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课程改革给我们的直接感受更多的是课程结构、内容、评价和管理的革新。但是从深层意义上说.新一轮课程改革就是当前学校文化的重建。一方面,课程改革对学校文化提出挑战.为学校文化重建提供契机.课程改革本身也是学校文化重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另一方面.文化是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一,是课程政策和课程制度形成的“土壤”。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关键是看校园文化能否为新课程提供适宜的生成环境。  相似文献   

2.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综合竞争力的表现.在新课程逐步实施背景下,能否建设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已成为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如何建设新课程背景下的校园文化,本文就此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2006年秋季开学后,天津市的高一年级全面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实验。我们深切感到:新课程非常必要,意义重大,然而实施起来并非易事;要真正实施新课程,仅做到师资培训、课表编排、选课走班、学分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一个校园文化重建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然而传统的课堂文化却不能为这种理念的健康成长提供"土壤",长此以往课堂教学改革必将走向形式化,最终无功而返,因而课堂文化的重建是势在必行的,教师应把工作中的重点放在重建课堂文化上,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校园文化的整合与重建成功与否是合并高校能否从根本上实现实质融合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校园文化的整合与重建也应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建先进文化为己任,在高层次水平上建设,与一流大学相适应,高举"科学与人文交融"的大旗,秉承科学与民主的大学传统,在建设中催生出具有时代特征、创新精神的新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6.
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历经多年历史积淀而展现出的精神风貌,是高校建设的重中之重。班级作为高校管理的基本单位,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现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新时期下传统的班级管理思路越来越难适应高校文化建设的步伐。本文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提出了关于班级重建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课程改革与课堂文化重建是一种共生共在的互动关系。课堂文化重建的价值诉求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最大发展,使课堂呈现出一种生活常态,充满生命的涌动与智慧的探险。课堂文化重建的实践形态为对话、合作、探究。课堂文化的重建依赖于教师教学观念、课堂评价制度、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师生关系的优化。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需求在新课程改革后发生了较大变化,建立在教师需求基础上的教师激励机制也应随之重新构建。由提高福利在教师经济性收入中的比例、充分挖掘非经济性薪酬的激励作用和在激励的过程中注重公平三方面构成的一揽子激励方法,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重建教师激励机制的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当前学校在教学管理制度重建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重建教学管理制度的认识滞后,重视不够,工作被动;重视教学管理制度内容的重建而忽略对管理机制的规划和探讨;被动等待和“拿来主义”,使重建工作脱离实际需要等。有的学校要么照搬别的学校的相关制度,要么硬套上级文件,结果造成重建的制度不是针对本校在实施新课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在学校教育中确立新型师生关系,构造融洽、和谐的学生氛围,倡导建立一种平等合作、互助的师生关系。我们课题组经过一年多的探讨、研究和实践,认为新课程背景下师生关系重建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一所学校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学校文化是制约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系统的课程改革就是学校文化的变革,新的基础教育改革蕴涵全新的学校文化要素。作者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对一所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小学进行了课程改革和学校文化关系的个案研究,结果表明:作为文化变革的课程改革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课程的实施需要引起学校文化的自觉与重建的努力;优秀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校长是优秀文化的塑造者。  相似文献   

12.
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是学校整体发展的一次重新定位和自我设计,最终重塑学校形象,形成学校文化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学校文化制约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促成学校文化的创生。鉴于课程变革中学校文化的主体性、多元性、合作性及开放性等品性的缺失,校本课程开发应秉承"校本"理念,凸显师生主体参与,重建学校文化主体性;整合多样态文化,实现学校文化多元共生;构建"参与文化共同体",重建学校合作探究文化。  相似文献   

13.
数学素质是每一位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进入21世纪以来,已引发世界范围内的数学课程改革,正是基于这种背景我国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诞生了。改革创新是《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理念的基石,在新形势下教师要转换角色,正确解读新课标,要突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要对课程评价体系做新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是学校整体发展的一次重新定位和自我设计,最终重塑学校形象,形成学校文化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学校文化制约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促成学校文化的创生。鉴于课程变革中学校文化的主体性、多元性、合作性及开放性等品性的缺失,校本课程开发应秉承“校本”理念,凸显师生主体参与,重建学校文化主体性;整合多样态文化,实现学校文化多元共生:构建“参与文化共同体”,重建学校合作探究文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界一直提倡文化意识和文化教学.但大量事实说明,文化教学还处于无序状态,对文化因素的导入缺乏自觉性、计划性和系统性.在英语学习中对目的语文化了解掌握得越充分扎实,越有利于把握英语语言技能,提高语言交际能力.这篇文章阐述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强调外语教学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并进行四会技能训练,更应该把这种学习与训练放在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中进行,最终使学生具有语用能力.并提出在文化教学中应采取的策略来培养学生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学校文化重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文化中的落后因素制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进。这些落后因素主要表现在:应试教育使教育目标异化、学校文化管理的专制色彩、教师文化的保守性与封闭性、学校文化多元性、合作性与开放性的缺失等。必须重建理想的校园文化,包括先进的学校文化、激励创新的学校文化、民主平等的学校文化、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文化、个性化的学校文化、共同发展的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17.
高中新课标的颁布,为等级性考试的设计奠定了重要基础。学科核心素养是等级性考试能力目标设计的根本出发点。高中新课标的学业质量标准是等级性考试能力目标具体要求设计的重要依据,并需要尝试新题型予以落实。高中新课标的内容标准是等级性考试试题编制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新高中课程标准下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制定教学目标关系到数学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选择、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合、教学媒体的运用、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关系到高中数学课程目标的落实,起到指导教师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作用.设计数学教学目标应注意以下几点:全面性,具体性,难易应适度,重点应突出学习,结果便于检测.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各学科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是各学科核心素养的表述特点和分布概况;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2017年版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外延描述,对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三个方面的整合。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视野下的学校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改革在本质上是文化的变革,改革的深化需要进行文化方面的思考,新课程改革文化与当前的学校文化间存在的冲突,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学校的内涵与特色发展.明晰学校文化内涵,理解学校文化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把握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文化的意义,探究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对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学校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学校文化建设应明确基本理念;重视不同文化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影响;充分发挥校长、教师、学生、课堂学习研究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主体、动力和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