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汇储备,是一国对外经济往来流量累积的结果;外汇储备是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运行的结果,而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的变动对外汇储备的规模的变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建立外汇储备与进出口的协整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2.
刘臣 《当代电大》2004,(3):73-79
第一章基础知识 1 经济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经济法是调整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体说来,我国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协调、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市场管理关系和宏观经济调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相似文献   

3.
陈多生 《教师》2013,(5):120-122
房价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对于宏观调控具有重要影响,房地产作为现在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影响着投资和消费,影响着总供给与总需求,从而影响着宏观经济的运行。房地产价格上涨与通货膨胀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梳理南京政权政治运行中的党政、党团、党内三对关系形态,来说明南京政权的核心主体——中国国民党,由于不能有效发挥统治效能,大量流失所辖政治资源,缺乏妥善处理矛盾的能力,迫使三对关系形态迭生障碍,政治运行一片紊乱,南京政权的最终瘫痪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股票价格指数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协整检验结果表明,股票价格指数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具体而言,股票价格指数与企业景气指标、工业增加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利率、货币供给之间是一种负相关关系,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则不确定。  相似文献   

6.
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作为两种教育形态,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一是两者间在内涵、外延、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和运行过程上都存在着诸多的差异;二是两者间在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上又存在联系和交叉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经挤法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和一定的经济协作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经济管理关系分为宏观经济管理关系和微观经济管理关系。宏观经济管理关系是指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关系。微观经济管理关系是指经济组织内部  相似文献   

8.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债运行往往影响货币供给,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国债市场运行过程会对货币供给产生显著影响,但受市场微观结构和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国债运行应有的货币供给效应在我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为增进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国债运行机制,提高宏观经济调控水平。  相似文献   

9.
世界金融危机正影响全球的背景下,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依然对世界和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产生着影响。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主要是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充分就业问题;二是通货问题;三是经济增长问题。理论构建来自5个方面:成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开放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均衡理论。西方宏观经济学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而重大的,其引进中国经历了一个否定批判、部分吸收、有选择地借鉴运用的曲折过程。从市场经济运行的性质上看,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理论,都是对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和规律的科学总结,其目的都在于采取合理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方法和措施去保持整个国民经济总量的基本均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二者调控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与手段越来越趋向一致。经过30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体制实现了"四个根本性的转变":一是由国家直接调控企业和直接配置资源转向主要调控市场,进而影响市场主体行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二是在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方面,由供给调节为主转向需求调节为主;三是在调节需求的方法上,由直接调控市场需求转向通过经济杠杆来调节市场需求的规模;四是由过去主要靠国家计划调控逐步转变成国家计划、金融政策、财政政策三者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新机制。实践有力地证明中国已经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0.
"启动内需"政策的运作存在一些缺陷,如政策的"短视性",政策本身不完善以及缺乏政策运行的微观基础等.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式是:建立以"景气分析"为特征的宏观经济预警系统,建立以"双向管理"为特征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培育宏观经济政策运行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11.
IS-LM-FE模型是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经济内、外部均衡的基本方法。这一方法可以较直观地描述我国实行汇率体制改革以来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进而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综合运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得出有益的结论,对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健 《教学与研究》2005,7(7):11-15
外汇储备是宏观经济运行的结果,是国际收支的综合反映。然而,外汇储备的规模又对宏观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汇储备规模扩张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双刃剑作用愈益显现,即在对宏观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对宏观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因此,需要剖析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的利弊,调整汇率政策,促进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的不可预知因素实在太多了。反映到股市上来,亦因变数太多而使得市场主力瞻前顾后,上落维艰。短中期走势两种可能从较大的形态看,从11月17日至本周末,共41个交易日,运行在一个2100点至1814点的箱体之中。我们要注意的是,在熊市中,"久盘必跌  相似文献   

14.
探讨宏观经济因素对我国并购市场的影响,依据1998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二季度的季度时序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对中国并购数量与宏观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宏观经济因素与并购数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经济增长是并购数量提高的格兰杰原因,并且实际GDP增长、通货膨胀率和股票收益率与并购数量存在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新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评论1979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态势演进过程的基础上,依据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供给总需求的分析和对与开放经济相关的宏观经济动态的结构主义模型的描述,提出了定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原则性意见,认为:经济结构失衡状况是逆周期的,在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结构均衡间并不存在可以为需求管理利用的置换关系;应实施以稳定经济为主要目标的反周期操作需求管理,反对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原则;应通过名义汇率贬值而不是通货紧缩使业已高估的人民币均衡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对工农业发展关系的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 1 0次中共中央全会通过的关于农业问题的专项决议中关于工农业发展关系的论述等方面 ,对中国共产党关于工农业发展关系的认识进行了分析 ,认为全党对工农业发展关系的认识日趋全面而又深刻。由于农业政策是由整个经济发展阶段及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所决定的 ,因而在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历史进程中 ,总体趋势是向工业倾斜 ,当偏斜运行一段时间导致农业难以支撑工业化快速推进和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时 ,只好放慢工业发展速度 ,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进而为工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换言之 ,偏斜运行与纠偏交替发生。  相似文献   

17.
1979—1992年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期,作为改革发轫地的农村进行了多项经济制度变革,形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承包制劳动关系和乡镇企业雇佣劳动关系两种主要的劳动关系形态,劳动关系主体构成、运行方式、矛盾调解等方面均遵循不同的制度框架,劳动关系变化呈现如下特点:劳动关系实现了由行政指令性劳动关系向基于契约的个体自主劳动关系的转变;变革是由农民自发进行的自下而上的经济变革所推动的;对农村劳动关系的调节和对劳动争议的处理逐渐法制化,但又有显著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宏观市场价格模型.讨论了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最突出的几个热点即买方市场、金融风险、就业三大问题.提出了机制型买方市场概念.得出了机制型买方市场的平稳性、灵敏性等性质;分析了货币贬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得出了机制型买方市场的抗金融风险性质:分析了就业增长率与其他宏观经济指标的关系.特别否定了菲利普斯曲线关于通胀率与失业率的替代关系的必然性.从宏观角度提出了如何实现增加就业的经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明晰政府宏观经济支持的作用,提升自由贸易区投资发展,本文对政府宏观经济支持强化自由贸易区投资便利化发展的效应进行分析。根据政府宏观经济对自由贸易的传导模式,分析政府调控对自由贸易区存在的影响,从投资规模和投资产业分布两方面,研究自由贸易区投资现状。依据研究结果,基于政府宏观经济与自由贸易区投资存在的时间关系,检验政府宏观经济与自由贸易区变量的平稳性和均衡性,推断政府宏观经济与自由贸易区投资之间,存在地区结构投资便利化发展效应和行业结构投资便利化发展效应。  相似文献   

20.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中国经济发展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宏观经济具有代表性的四个理论,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财政理论、金融理论和增长与发展理论,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对各理论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但由于我国学者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颇多,且各子部分交叉关联度较高。所以本文以梳理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理论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