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讲文明、守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口袋书"是在培养学生文明礼仪方面亮出的新招。图文并茂的"口袋书"囊括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淮阴实验小学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等规章制度的内容,并被纳入校本课程进行教学,学校通过各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践行礼仪规范,通过评选"文明礼仪标兵"等活动巩固并推广德育工作成果。  相似文献   

2.
《儿童音乐》2012,(12):81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及《中国少儿歌曲创作推广计划》精神,中国儿童音乐学会、感动中国新创词曲选拔组委会决定联合举办"儿歌爷爷杯"全国首届少儿歌曲创作选拔活动。本次活动,将推出一批有利于少年儿童身心发展、孩子们喜爱的少儿歌曲精品,让全国的少年儿童在歌声中健康快乐地成长,为繁荣少儿歌曲创作、发展我国少儿音乐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3.
为繁荣我国少儿歌曲创作,推动少儿歌曲创作普及工作,为孩子们奉献更多更好的传唱歌曲,由文化部、财政部、教育部、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音协联合发起的第一批新创少儿歌曲推荐活动,于今年5月18日开始全面启动。作为“六·一”儿童节的特别献礼,在北京举办首届“希望之歌”优秀儿童歌曲演唱会,重点推荐10首新创少儿歌曲。优秀少儿歌曲创作推广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发[2004]8号文件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未成年人的培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歌曲,是影响少年儿童成长的一门重要艺术,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具体落实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关于:“要把儿童歌曲创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下决心抓好,力争一两年内有批成果。”的指示精神,中国音乐家协会、共青团中央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了“全国少儿歌曲创作演唱大型系列活动”。这个活动由少儿歌曲作品征集和首届全国少儿歌手电视大赛两部分组成。旨在为广大少年儿童提供积极向上、健康优美的音乐作品,推动少儿歌曲创作的繁荣,让孩子们真正接触到这次活动推出的优秀少儿音乐作品,同…  相似文献   

5.
12月20日,2011中小学音乐教育研讨会暨"同写童歌、同唱童歌"少儿歌曲创作比赛获奖作品选辑的赠送、推广活动在杭州蓝天·清水湾国际大酒店举行,浙江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黄先钢、浙江省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导处处长季晓斌、浙江省音协主席翁持更、省文联创研处长曹启文、杭师大音乐学院院长田耀农、省艺教委鲁晓虹老师、《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社全体采编人员以及全省各地音乐教研员和少儿歌曲创作比赛优秀辅导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研讨会上,与会领导、专家对"同写童歌·同唱童歌"的比赛形式、创意表示肯定:儿童歌曲对于陶冶儿童情操,及其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在儿歌创作上,往往都是成人以儿童的角度来创作,并不能真正反应  相似文献   

6.
《辅导员》2009,(23):I0011-I0011
“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近日,荔湾区华侨小学师生们积极响应上级“关于开展礼仪推广月”的文件精神.以区活动主题“学文明礼仪,做有礼公民”为出发点,开展了“礼仪广州,文明侨小”“创建优雅校园环境——我为母校献一计”等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7.
小班是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文明礼仪习惯,是需要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重要教育课题。教师要注意发现小班幼儿文明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剖析,通过结合感恩教育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养成文明用餐礼仪,在游戏中渗透礼仪教育三个方面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8.
吴亚卿 《辅导员》2011,(25):42-43
为了切实提高中队的文明礼仪水平,帮助让队员们早日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推进中队文化建设,形成"人人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的良好风尚,我们做了以下尝试:第一招: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利用晨会、队会时间,传授文明礼知识,让队员们了解穿着礼仪、尊师礼仪、课堂礼仪、升旗礼仪、集会礼仪、乘车礼仪、家庭礼仪等常识,为在  相似文献   

9.
应如画 《文教资料》2014,(16):149-150
当今不少青少年对应有的礼仪不重视,礼仪观念淡薄,导致思想品德滑坡。根据礼仪养成内容与高中学生实际,在学生文明礼仪养成认识阶段、内化阶段、外显阶段,通过阅读礼仪文章、写读后感、唱文明歌、演心理剧、组织演讲赛与辩论赛等活动,运用漫画、摄影等手段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促进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  相似文献   

10.
潘晓江 《考试周刊》2012,(86):185-186
德育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明礼仪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无数研究表明,幼儿期不仅是智力早期开发的重要阶段,而且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但是良好的文明礼仪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在长期的生活及活动中强化训练与潜移默化中形成。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应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包括幼儿一日生活、区域活动、集体活动和游戏活动,充分运用礼仪教育渗透法等多种手段,积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促进幼儿良好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德育教育目标更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束洪涛 《中国教师》2014,(22):91-92
<正>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在全省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见》和《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中,倡议学校要为在校生举行"四仪"。"四仪"是指在学生7岁、10岁、14岁、18岁时,学校要为其组织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通过这种形式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为落实这一意见和规范,2014年5月21日,我校举行了一场名为"十四岁,我已长大"的青春仪式,活动  相似文献   

12.
<正>在江苏省推行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的大背景下,探究当代中专生文明礼仪缺失的原因,思考并实践如何从学校教育层面有效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本文从环境熏染、资源整合、教师示范、活动跟进四个方面对学校文明礼仪教育进行了一定思考和有效探索。当今,职校生中不少人对应有的文明礼仪不重视,礼仪观念淡薄。一些学生在学校里不讲礼貌,不懂得尊重老师、同学;在社会上满口粗话,不懂得尊重他人;在家里"以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长辈。这些现象产  相似文献   

13.
梁柱 《儿童音乐》2008,(9):84-84
根据文化部、财政部、教育部等七部委制定的《中国少儿歌曲创作推广计划》要求,文化部、教育部已连续两年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十期少儿歌曲基层创作队伍培训班。为检验两年来培训工作的成效,提高新创少儿歌曲的艺术水平,在短期内推出一批比较优秀的少儿歌曲新作品,由文化部社图司主办、中国群文学会音乐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全国少儿歌曲创作笔会于2008年8月18日至24日在浙江嘉兴召开。文化部社图司未成年人文化处处长高万生、副处长朱渤,中国群文学会音乐专业会理事长顾春雨到会。作曲家龚耀年、张卓娅、伍嘉冀,词作家虞文琴应邀为来自全国的31名词曲作者进行讲座、讨论。同时,各位专家还对所有作品进行了具体分析、点评和修改。  相似文献   

14.
梁柱 《儿童音乐》2008,(9):76-76
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评选胜利落幕,其中北京音协报送的一首少儿歌曲《司马光砸缸》(宋小明词李昕曲)也入选声乐作品大奖。这是近年来我国少儿歌曲创作推广活动中脱颖而出的一首好歌,颇受广大少年儿童的青睐。在此之前,此歌已荣获"2006全国少儿歌曲创作比赛"提名奖,2007年全国少儿歌曲创作比赛金奖。此歌的成功无疑和歌词创作的独到手法有很大的关系,现做如下评析:  相似文献   

15.
幼儿时期是孩子对于社会认知的早期阶段,是培养一个人社会处世与人际交往的早期阶段,对其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幼儿时期创造良好的礼仪行为环境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途径多种多样,本文从幼儿游戏活动的角度探讨文明礼仪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应用与渗透。  相似文献   

16.
化雨 《宁夏教育》2010,(12):4-5
为了给中小学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提供更加生动丰富的教育资源,教育部将汇编一套面向全国中小学至使用的示范性文明礼仪网络读本,供各学校和学生免费使用,同时还将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开展礼仪动漫形象和礼仪教育场景征集活动。开展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规划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7.
活动目标:1.了解乘车的基本礼仪,知道要做一个文明的小乘客。2.通过情景表演,巩固礼仪常识。3.在游戏中,体验遵守文明礼仪的乐趣。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乘车去宝应春游好吗?(评析:活动开始以春游的话题去感应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同时为下环节作铺垫。俗话说的好,活动的开头是成功的一般。)二、乘车情境游戏,了解乘车的基本礼仪。(一)情景表演一:排队上车  相似文献   

18.
陈丽新 《辽宁教育》2013,(8X):68-68
<正>流动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是一项艰难的育人工程,有目的、有计划的文明礼仪教育能使学生正确认识问题,掌握判断是非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一、普及文明礼仪知识,营造学习氛围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文明礼仪知识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教师们充分利用班队会引导流动学生深入学习《小学生礼仪读本》。学习课堂礼仪、服饰仪表、尊师礼仪、同学问好礼仪、集会礼仪等礼仪知识,教师  相似文献   

19.
董诺 《中小学电教》2009,(2):133-133
<正>一、文明礼仪与礼仪教育的概念(一)文明礼仪古今中外对文明礼仪内涵的定义虽各不相同,但随着各种文明的不断交融碰撞,不同的礼仪规范在不断地整合,各民族对礼仪的认识、定位也逐渐趋同。现代社会的"文明礼仪"在内容和形式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江晓林 《教育》2015,(10):46
中华文明礼仪源远流长,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而著称。中学生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者,又是新时期社会道德模范的体现者。中学阶段是一个人道德品质与世界观进一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期,为更好地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推动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安徽省桐城市嬉子湖中心学校于今年开展了安庆市课题《农村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研究活动。笔者认为加强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有三点"需要"。适应立德树人的需要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对文明礼仪内容作出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个人礼仪和交往礼仪两个方面。礼仪不单是形式,更是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民主、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