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媒时代,如何做到让重大时政报道在地方媒体精彩“落地”?作为市州级媒体的恩施日报,就重大时政新闻创新报道视角,紧扣时代主题、唱响主旋律,抓住重要节点、突出新看点,全媒矩阵传播、拓宽传播力,让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政治活动等时政报道精彩“落地”。一、紧扣时代主题,唱响重大时政报道主旋律在党媒的新闻宣传报道中,重大时政新闻担负着报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重要使命。如何在日益复杂变化的社会发展环境里和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发挥主流媒体的报道优势,弘扬主旋律,报道好重要时政新闻?  相似文献   

2.
时政新闻是主流媒体的重要报道内容,也是媒体获得公信力与影响力的重要来源.3月30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国内部和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和电视与新闻学院共同承办的首届“中国时攻报道高峰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社、中国青年报、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搜狐网等十大媒体参与论坛研讨.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廖祥忠、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王冬梅在论坛上致辞,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高晓虹教授、文科科研处副处长曾祥敏教授分别主持了上下午的主题研讨.论坛以2012年“两会”报道为基础,汇集各大媒体时政新闻报道的实战经验,直面中国时政新闻报道的局限,研讨如何把握时政报道的规律,拓展中国时政报道的空间,转变时政报道的作风与文风,提高时政报道的亲和力、影响力,以更深入、更丰满、更有内涵的时政报道,服务于社会发展进步的大局,满足受众对时政报道的需求期待.  相似文献   

3.
杨波 《新闻窗》2012,(3):42-42
时政新闻在媒体宣传中处于重要的位置,众所周知,时政新闻包括主要领导的重要活动和重要会议、重大决策、重大事件,以及一些政治宣传性强的“主题报道”与“典型报道”,担负着宣传党的政策、传播党的决策、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作用,直接决定着舆论引导能力。可以说,在舆论导向上,时政新闻是第一导向;在媒体宣传中,时政新闻处于第一位置;在政策宣传上,时政新闻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在内容传播上,时政新闻代表着高端权威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李耀华 《视听界》2005,(6):50-51
长久以来,电视时政报道容易给人造成文山会海、人头画面、长串名单、套话累牍等印象。与纸媒相比,电视时政报道由于相对缺少故事情节和抓人的视听因素,叙述偏于概念化和抽象化,其传播具有一定的不利因素。因此,对于电视时政报道来说,为了更好地发挥舆论宣传的功能,增强新闻传播效果,就要不断增强“亲民意识”,尊重受众、了解受众、服务受众,根据电视媒体特点扬长避短,在时政报道方面求取新的突破。近年来,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栏目《江苏新时空》在时政报道的创新与改革方面,作出了新的探索。一、增强亲民意识,创新会议报道会议报道是时政…  相似文献   

5.
时政新闻是党与政府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是电视新闻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的喉舌,对于服务政务、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有着唯一性作用。随着新闻业务受众中心论这一观念的确立,电视媒体开始将时政新闻的落脚点从宣传向受众需求转变,不少媒体尝试从经济视角进行时政新闻的挖掘与报道。本文将对时政新闻经济视角的定义进行概述,并总结客观事实,阐明进行电视时政新闻经济视角报道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李明 《青年记者》2012,(18):17-18
时政报道的改革一直是党报改革的瓶颈和难点.近年来,一些思想开明的政治人物更加认识到时政新闻改革的必要,希望通过时政报道的改革,树立新型形象,拉近党和政府与百姓的距离.再加上公众的迫切需求、媒体自身长期不懈的努力,时政报道正走进一个前所未有的“急骤变革时代”.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窗口的广东媒体,无疑是这场变革的先行者和探索者.  相似文献   

7.
吴林红 《青年记者》2016,(23):67-68
时政报道是关于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重头戏”,时政报道对国计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长期以来,在我国很多媒体上,时政报道都是“党八股”的“重灾区”,都是媒体难以啃下的“硬骨头”.李良荣教授指出,“与国外媒体相比,我国新闻报道最落后的一块就是时政报道”.①新形势下时政报道如何突破,是事关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时政报道的现状和走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伊莎 《青年记者》2007,(14):32-33
时政报道无疑是各种新闻题材中的“王者”,是新闻皇冠上的“明珠”,有业界人士预言这是中国新闻界最后一块蛋糕。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起,《南风窗))和《中国新闻周刊》大约在1999年末率先明确地打出了时政牌,随后许多市场化新闻周报、杂志都开始在靠前的版面设“时政”板块,以“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南风窗》、“凤凰周刊》为代表的媒体走在这个潮头的前列。  相似文献   

9.
卫小林 《现代传播》2003,(6):110-111
一、电视传播的优势在时政新闻中的劣势表现电视的传播优点已有无数论述 ,然而 ,“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恰恰由于电视传播特性的凸显 ,反而使电视时政报道的一些优势成了劣势 :1 电视音像传播的特点使时政报道的理性传播难度相对较大电视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 ,以可视可闻的、具体的、现在的、进行式的报道见长。而由于电视的优势偏于传播感性认识 ,对于时政报道这类偏于概念的、无形的、抽象的、静态的、非事件性的事实的传播 ,电视媒体与纸介媒体相比显然见短。2 电视新闻的集中反映律使时政报道时长受制约一天只有 2 4小时 ,一个…  相似文献   

10.
卢文炤 《青年记者》2009,(20):27-27
新中国甲子华诞,国庆报道自然被归入重大战役性报道之列。回顾各类媒体的国庆报道,创意点不少。在这次国庆报道的媒体“方阵”中,有两个“方阵”尤其值得注意,一个是网络媒体,一个是时政类周报期刊,这两个“方阵”比电视和综合性日报的表现更出色。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媒体融合改革的不断深化,县级融媒体中心如何依托区位优势,创作出沾着“泥土气”和冒着“热乎气”的重大主题报道,是目前众多县级融媒体中心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基层媒体由于各方因素限制,面对重大主题报道时往往力不从心,甚至“离题太远”。县级融媒体中心承担着“最后一公里”的宣传使命,也是讲好基层故事,宣传重大主题报道的主要阵地。发挥好基层优势,可以创作出更多接地气、含温度、有高度的新闻作品。“新春走基层”,谋划谱新篇。近年来,江西分宜县融媒体中心通过“新春走基层”这个有效载体,在做好重大主题报道过程中,通过深耕基层、真情记录,创作出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相似文献   

12.
重大时政报道是一块试金石,也是一块磨刀石.而每年的全国两会会场是一年中重大时政新闻的最大集散地,是众多媒体拼抢主流新闻的主战场,是媒体影响力提升的大平台,因此也是兵家必争之地.齐鲁晚报高度重视全国两会报道,不仅仅在于锻炼队伍,展示自我,更重要的是在报道中提升报纸对主流价值的萃取能力、表达能力,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进而提升对主流人群的影响能力,增强对主流舆论的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3.
陈婕 《新闻实践》2013,(7):47-49
对于主流媒体来说,时政新闻是新闻栏目的“主菜”.随着电视新闻的不断变革,时政新闻的总体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但仍有许多值得探讨和改进之处.时政新闻程序化、严肃化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电视传播率和受众到达率.本文认为,要从根本上推进时政新闻改革,提高时政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需要从“细节”上寻找突破口,并将这一理念运用于时政新闻的多种报道方式中,以此来实现视听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电视时政报道不可避免地要进行转型。本文论述了融媒体时代电视时政报道转型的必要性,以及融媒体时代电视时政报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电视时政报道转型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媒体融合语境下,技术的不断创新变革,使得新闻的可视化报道逐渐成为常态,并呈现出丰富多元的态势,尤其是在全国“两会”等重大时政新闻报道中表现更为明显.时政新闻报道是我们日常报道中的热点和焦点,但往往也是难点.如何让时政报道在解读国家大政方针、重要议题时,通俗、易懂、接地气,这是长久以来主流新闻界期待突破的问题.而当可视化触碰时政报道,全国“两会”报道便别开生面.为此,文章选取了人民网等七家媒体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的可视化报道产品作为研究样本,着重分析了其可视化产品的话题分布、话语特征、表现形态等特点,以探究当下时政新闻可视化报道的创新路径和提升空间,为时政新闻融合报道的进一步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不断加强和改进重大时政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坚守舆论阵地、提升传播力的现实需求。本文试图结合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在重大时政主题报道方面的探索,研究探讨互联网语境下重大时政主题报道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7.
时政新闻是个富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时政新闻存在诸多问题,如报道形式程序化、没有同期声、采访报道语言书面化等.时政新闻重点要改进创新典型报道、时事政务报道、发展成就报道、重大主题报道和政策解读报道.  相似文献   

18.
张坤 《新闻传播》2016,(4):80-80
提高电视时政报道的可视性,关键要增强时政报道的新闻性。新闻性就是把握真实、及时和故事等属性,从背景和细节中挖掘时政报道的新闻内核。从一定意义上讲,实现电视时政报道新闻性是改文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倪孔法 《新闻窗》2014,(6):76-76
一、采用连线报道时政新闻的优越性 (一)连线报道凸显广播的快捷优势 时政新闻,报道的大多是党和政府的会议以及县领导的活动。在人们印象中,时政新闻庄重、规范,特点是求"稳"而不求"快"。当今,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流动疾速,平面、广播、电视、网站、新媒体等媒体争芳斗妍,在确保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广播时政新闻也要在"快"上下工夫,以最快的速度将信息传递给听众,时政报道的新闻价值和传播效果才不会打折扣。  相似文献   

20.
吕冰 《青年记者》2010,(2):52-53
对全国性时政话题独立采写报道,对《南方都市报》等地方媒体来说已渐渐成为一种常态。有效处理高端时政新闻“重大性”和都市报“贴近性”的关系,结合自身实际,强化高端时政新闻报道有助于提升都市类报纸的品质,有助于提高报纸在读者心目中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