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教师的主体与主导——兼评“双主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对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认识主体的地位问题,目前,在教学理论界只要承认教学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这个大前提,就基本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然而,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仍有争议。针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论,有的同志提出教师也是主体,“师生共同构成教学主体。”(即“双主体”论)并且批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论“仅仅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割裂了同一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双方关系。”  相似文献   

2.
张桂清 《青年教师》2005,(10):44-45
教师的传统角色期待是“传道、授业、解惑”,即传授学生知识,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活动由传统的“教”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相应地教师的作用也有所转变,由传统的“主体”地位转向了“主导”地位。随着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作为新型学习方式之一的自主学习备受教育研究和广大教师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以教师为主导”,即确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支配的地位,而教师的领导、支配作用,只有通过“导”,才能得到充分发挥。钱梦龙指出:“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前提,着眼于使学生“善学”;教师为主导,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着眼于“善导”……可见学生在课堂上要学什么,怎么学,能学到什么等全凭教师的“导”。以下,我想就阅读教学的案例谈谈教师“导”的艺术。  相似文献   

4.
应试教育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往往以学生的学习结果(如考试成绩、升学率)作为惟一的依据,这显然是片面的和不公正的。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学生评教师”这一评价方式应运而生。 一、发扬教育民主,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是大家公认的,评价教学活动的主体也应该是学生。但是,以往学生总是处于被提问、被考试、被评价的被动地位,只有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而没有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学生评教师”就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  相似文献   

5.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个个会说;“面向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素质教育的这三个要义人人知道;“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但是在许多教师心目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至今没有真正确立起来,课堂教学中“为教而教”“学为教服务”的形式主义做法已经渗透到了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渗透进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其中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为完成教学设计而提问,为分析课文而提问,为提问而提问的现象尤为普遍,问题十分严重。一、教师“满堂问”,学生被动回答问题“满堂灌…  相似文献   

6.
教学民主化是针对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家长制”,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之弊而提出的教学观念,要求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创设民主宽松、平等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按照一定的发展目标,自我优化、自我创造的建构意识和能力。教学民主化,是社会主义民主在教学双边活动中的完美体现和自然渗透,是衡量教师心智能力和人格魅力的重要尺度之一。  相似文献   

7.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首先是一个动态过程,要始终贯穿一个“动”字。从“动”字入手,落实“学生主体”观念。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而无论是作为主体地位的学生。还是处在主导地位的教师。在语文教学双边活动中,要主动出击。关键时刻“动”起来!坚持“动”起来!  相似文献   

8.
孔俊霞 《学周刊C版》2011,(7):181-181
一、转变旧的教学模式,变“教”为“导” 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每一个教师都应该首先弄清楚,那就是: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可是,在今天的教学中,还是有为数不少的教师采取过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讲到底,满堂灌。教师的“教”,只是为了学生能听得懂,而学生的“学”也好像是为了听懂教师的“教”而拼命。这样的教学模式,很显然是把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颠倒了,老师成了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就像一口知识的大缸,在机械地、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没有一点主动的余地。试想一下这样的教学课堂,何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何谈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要想在教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改变上述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学会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中的角色。变“教”为“导”,指导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打开心窍。  相似文献   

9.
一、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主导作用”这一认识长期存在。事实上,学生与教师在教学中同样都处于主体地位,只是其侧重面不同。“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共同构成的,学生在历史教学中属于“学”方面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其教法不是“填鸭式”就是“满堂灌”,复习考试则搞“题海战术”,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机器。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不能给全体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因此,既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及学习能动性的发挥,也无法取得较佳的教学效果。而新课标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们对教与学关系的认识,只简单停留在理论层面,即从哲学上阐述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虽然,这种阐述是必要的,结论也是科学的 (学生居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教师居于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 ),由于对“两个地位” (特别是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则缺乏具体研究,因而缺乏操作性,使得结论也就往往成了一句空话。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采取简单化的办法,黑板加粉笔,口传耳授,“满堂灌”、“一言堂”,使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的,次要的地位。如此以来,还会使学生发生误解,认为学生物就是背概念,抄笔…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我们评价一节课,常常是看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设计的教学过程,教师的教态、语言、板书等等。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都将发生新的变革,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发生大的改变,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将改“以教论教”为“以学论教”。如何在评课中体现以学论教的理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思考:一、学生的主体地位长期以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直都在提,但又一直都是“主导”导“主体”,或者只有主导没有主体,因为在较大领域内教好课的标准强调的是教师有条不紊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尽管在教学主体以及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上存在各种分歧。但教育理论界似乎已基本上认同这样一种观点,即“坚持以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的统一”,或“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统一。”我认为,这种观点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与学的统一问题上,尽管较之以往有所深入,但仍然有商榷之处。其一,它仅仅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导致把同一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双方关系加以分裂,而仅仅理解为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其二,由于割裂了同一过程的教与学的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种种病态的教学行为,而危害最大的莫过于教学主体的缺失。从新课标要求出发,教学主体缺失具体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外在强制的教学主体的丧失”与“教学主体内在的自我迷失”.它们都直接制约着教师、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成为危害最大的教学病态行为。  相似文献   

15.
刘贵珍 《甘肃教育》2013,(24):91-91
诱思探究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循循善诱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五官并用、全身心地参与教学过程.做知识的“探索者”和“研究者”。这就是说教师不能仅“传道、授业、解惑”,而应站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通过启发、诱导、激励,使学生能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使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主体和谐统一,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由于学生主体地位在学习表现上的模糊,使得教师并不能很好地判断主体地位落实与否.本文以初中数学中“勾股定理”的教学为例,分析学生主体地位的形式体现,提出以学生的思维为主体地位实质判断的观点,同时阐述了以“形”辨“实”,以及学生主体背景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教学的操作性极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建构主义”教育理念,采用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基于任务的教学方法”采用了模块式的结构来分解整个教学过程,它正是实现了“建构主义”这一理念的带有创意性的新方案,而在整个方案实施中,教师应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  相似文献   

18.
一、缘起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已成为阅读教学的新理念,这充分体现了阅读者——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期间,也发现不少教师曲解了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以为主体就是主宰.从而使教学偏离了“主航道”,出现了以下一些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19.
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实现高度的“自治”,凸显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空间和作用,这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长期以来,虽然在教学中学生获得了主体地位,但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仍为主体。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并没有获得“完全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特别重视角色变换,要主动从前台退到后台,把教育的“主角”还给学生,而且要善于指导“主角”扮演好角色。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是针对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家长制”,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之弊而提出的教学观念,要求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创设民主宽松、平等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的意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按照一定的发展目标,自我优化、自我创造的建构意识和能力。本文拟以教学民主化为切入口,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有关问题作些探讨。一、教学目标:分层性课堂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所实现的某种境界,它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是教学民主的重要体现;无视学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