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生产性能贵妇鸡每只母鸡年产蛋180~230枚,种蛋受精率85%~90%,孵化率约90%,90日龄体重可达1.25公斤,耗料约35公斤,种鸡165日龄左右便可产蛋,孵化期21天。二、孵化 1.控温保持环境温度在24~26℃。蛋面温度1~19  相似文献   

2.
产蛋高峰期在母鸡的日粮中添加生物E蛋白,日产蛋重、产蛋率均有上升,与对照组相比,日产蛋重差异显著(PO.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破蛋率、软蛋率、畸形蛋率都所有下降,且差异显著(PO.05)。蛋白、蛋黄重均有上升,蛋黄的增重差异显著(PO.05)。  相似文献   

3.
阮永安 《科技风》2013,(13):260
要饲养出一批品质优良的蛋鸡应该从雏鸡饲养就开始抓起,从雏鸡到育成鸡再到产蛋鸡,每一个环节的饲养方法都要有科学。相对广大养殖户来说,蛋鸡的产蛋数量的多少,与养殖效益有直接关系。由此可知,产蛋期的整个水平与产蛋初期的管理关系。为了使鸡群的总体性能加强,使产蛋数量增加,要注意预产期(产蛋初期)的管理,这也就是养鸡生产中关键控制点。  相似文献   

4.
侯治平 《内江科技》1998,19(5):41-41
冬春气温低,蛋鸭产蛋率低,冬春季科学饲养蛋鸭,稳定产蛋,其产蛋率仍保持80%以上,提高了养鸭的经济效益,方法是: 一、修整好鸭棚舍。在进入冬季之前,即立冬前后,对鸭舍进行一次检查修整,做到并闭门窗后能防寒保暖,打开门窗又通风换气,棚舍地面不潮湿,保暖性好,空气流通,光线充足;门窗要挂草帘保温,每个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对北京白鸡Ⅲ系进行AKP同工酶型电泳分离,并探讨选择产蛋量对AKP同工酶型等位基因频率的影响。比较了不同酶型间生产性状的差异。试验组为北京白鸡Ⅲ系七世代选择群(选择产蛋量),对照组为京白Ⅲ系基础群,两组各取种蛋600枚,同时入孵,试验组出母雏250只,对照组出母雏212只。两组鸡混合饲养,自由采食饮水。6周龄时由翼下静脉采血2 ml。取其血清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测定AKP同工酶型。记录300日龄产蛋量,测定300日龄蛋重、总蛋重及日产蛋率。试验组电泳分析141个样本,其中F型个体115只,占81.56%;S型个体26只,占18.44%。对照组电泳分析83个样本,F型个体47只。占56.63%;S型个体36只,占  相似文献   

6.
陈钦 《内江科技》2002,(2):39-39
一般每对产蛋亲鸽年繁殖5—7对乳鸽,除8-10月换羽少产蛋外,周年四季都可产蛋育雏。以每次交配产蛋孵化、育雏出巢为一个繁殖周期。一个周期50天左右,电有少量繁殖性能好的鸽,可缩短到40天左右一抱。繁殖效果好坏,与亲鸽品种、年龄、体质与繁殖时间、气温、笼舍、饲养等原因相关。现将有关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产蛋高峰期在母鸡的日粮中添加生物E蛋白,日产蛋重、产蛋率均有上升,与对照组相比。日产蛋重差异显著(P〈0.05)。产蛋率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破蛋率、软蛋率、畸形蛋率都所有下降,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蛋壳厚度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蛋白、蛋黄重均有上升,蛋黄的增重差异显著(P〈0.05),蛋白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乳酸处理麦麸对蛋鸡生产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 1 44只黄金褐 2 5周龄蛋鸡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日粮中添加未经乳酸处理的麦麸 ,试验1组、试验 2组和试验 3组日粮中分别添加乳酸处理麦麸 3%、7%和 1 0 %。饲养试验结果表明 :各试验组和对照组在采食量和蛋重方面差异不显著 ( P>0 .0 5 )。试验 1组和试验 2组在破蛋率、死淘率、料蛋比方面都比对照组低 ,但产蛋率差异不显著 ( P>0 .0 5 ) ;试验 3组与对照组、试验 1组、2组在料蛋比、破蛋率和产蛋率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 P<0 .0 5 )。代谢试验结果表明 :粗蛋白质和钙磷代谢率随着乳酸处理麦麸在日粮中的添加比例增高 ,呈明显下降趋势 ;而粗脂肪、粗纤维代谢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鹅饲养技术     
提高种鹅产蛋率的方法 一、科学配料。种鹅的饲料要多种多样,科学配料,在产蛋中后期,要注意饲料的营养,日粮以谷物和粮食为主,大米60%、大小麦30%、矿物质6%,维生素、生长素、微量元素等4%。每天精料喂量不少于150—200克,优质青料不少于400—600克,糠麸、红苕作种鹅添加料饲喂。 二、合理喂养。种鹅在产蛋期间喂料一定要定量,不能时多时少,每天要喂2次精料,每次不少于100克,有条件的在晚上还要加喂一次夜料。青料不能断,也不能少,缺少青料就会停止产蛋。青料让鹅自由采食不限量。 三、公母比例适当。公母鹅的比例以1:6为好,有利于  相似文献   

10.
要想饲养出一批品质优良的蛋鸡。在整个产蛋周期要有一个适当的光照制度,确保产蛋鸡对光照的需要,以提高经济效益做好全面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一)供足蛋白质。鸡每产一个 蛋约需蛋白质12-15克,在产蛋 率达90%时必须喂给蛋白质19%  相似文献   

12.
养鸡巧用糖     
1控制性别在公鸡的饲料中添加10%葡萄糖,饲喂10天左右,定时让其与母鸡交配,所产的种蛋,孵出的雄雏多,约占61%左右;反之在母鸡饲料中添加10%葡萄糖,饲喂10天,用其所产的种蛋孵化,雌雏较多,约占65%左右。2有利育雏雏鸡出壳头一天,饲喂5-8%的蔗糖溶液,可延缓蛋黄囊内蛋黄的吸收速度,延长蛋黄及进食营养物质共同供应时间,对雏鸡早期生长有利。3提高成活率据统计,l周龄的雏鸡,其死亡率常常高于其它阶段饲养的鸡。究其原因,主要是与长征运输,不及时饮水开食所造成的饥饿及脱水有关。因此,雏鸡经过长途运输,进入富雏舍后…  相似文献   

13.
选择适宜的育雏时机,是养好鸡(禽)的首要条件,育雏季节与雏鸡成活率及成年后的生产性能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鸡业在广大农村的蓬勃兴起,我国畜牧科研人员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养鸡户的跟踪调查证明:在同等饲养条件下,由于育雏时机的不同,鸡的生长质量和生产性能有着明显的差异;由于产蛋时间及产蛋高峰期的不同,其养殖经济效益差率可达20%~40%,有的甚至高达50%以上。因此,专家建议:无论从生物学角度还是从商品  相似文献   

14.
珍珠鸡原产非洲。又称几内亚鸡,1985年北京市畜牧局从法国引进试养成功,并开始向全国推广。珍珠鸡身体近椭圆形,骨骼纤细、头颈细小、肉质细嫩,各项生产性能好。种母鸡28周龄开产,35周龄达到产蛋高峰,一个产蛋周期可产蛋170枚;商品肉鸡12~13周龄活重1.5~1.75千克,全程成活率97%,料肉比2.7~2.8。它适应性、抗病性强,对设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南方户养母猪50头以内,年出栏1000头以内的养猪专业户和饲养100头母猪,年出栏2000头左右的小型猪场要占相当大的比重。他们对公猪去势的日龄和技术认识存在着误区,认为猪大一点经得起手术创伤的打击,去势的日龄一拖再拖,拖到保育阶段去势,甚至个别的拖到育肥阶段才去势,不懂得性成熟后的雄性激素所产生异味对猪肉品质的影响,结果造成一批体重达100—150公斤要出栏时而尚未去势的公猪没有人要。场主这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只好以亏损价格,转让给另一老板。  相似文献   

16.
山鸡也称野鸡、雉鸡,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在销路有保证的条件下,饲养山鸡会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一、孵化。山鸡所产种蛋,应随产随孵。蛋少时,可利用家鸡代孵,蛋多时可人工孵化山鸡的孵化期为24天。孵化后1—20天内温度应控制在37—37.5℃,相对湿度65—70%,21—24天出雏  相似文献   

17.
藏鸡属于高原放养鸡种,体型较小、体重较轻,地区性差异不大,只是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在体格大小、羽色上存在小的差异。而生长发育、产肉性能是家禽的一个重要特征,对肉用家禽早期体重始终是育种最主要的目标,而对蛋用家禽和种禽,体重是衡量生长发育程度及群体均匀的重要的指标。通过本次对选育藏鸡一代的生长发育及产肉性能研究测定结果表明:藏鸡选育一代的体重、体长指标均高于一九八三年体尺、体重测定的结果。通过对藏鸡的屠宰测定发现藏鸡的胴体质量较好;对藏鸡的腹脂率测定母鸡的腹脂率为4.9%,进一步表明了藏鸡良好的生产特性和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8.
1.盲目引种只图价格便宜而忽视雏鸡质量,或单纯追求时髦,不考虑本地区的自然状况和自己的饲养条件,盲目追求新品种和多个品种。有的将肉鸡与蛋鸡同饲,有的将不同批次的鸡共养,有的甚至从疫区选购雏鸡,不仅给饲养管理带来困难,而且为病菌的交叉感染和诱发代谢性疾病创造了条件。 2.过早催产蛋鸡不到开产日龄就人为地进行催产。由于鸡体尚未完全成熟,极易形成早衰,导致产蛋率  相似文献   

19.
美国绿头野鸭具有肉质细嫩,鲜美可口,其瘦肉率多,含脂肪少,是高级的滋补食品和野味佳肴,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美国绿头野鸭生长速度快,10周龄平均体重可达1.2公斤上下,23~24周龄时开始产蛋,每年产蛋150枚左右。若开展大群圈养,料肉比在3:1  相似文献   

20.
有关报道指出,将喷洒尿素的桑叶给家蚕添食,能提高蚕茧产量和出丝率。以五龄期每天添食1—2次,添食量折当次干桑量的0.5—1%为好。然而增产幅度大部分为5%左右,很少超过10%,而且效果不稳定。本试验借助于~(15)N-示踪技术,用富集~(15)N标记的尿素追踪尿素氮在蚕体内吸收、转移、分配和转化,以探讨尿素添食的效果,并查明其机理。试验于1982—1984年在华家池浙农大蚕桑系养蚕实验室和养蚕室进行。供试品种春蚕为东肥×华合,秋蚕为浙农1号×杭花。1982年春蚕分四龄期,五龄期不同次数处理(分别为四龄6次、四龄6次 五龄8次、五龄8次和五龄16次),82年秋蚕和83、84年均在五龄期每天添食1次(共6—7次)。按当次给桑量(折干重)的0.5%的~(15)N—尿素(33.75~(15)N原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