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媒体语文教学的内容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学内容繁杂 ,很显然不必每节课、每个知识点等都使用多媒体 ,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筛选 ,以取得经济、高效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 ,语文教学适宜使用多媒体的教学内容主要有 :1、朗读中学教材中有许多名篇适宜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情景结合的多媒体所提供的环境 ,不但有利于学生正确朗读 ,形成语感 ,增进对文章的理解 ,还可有效弥补教师个人朗读才能的不足。例如 ,教学《荷塘月色》 ,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一面欣赏荷塘月色的画面 ,一面听多媒体的朗读 ,效果比教师范读或单纯地听录音朗读好得多。运用多媒体朗读可有效地防止语文课堂中那种…  相似文献   

2.
循循善诱,鼓励探究。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改变以往“讲师”的地位,自觉地扮好“导师”的角色,鼓励学生大胆地探索、质疑,引导他们深入分析、把握课文的精神实质,洞悉深层涵义,从而培养创新能力。作家冰心的《小桔灯》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学生会质疑:小桔灯的光照不了多远,又怎么让“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呢?是否矛盾?这时,老师引导学生把小桔灯与小姑娘联系起来考虑,就会知道,小桔灯其实  相似文献   

3.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些优美的诗句,中学生一般比较熟悉,大都能说出其字面含义。但如果让他们讲为什么“九月初三夜”里“月似弓”,为什么白帝至江陵船行那么快,就不一定人人都能讲出来了。因为从诗句本身不能说明,需要用到地理知识。正确的解释是:农历九月初三的月相是新月,似弓形。仲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非常弱,地面损失的热量多,地面气温降低,近地面空气因为降温而达到过饱状态,空气中多余的水汽析出而凝结成大的露珠。白帝城至江陵之间的长江三峡段,处于我国的地势第二阶梯与…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现代人一生发展的四大支柱。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让学生通过参与和体验从而内化为人格的良性发展,一直是中学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情境教学以“情境”作为理论出发点和实践切人点,从广义来说,“情境”是教学双方所持有的主观心理因素——认知、情境、意志、行为、个性和客观环境因素所构成的情与境的总和;从语文教学之狭义而言,它是以学生的语言生活实际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的优化了的语言学习与语言生活环境。情境教学的核心是“情境”,以“情”为经,将被淡化了的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要素重新确定为语文教学的有机构成,将学生的兴趣、特长、志向、态度、价值观等人的素质的重要方面摆在语文教学应有的位置上:以“境”为纬,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中渗透美感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系。美感渗透是系统的、全方位的,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为三个环节:沉情于文--朗读训练;浸心于境--情境教学;再创美感--综合训练。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多方面的综合结果。分解开来看,听讲、说话、识字、写字、作文、朗读、阅读……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是语文素养的体现:但概括起来,不外听、说、读、写四个内容。听和读主要是吸收。而说和写是输出.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检验。因此,一个人语文素养怎么样,通常都可以从说和写这两方面体现出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善于听的技巧,  相似文献   

8.
甘琼 《河南教育》2004,(6):25-25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包含了各种美,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作为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教学的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进而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9.
现在,许多的教育刊物都在探讨创新,各级各类的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地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研讨活动,不断地推出各种所谓“创新教学优质课”,与此相关的音像制品也不少。这充分说明“创新”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高度的重视。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当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结构和容量等发生显著变化的时候,我们为每堂课制定的教学目标的数量并未发生显著的变化。仍旧包含有提高道德品质、加强思想修养、培养读、写、听、说能力等几个目标。  相似文献   

10.
卢红  卢隆 《江西教育》2005,(7):62-62
创设情境,悟其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注重对旧知识的迁移,同时与新知识渗透比较,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教学的氛围之中。如教北朝民歌《敕勒歌》时,可以播放MTV,让学生欣赏草原题材的歌曲,并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和欣赏乐曲,唤起他们原有的草原印象,从而了解草原概貌,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相似文献   

11.
一、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长期以来语文学科追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科学化、规范化,以教学流程的标准化、教学方法的模式化取代了教学中的艺术创造,相当程度上扼杀了教师教学的个性化、风格化和多元化;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情感历程。课堂上,往往用纯再现型的知识系列训练肢解充满作者生命律动、呼吸和汩汩血流的美文华章,导致了“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被淡化了,美育功能被取消了,  相似文献   

12.
13.
21世纪的语文教育.既要面对未来世界的需要.又要着眼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以及道德情感世界的健康完美。无论语文素质教育被如何重复讨论、发展与完善.我认为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人格、培养学生独立批判的民主意识、发展学生鲜明的个性始终是其重要的目的与内容。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培养在兴趣、气质、情感、禀赋等方面具备独特的个性。拥有属于自己丰富的情感心灵世界和独具魅力的道德精神空间。  相似文献   

14.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语文是喜欢还是讨厌,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学语文,不可能立竿见影,靠的是持之以恒的日积月累,俄国教育家乌中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学习的意图."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更有吸引力呢?我觉得,语文教学要力求四个"度".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我国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出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 电脑 网络:”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现代教育技术,给学校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恰当地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超大容量、资料广泛、声像俱全、画面精美、展示便捷、动感强烈、模拟逼真等优势,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给师生教与学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6.
张明成 《学语文》2005,(4):22-22
据说,俄国著名生物学家弗·奥·格互列夫有一次讲课,有个学生故意捣乱,学起了公鸡的啼叫声,顿时引起课堂的哄乱。他却不动声色地看了一下表说:“我的这只表误时了,没想到现在已凌晨了。不过,同学们请相信我的话,公鸡报晓是低等动物的一种本能。”格互列夫的做法,一箭双雕,既间接批评了该学生,也警示了其他学生。这一做法,就是教学机智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盖金淦 《学语文》2006,(4):50-50
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怎样把语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呢?笔者以为恰当地创设教学情境,是一条最切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也是教研人员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情感的渗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加深我们对作品的领悟和理解。如何在阅读中渗透情感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太值得我们去认真体验了,比如亲情、友情,比如正直、宽容。人生中也有许多东西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体验到的,比如生离或死别。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要以儿童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因此,让“体验”全方位走进语文教学就显得非常必要。一、教学内容上要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的体验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活动又必须高于生活,必须是对生活的提炼和超越。因此,教师要善于从教学内容上选准切入点,激活、丰富并提升学生的体验。1.激活学生已有的体验。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有滋有味的,而在课堂上,这些鲜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