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所关注的解决问题,不等同于大量的解题活动。它包括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因此,解决问题的教学与传统的应用题教学相比较,由于题目情节、叙述形式、解题过程、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差异。给教学目标的定位。学习材料的选择,数学知识的呈现以及教学过程的组织赋予了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总评】纵观本节课,教师能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收集数学素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而且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整节课教师把课堂当作学生学知识的展示台,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体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相似文献   

3.
所谓“解决问题”,是指在没有现成方法可以解决的情境状态中,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数学思维方法,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和研究的活动过程。我们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践,对解决问题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形成了“创设情境,提出假说———小组合作,探索验证———汇报交流,评价反思———构建模型,理论升华———类化练习,拓展创新”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一、创设情境,提出假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的学习目标就不明确,但问题的提出依赖于一定的情境。因而,教师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是学生…  相似文献   

4.
李秀莲 《山东教育》2003,(16):49-49
解决问题是数学的核心之一,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也应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怎样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呢?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以下两个问题情境:情境一首先出示一张表格水糖甲杯25克9克乙杯20克7克然后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1.从表格中你知道了什么?(培养学生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2.根据表格中的信息,你能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请同学们解决一个有趣的问题:想办法比较出两杯水中哪一杯比较甜,看哪一个小组想出的…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己,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数学大师大卫·希尔伯特也说过:“问题对于一般数学进展的深远意义,以及它们在研究者个人的工作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或中止.正如人类的每项事业都追求着确定的目标一样,数学研究需要自己的问题,正是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研究者锻炼其钢铁…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加强小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对现下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教学现状的分析,以及如何在核心素养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进行了论述,让教师可以打破固有的教学思维,引导学生不断地从实践中学习、掌握知识,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节假日你们喜欢上哪儿玩?”“游乐园。”一句简短的对话,很快把学生海阔天宽的思绪拉到课堂。课开始了,随着欢快的乐曲,教师用课件出示一幅单元情境图,把学生带进快乐的游乐园。“这幅图就在你们课本的第2和第3页(蝴蝶页),请同学们打开书,像学语文那样给它分成几个部分,并给各部分取个小标题。”一阵静恩之后,大多数学生有了答案。“可分为四个部分:看木偶戏、买面包、玩跷跷板和丢沙包”。当前单元情境图教学存在或弃之不用或过分铺展等问题,可这节课教师巧借语文课的分段、添标题方法,把复杂的情境梳理得条块分明,省时、高效。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问题自主解决"是以小学数学问题为研究对象,它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日常生活中提出来的问题,这是来自日常生活的直观原型;另一种就是平时所见到的人们已编制成的新的数学问题,并且以后者居多,也就是说,小学生遇到的更多的是人们已经设计好的能让他们将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迁移到课题情境里的题目——"解决问题"。针对"解决问题"这一复杂的过程,如何遵循儿童的思维特点和思维规律,并结合解决问题本身的特点,改革教材和教法,  相似文献   

9.
策划人语/张文杰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数学教育兴起了一个热门话题——问题解决。1980年4月,美国全国教师联合会理事会公布了一份名曰《关于行动的议程》的文件。议程的第一条就提出:必须把问题解决作为80年代数学教学的核心。进而提出数学课程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数学解题的定义和方法应予扩展,使之包括范围更宽的手段和方法;数学教师应创造更有利于“问题解决”的课堂气氛;应为所有的年级编制传授解题技巧的适当的教材;教学科研应侧重于调查研究问题解决的本质,找到提高解题者的能力的有效途径。继尔,世界各国以“问题解决”为名,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开展了大量研究和教学改革,并在探索实践中对“问题解决”下了各式的定义。《CockcroftReport》:那种把数学用之于各种情况的能力,称之为问题解决;《21世纪的数学纲要》:问题解决是学生应用以前获得的知识投入到新的或不熟悉的情境中的一个过程;《国际教育词典》:问题解决的特性是用新颖的方法组合二个或更多的法则去解决一个问题……虽然对“问题解决”的描述不同,但“问题解决”教学的目的是明确的———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是目的,是过程,是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中心环节。因而,数学教师的教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解决”与“解决问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数学课程标准(2011)》中,把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与学段目标,并分别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加以阐述。可见,“问题解决”是数学课程目标。就“问题解决”的课程目标而言,具体的要求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发展创新意识等。  相似文献   

11.
一、创设情境,导入分类1.感知分类的重要性讲台上乱七八糟堆放着不少物品,有乒乓球、直尺、玩具汽车等。请一名学生上台,按教师的要求取东西。师:刚才这位同学取东西很慢,这是因为这些东西堆放得很乱,我们把它们清理一下,好不好?(好!)3名学生上台,他们按体育用品、学习用品、玩  相似文献   

12.
蒋宜吉 《教师》2011,(12):81-81
新课程与我们同行已有几年了,我们享受着新课程带来的喜悦。新教材对应用题进行了改造,使其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部分,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使孩子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它是熟悉的、好玩的、有用的。然而实施的结果,并不像我们期待的那么美好。面对新的困惑,在平时的教学中针对“解决问题”教学,如何立足课堂,用活教材,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一、挖掘教例内涵,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为学生提供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以知识面为视点来展开学习,不断提出问题,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倡导解决问题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策略意识、合作交流意识、评价与反思意识。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我极力打破封闭式的教学过程,努力构建"问题情境——合作探究——建立模型——应用与拓展"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课程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两份预案,有几个共同特点:第一,联系生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要求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分析、理解问题。并运用所学乘法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的意识。第二。自主探究。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改变了过去分类教学的模式。要求学生从实际数量关系的分析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尊重学生的探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创新性。第三,学会合作,提高数学交流能力。在独立思考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学生数学交流的机会,同时要求学生学会倾听、比较、反思,有利于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提高。 两份预案。有不同的优势:案一根据借班上课的实际,以小记介绍自己所在学校为主线。用故事情境贯穿全课,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习得数学知识。在探究中体验数学。享受快乐;案二在平实的课堂、平实的教学中(所选例题和练习均是在深钻教材、深挖教材智力因素基础上设计而成的)落实数学“双基”,发展和优化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编按]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的中国小学数学教育,正面临着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的挑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小学数学教改的一个重要方向。昔日的“应用题”更名为“解决问题”,不仅仅是名称上的不同,从教材的呈现方式到教学目标、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到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了显著的变化。也正足这些变化,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创造了平台。  相似文献   

18.
用数学解决问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有别于传统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解决传统教材中的"应用题"材料呈现形式单一、情景人为编制痕迹过重、结构呆板、解题策略不够开放等问题,从而使新课程理念下的应用题教学更贴近生活,在体现数学学习应用价值的同时,实现更为多元的"解决问题"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9.
策划人语/张文杰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数学教育兴起了一个热门话题——问题解决。1980年4月,美国全国教师联合会理事会公布了一份名曰《关于行动的议程》的文件。议程的第一条就提出:必须把问题解决作为80年代数学教学的核心。进而提出数学课程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数学解题的定义和方法应予扩展,使之包括范围更宽的手段和方法;数学教师应创造更有利于“问题解决”的课堂气氛;应为所有的年级编制传授解题技巧的适当的教材;教学科研应侧重于调查研究问题解决的本质,找到提高解题者的能力的有效途径。继尔,世界各国以“问题解决”为名,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开展了大量研究和教学改革,并在探索实践中对“问题解决”下了各式的定义。《CockcroftReport》:那种把数学用之于各种情况的能力,称之为问题解决;《21世纪的数学纲要》:问题解决是学生应用以前获得的知识投入到新的或不熟悉的情境中的一个过程;《国际教育词典》:问题解决的特性是用新颖的方法组合二个或更多的法则去解决一个问题……虽然对“问题解决”的描述不同,但“问题解决”教学的目的是明确的———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是目的,是过程,是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中心环节。因而,数学教师的教  相似文献   

20.
相对于数学的探究、创造和应用来说,我们的教育存在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等现象,忽略了学生的兴趣与主动性,怎样转变教学模式,让学生获得有利于未来发展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成为了高等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法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模式,本文旨在探讨该教学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