声显赫的社会要员变成阶下囚,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很难适应这个社会的。要想生存,要想生活得很好,对社会对人民有所贡献,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一两天就能形成的,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许多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都是在小学时期奠定基础和培养起来的,对儿童心理发展起着定向作用。而小学语文教材为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如何发择教材优势,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呢? 一、…  相似文献   

8.
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是根据年龄的阶段划分的,不同阶段,儿童的心理素质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儿童进行教育,使他们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挖掘、开拓他们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品德。小学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李淑梅 《山东教育》2002,(36):61-61
心理素质即心理发展水平,它既包括与认识活动有关的心理素质,又包括对认识活动起定向调节作用的一系列心理素质,如坚韧不拔的意志,较强的应变能力,心理相容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等。幼儿的心理素质处在萌发状态,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却体现在各个方面,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大致分为以下方面:一、消除幼儿恐惧紧张的心理。教师要用五心去对待他们。即:童心、诚心、爱心、耐心、细心,这样幼儿就能与教师讲心里话,感受到幼儿与教师是平等的、民主的,在幼儿做错事情时,也不能大声地斥责他…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当前素质教育新理念下必不可少的教育目标。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纠正学生的嫉妒心理,从小培养学生的“胸怀肚量”,克服自卑感,培养自信心,能使我们的教育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能使学生的成才之路更加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11.
王红 《教育艺术》2010,(7):60-61
近年来.由于学习压力过大.精神负担过重,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增多,如精神压抑、焦躁不安、情绪失常等。具体表现为:失眠多梦、郁郁寡欢、脾气暴躁、妒忌猜疑、消极悲观、自暴自弃,有的还离家出走、精神分裂、轻生厌世。等等。那么,如何通过教学让学生心理健康呢?  相似文献   

12.
当代社会信息传媒多样。生活节奏加快,人类的生活环境多样化。当今的中学生,他们是跨世纪的接班人.面临新的挑战和各种竞争。因此,每一位中学生都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指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从生理学角度看,就是人脑的机能品质。人脑的机能,主要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其中智力因素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等;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意志、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人,能使身心向健康人方向发展。有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使人的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协调、人际关系和谐、反应适度。人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处处充满着丰富的心理内容,通过心理反映作用于人的机体,靠人的心理平衡与心理活动来维持。而心理平衡与心理健康有直接关系,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人心理健康的必然需要。  相似文献   

14.
15.
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科技飞速发展、经济快速增长的社会,各方面的竞争将更趋激烈,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不仅需要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6.
17.
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活动。当今社会生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发展迅速、变化复杂、竞争激烈,机遇与挑战同在,成劝与挫折并存。这就需要有较强的心理适应性和心理承受力。对于生活在新世纪时代大多为独生子女的青少年学生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更加重要,它是适应环境、赢得(学习、工作和生活)成功的必要条件。现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谈点初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种种心理问题的的分析,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发展,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家庭结构也在迅速发生着改变,同时中学生学习负担的不断加重以及社会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这些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近年来,发生的各种青少年恶性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关心中学生的心理就是关心他们的前途!关心国家的前途!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靠单一的心理课程来支撑,它必须在完整的生活和全面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  相似文献   

20.
史红梅 《考试周刊》2011,(45):213-214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关心儿童的生活和健康,关心他们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人的各种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都依赖于心理素质的水平。在小学生的各种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如果缺少了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