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的文化人都是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特别是文化人中的名人更是不断地从传统知识中汲取养分,沈从文散文中存在浓厚的“水意象”,沈从文先生生活在自己的现代水世界当中,而这“水意象”从《诗经》开始已源远流长,沈从文自然受过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熏陶,那么这“水意象”必然会影响到他散文中对“水”的认识和创新,联系沈从文散文的现代水世界,论述其对古典知识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小说中水意象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湘西为题材的小说中,沈从文常将人事的哀乐置于水边加以描绘,水,不仅仅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背景,而且水还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水既给了沈从文创作的灵感和智慧又给了他孤独的享受,在作品中,水,还成为阻隔有情人相会的不可逾越的障碍。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用优美的文笔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美丽的水世界,体现出作者浓郁的水情怀.沈从文小说中的水意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水与生命的关系、水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水与忧郁的情感.在他的作品中,不管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语言特色的运用,还是情节结构的安排,处处可见作者的水情结.这不仅传达出作者独特的审美追求,同时也使得他的文章想要表达的意境具有了某种内在的联系.沈从文特别钟情于水的主要原因在于地域文化的熏陶和人生“大书”的陶冶.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文化人都是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特别是文化人中的名人更是不断地从传统知识中汲取养分,沈从文散文中存在浓厚的“水意象”,沈从文先生生活在自己的现代水世界当中,而这“水意象”从《诗经》开始已源远流长,沈从文自然受过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熏陶,那么这“水意象”必然会影响到他散文中对“水”的认识和创新,联系沈从文散文的现代水世界,论述其对古典知识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历来被认为最能体现沈从文的审美理想。本文结合小说《边城》,从小说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环境充满诗情画意的描绘,对传统美德的深情赞美及故事情节的简朴优美等三个方面对沈从文的审美理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人格化的色彩并包含明显的人为禁忌意味。沈从文借用了“虹”的传统文化意蕴,并从虹与自然神、虹与情爱、虹与生命哲学三方面营造了一个美轮美奂的“虹”意象世界,赋予了虹新的审美内涵。作为沈从文作品中一道独特的文学景观,虹既是理想与美的象征,展现了沈从文对自然神性的追寻和对人性本真的褒扬;同时作为思考的契机而引发出沈从文对生命哲学的深入探寻。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善于描写湘西边地特有的民俗风情,山光水色,以构成其理想的人生形式。《边城》即体现了这样一种审美追求,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的风景美、人性美、人情美。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的散文和小说一样, 是他精心营构的艺术世界。水, 是沈从文散文作品中的中心意象; 色彩, 是其情感寄托的一种重要方式; 其散文语言灵动多变, 句式结构别具一格, 透显出一种平淡而厚腴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9.
水崇拜是植根于农业社会生活土壤中的自然宗教。古代先民从水与生命的密切关系中产生了种种水神灵化幻想 ,文化先哲以水为喻阐发宇宙自然之道和人生哲理 ,中国水文化的意蕴异常丰富。独特而丰富的“水乡”人生经历和审美意趣 ,使沈从文对水的精深之义有独到的体悟 ,从而形成了他的人格个性 ,成为他书写人生的重要参照体系。从创作题材 ,到文本隐喻 ,到语言审美 ,沈从文的文学世界贯穿着水的精灵。解读沈从文创作中的水崇拜 ,是深入挖掘其作品深邃文化底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对水有着不一般的情结,并在其作品中处处体现。不仅体现在其作品背景,还体现在作品中人物与水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水更是其作品灵魂之所在,充满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孤独、哀伤的情调。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的湘西系列小说中出现过众多的少女形象,如《萧萧》中的萧萧、《三三》中的三三、《阿黑小史》中的阿黑、《边城》中的翠翠以及《长河》中的夭夭,这些可爱的少女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多彩的湘西少女图谱,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沈从文笔下所描写的那个边远神秘的湘西世界提供了鲜活的可感性。而这些少女在作家的笔下又无一不是天真可爱、纯洁美好的,仿佛都是作家眼中"美"和"爱"的化身。本文意在通过对这些少女形象的分析揭示出沈从文在她们身上所寄托的一种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沈从文人格与创作和水的关系,认为沈从文不仅人格中具有水的特性--柔弱顺从却可以冲击一切比它坚强的东西.而且他的创作多抒写河上、水边的人生,在作品中表达的情感又如涓涓细流般淳厚、绵长.  相似文献   

13.
联大时期沈从文对现代知识分子及与此相关的现代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沈从文对现代知识分子的审视,从一个侧面体现了20世纪40年代他作为思想者的自觉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田园牧歌式的乡土小说在平和冲淡下隐伏着悲剧意蕴。早期作品仅有一种淡淡的哀戚,后来逐渐变得十分鲜明。喜剧成分和悲剧因素相互交织,使悲剧意识得到彰显。普通人的生活悲剧展现不同的悲剧形态,既有社会悲剧,也有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在悲剧艺术的表现上也显示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具有苗族血统的沈从文,在其青少年成长和人格趋于成熟阶段,明显受到湘西苗族生活环境和苗族文化传统的多方影响.当后来的沈从文主动以文学方式反映他的故乡题材、以较理性的思维认知和评介本土文化时,湘西苗族文化作为他关照和反映的一个对象就显得十分自然.于是,沈从文通过自己的文章知识评介和文学作品建构,形成了对湘西苗族文化为主打的一种传播行为,尽管这种传播及其贡献在目的性、体系性、丰富性等方面同沈从文的整个文学世界创造与物质文化史研究成果相比较,显得不是特别突出,但对它作出必要的梳理和评价,就沈从文的研究视角而言,仍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探讨.另外,对民族文化的一大传承前提就是传播,所以,沈从文对苗族文化的传播亦即是对苗族文化传承上的一种贡献,对于这种贡献人们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16.
萧萧是一个被命运随意捉弄的小人物,对自己命运的无法掌握使她以退让、顺应、认命的方式与命运妥协。对自己实际生存状况的茫然无知使她在对自己命运的旁观中,也旁观着他人的命运,正是这种漠然的旁观使相同的命运以代代相传的方式轮回不已。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的文论有两个价值取向,一是强调文学创作要有用于社会,二是强调文学作品要写得美。他的经典观及许多文论作品都反映出了这样的倾向性。这样的价值取向,在当时普遍重视文学的物质之用的社会氛围中,显得非常独特,但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以非凡的笔力构筑了美轮美奂的湘西世界。山川景物、民情风俗、地理物产、历史变迁、社会现状、文化遗存无不神秘奇谲。但其中也隐伏着无限的痛苦和浓浓的悲愁,表达着作者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对生命的关怀,对民族命运的忧虑。这种文本特征的成因主要源自其独特的人生历程、对生命的隐忧及国民性的思考。由此奠定了其作品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的文学对外传播已经走过了近90年的历史征程,域外的沈从文文学传播与研究成果虽然在整体上不如中国,但其作品在域外传播时所引起的影响却不容小觑,特别是在欧美国家;在国内还没有形成对沈从文的系统研究之前,美国学者就已经撰写、出版了重点介绍沈从文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和《沈从文评传》、《沈从文传》等有影响的学术专著,译介成果也卓有成就。因此,就沈从文文学作品在欧美国家的传播与研究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对目前国内的沈从文研究而言很有必要,而且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