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美术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学习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同时,能力的提高又会反过来促进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并能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成为一位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人。因此,重视美术实践活动是美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2.
姜勇 《教学随笔》2007,(3):16-18
品德教学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世界,以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化活动,以真挚的情感去拨动孩子的心弦,从而弹奏出动人的德育乐章。下面是笔者在教学《美化家园》(人教版《品德与生活》第四册)一课时的课堂回顾,旨在与同仁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充满了观察、实验,猜想、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仅靠一张嘴、一支笔与一块黑板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在教学中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来优化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  相似文献   

4.
课堂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犹如一根杠杆引导着教学趋向,调节着教师行为,改变着课堂学习环境。评价的差异性,将深刻地影响到数学课堂的活力与效率。因此,要讲究评价的艺术,让评价成为数学课堂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5.
《课标》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新课标像一股清新的气息吹进了校园,走进了老师们的生活,它猛烈地冲击着我们传统的教法,呼唤着充满生命的课堂。《品德与生活》是新课程小学低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把握课程的性质,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关注学生生活实践,让课堂回归生活,让孩子们在这一课程的学习中真正受益。  相似文献   

6.
德育新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有何特点?本文拟结合对教学案例的评析,谈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翻开《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我们会发现,在精美的彩页和插图之外,几乎一半是文字,一半是空白,这些空白也就是教材中所谓的“留白”。诸多空白,有着许多意犹未尽之处.它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引领性和生成性。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留白,理解它的内涵,更应该善于借助这些特定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真正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人们通过对生活的体验、认知、感悟的综合经验而形成的内在的道德观。品德课堂的教学回归生活这个教学理念,以生活为本,具体的方式方法取之于生活,也回归到生活当中。要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就要鼓励学生积极关注生活,主动探索生活,把对生活的见解和问题一并带到课堂中去解决。同时学习不单只局限学习课本的理论知识,更要把生活实际与理论相结合,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在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9.
10.
学习活动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细节”:“细”者,小也;“节”者,单位或要点也。《汉语词典》解释为“细小的环节和情节”。细节虽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却举轻若重。关注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我们的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也就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位与追求。  相似文献   

11.
有效的课堂教学始终是我们每个教师所追求的。那么如何打造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呢?《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这一新课程理念强调了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亲身经历、动手实践,主动探究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提供给学生充足的生活信息,预设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个性得以张扬。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2.
李美连 《教师》2014,(31):93-94
正社会对人才的第一要求就是"有德",一个道德败坏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够为人类和社会创造什么价值。所以,道德素质的培养要从启蒙教育抓起。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优化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课的课堂教学是关键。实践证明,教学时只有让学生以情明理,在行为实践中体验生活,形成正确观念或  相似文献   

13.
卢静 《新课程研究》2010,(4):142-142
交往教学是20世纪七十年代,德国的沙勒与舍费尔提出的关于师生关系的教学理论和策略,近年来已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并在教学实践中被不断的运用,成为我国教学理论研究的新热点。叶澜教授指出,教育从形态的角度来看起源于人的交往,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这种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  相似文献   

14.
我们每一位老师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过程中都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这个意义上讲,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就要注意联系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一、在生活中发展生活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情感。而儿童,更是如此。他们的许多言语、经验、行动都来源于生活,并且在生活中不断发展着。  相似文献   

15.
课程标准要求品德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整体的发展。但目前教师在教学中却偏重知识、技能的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道德观点的讲解和道德规范的掌握,往往都是直接告诉学生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重在得出道德结论。  相似文献   

16.
<正>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中的生成资源.动态生成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和想法等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教学.动态生成既是教师课堂应变能力和素质的表现,又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有生成的课堂就是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7.
刘旭良 《时代教育》2010,(5):210-210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尤为重要,那么怎样精心预设,让课堂生成精彩.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一、案例描述 南国初秋的下午,天空湛蓝得不带一丝杂质,和煦的阳光斜射人教室,温暖而明亮。这节课上,笔者正在上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变革与争霸”中第二课时——“战国篇”。在学生静静地听着“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的同时,笔者出示了“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在今天还有没有意义?”的思考题让学生思考。思考题涉及了一个非常好的诚信题材,它也是本节课的价值观教学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鲁洁教授曾用四个字来概括德育理念的变革,那就是“回归生活”。其实,“回归生活”也是这次课程改革中所有课程共同追求的目标。正是基于这种以生活为本的理念,《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是按照过去那种学科逻辑的体系而是按照现实生活的逻辑来构建的。《品德与生活》  相似文献   

20.
余敏 《孩子天地》2016,(5):97-98
新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已如火如荼地开展了,我们对于新课程的认识也逐渐由最初的迷茫、无措而在实践中逐渐清晰、丰满起来。之所以要对小学品德教学进行新课程改革,无疑是因为多年来我们的品德教育工作虽然备受重视,各级教育部门也花了大力气,但是德育的实效性一直不太理想。因此,这一次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终极目标也就是加强品德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