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过高考,看着身边各种成功或失败的例子,颇有感慨,于是我总结了几点,关于心态和时间管理,希望对将要高考的同学们有帮助。1.放下抱怨问问你自己:你经常抱怨作业、抱怨考试、抱怨题目中的陷阱、抱怨自己的粗心、抱怨老师、抱怨高考制度吗?  相似文献   

2.
李青 《教育文汇》2004,(2):29-29
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物质充裕了,生活好了,为什么孩子却不能感受到幸福,体验到快乐?可不是吗,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听到一些孩子抱怨父母太唠叨,老师太严厉,同学太无理,甚至抱怨天气太恶劣……难道生活给他的就是这些抱怨吗?生活中,那些充满美好情感的东西呢?父母的养  相似文献   

3.
幸福在哪里     
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己幸福吗?或许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不如意的地方,有的说自己成绩不理想,有的人说自己的家境不好……可我却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幸福在哪里?幸福来自于爸爸妈妈。我为自己有一位好爸爸和好妈妈而感到幸福。虽然爸爸、妈妈不是什么大富翁,也不是什么知名人物,但我从不抱怨;在学生时代,  相似文献   

4.
“唉,做饭真的不简单啊!”我一边品尝着自己动手做的“佳肴”,一边抱怨着,“真是的,老爸老妈怎么对我这么放心呢?我有那个自理能力吗?”这一切的一切,都要从昨天说起。刚刚回到家,我就看见妈妈一脸严肃地朝我走来。  相似文献   

5.
幼儿教师需要阅读吗?这本是一个无可争议的问题,但不少幼儿教师因精力、能力、财力等原因抱怨哪有时间读书!或者觉得自己可以应付正常工作而也没有必要看书。  相似文献   

6.
我的最爱     
记不清《山东教育》什么时候成了我的精神乐园,但记得清楚的是在这片乐园中寻到“教师文苑”时的震撼,那一篇篇朴实的文章似有魔力,拨动着我的心灵之弦,教我奏出如何为人、为师的旋律。曾经,我常常抱怨,抱怨自己付出的多、收获的少,抱怨工作压力太大,抱怨现在的孩子不听话,不好管。看到有关资料报道教师中有心理障碍的占到53%,我就更坚信自己的抱怨,甚至觉得自己的心理偏激都是正常的。后来,读了“教师文苑”中的《跑校》、《膝盖上的文字》,文中主人公们的乐观豁达深深感染了我,我不禁扪心自问:我还有什么抱怨的呢?论工作和生活条件,我也许…  相似文献   

7.
伯莱克(J·Berlak)认为:"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使用这种能力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努力思考,以职业知识、而不是以习惯、传统或冲动的简单作用为基础的令人信服的行动".具有反思意识的教师能通过自己教育中的案例分析,对自己的教育活动持一种"健康"的怀疑,即有主动的"问题"意识.提出"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我的课能吸引学生吗?我的教学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吗?从而有效地修正自己的教学工作.一般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很少表示怀疑,不是抱怨学生,就是责怪学校等等.  相似文献   

8.
我从小最恨别人叫我“拖油瓶”。那一年我只有6岁,跟着妈妈走进姓章的人家,妈妈一个劲儿地推我:“莎莎,叫爸爸,快,叫爸爸。”我低着头,难道我必须忘了自己的爸爸而叫他爸爸吗?我眼中充满泪水,咬着嘴唇,头垂得更低了。妈妈还在一个劲儿地推我,抱怨着:“莎莎,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我们不是说得好好的吗?”  相似文献   

9.
曾经听到有的老师抱怨: “现在的孩子真不好教育, 我为他们操碎了心,爱他们胜过爱自己,可是他们就是不领情,真让人伤心。”的确,这是做老师经常会遇到的情况,但不知在伤心之余,老师们是否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我真的爱我的学生吗? 也许有的老师会说,这不是多此一问吗?哪个老师不  相似文献   

10.
敏锐的眼光     
胡守文 《师道》2005,(4):40-40
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在抱怨自己机会太少,时运不佳,因而与成功无缘。也不时地看到有人在一味地祈求和等待,祈求时来运转,等待机遇幸临。那么,机遇真是一种稀有之物吗?机遇就那么可遇而不可得吗?在求解这些问题之前.不妨先品读两则故事。  相似文献   

11.
<正>有人常常抱怨,说自己怎么怎么不受重视,别人都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我不禁反问:"你真的有价值吗?"或者可以说,你的价值真有自己想象的那样大吗?如果真有价值,便不会被忽视。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应邀给大家作一次讲座。讲座开始时,心理学家首先  相似文献   

12.
本月成人宣言心灵洗礼1:你能同身边的同学和睦相处,一起共事吗?【经典之言】为了能同所有的男男女女和睦相处,我们必须允许每一个人保持其个性。——[德国]叔本华名人经历:包容产生凝聚力我在电影制片厂工作了十八年,先是当编剧,后来当导演。就工作性质而言,编剧与导演都是文艺创作,但编剧更多的是“个体作战”,而导演则是“兵团作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充满个性、注重自我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很难接受其它在自己看来不同的事物或观念。为什么有的同学总是会经常打电话给我们抱怨自己的同学,抱怨自己的师长呢?那是因为,…  相似文献   

13.
记不清什么时候,《山东教育》成了我的精神乐园,我特别清楚地记得乐园中的“雕塑心灵”栏目。那一篇篇充满真情的文章,深深触动着我的内心世界,教我如何为人之师,教我如何与孩子一起成长,教我如何塑造自己的心灵。曾几何时,我常常抱怨自己付出的多,收获的少,常常抱怨自己的工作无聊,常常抱怨家长怎么一点不领教师的好心,抱怨孩子们怎么那么烦人,那么不听话。后来,我读了“雕塑心灵”中《一个班主任的日记》,作者的做法、想法深深地感染了我。我不禁扪心自问:“同是班主任,我怎么不会这么做?”别人能用自己的智慧创造自己的天空,用自己的心灵…  相似文献   

14.
在每次的语文考试之后,总会听到许多的学生在抱怨:我的作文好像离题了,这次的作文题目好难写呀!我在做阅读题时花了太多的时间,导致时间不够,作文我才用十五分钟的时间!我题目没看清楚,写了一半才知道自己已经离题了,我该怎么办?我的作文水平太差了,每次都是栽在作文上,作文真的这么难吗,我现在努力还来得及吗?……  相似文献   

15.
章乐 《生活教育》2008,(12):63-63
"现在条件好了.为什么我(班)的孩子却不珍惜学习的机会?为什么我(班)的孩子一点学习兴趣也没有?为什么我(班)的孩子就是贪玩,从来不自觉?我们的家长、老师经常这样抱怨。在抱怨之余.很多家长和老师又会用自己小时候珍惜学习机会、有学习的兴趣.自觉学习的经历来教育自己  相似文献   

16.
常听到有人说,某某虽很熟悉,但彼此却像陌生人一样;也常听到身边的人抱怨,别人不了解他;就说我自己吧,不是也抱怨过父母不懂我的心吗?  相似文献   

17.
同自己对话     
我:“好久没有和你进行交谈,你是否已经抱怨?生活过得是否悠闲?”自己:“没有时间抱怨,没有时间悠闲。最近比较烦,身心常感到疲惫不堪。”我:“为什么会感到疲惫不堪?”自己:“各科作业堆得像小山一般;学习繁忙,书本成了我忠实的伙伴;讨厌  相似文献   

18.
刚工作时 ,老教师们常叮嘱 :新教师开始要在备课、上课多下功夫 ,教上一、两轮以后 ,就会越来越简单、轻松的。渐渐地 ,教学确实变得简单起来 ,但是毫无新鲜感的教学方式让我觉得并不轻松。因为我发现 ,尽管自己的教学经验日益丰富 ,可以把知识重点和难点诠释的很清楚 ,可学生并没有随着老师的重复强调而减少犯错。在我抱怨学生一级不如一级时 ,我也常常反思 ,难道真是学生的原因吗 ?我的教学有没有问题 ?我开始有意识地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法 ,寻找问题的答案。一次在课堂上偶然的成功使我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那天 ,我讲到《惯性现象》…  相似文献   

19.
抱怨的人不见得不善良,但常常不受欢迎。抱怨的人以为自己经历了世上最大的困难,他忘记了听他抱怨的人也同样经历过这些,但感受不同。抱怨什么呢?像烟头烫破一个气球一样,让别人和自己泄气。天下有好几样无价值的行为。譬如,在沙漠里推销一只船,收藏鱼刺,再就是抱怨。宽容地说,抱怨属人之常情。“居长安,大不易”,难道不许别人说一说苦闷吗?然而,抱怨之不可取在于:你抱怨,等于你往自己的鞋子里倒水,使行路更难。困难是一回事,抱怨是另一回事。抱怨的人认为自己是强者,只是社会太不公平。如同说,全世界的人合伙破坏他的成功。这就可能把事情…  相似文献   

20.
我一向很少羡慕别人,抱怨自己。在对命运的认识、把握和承担上,谁也帮不了谁,羡慕和抱怨也都没有什么意义。我一直这么认为。我常常对别人坦然承认我的顺利,但这并不是说我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为什么大多数人年过不惑却还可以承欢膝下,而我却豆蔻年华中失去了双亲?为什么别人一毕业就有舒适的工作单位水到渠成地等着他们,而我却要像蜗牛一样背着重重的壳一步步艰难爬行?为什么别人还没结婚就有豪华洋房空等伊人,而我结婚数载却还在偿还房债?也曾在无星无月的暗夜里含着泪对自己喊:不公平不公平不公平!多年以后的今天,我终于明白:这些不公平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