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川陕革命老区是全国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卫生健康制度、增进老区人民健康福祉对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聚焦川陕革命老区卫生健康制度变迁过程,以历史发展脉络划分萌芽、复兴、鼎新、提质四个阶段,将变迁特征提炼归纳为卫生事业性质“波动式”调整、医疗保险制度“渐进式”变革和有序就医格局“分层化”转型,存在医疗卫生服务效率偏低、卫生人力资源供需失衡、政府卫生支出总量不足三大困境,提出围绕组织、市场、工具层面构建卫生健康治理平衡圈的对策建议,为健全川陕革命老区医疗卫生制度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红军精神是川陕革命老区的宝贵财富.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川陕革命老区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课题.毫无疑问的是,思想文化建设将置于其发展整体战略的核心地位,而红军精神也必将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成为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国家通过的《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为川陕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和资源整合带来了新的契机。如何提升川陕革命老区经济发展质量,促进川陕革命老区协同发展是川陕革命老区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利用泰尔系数和基尼系数,从川陕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差异入手,对川陕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从空间和行业两个维度发现了影响川陕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并为川陕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川陕革命根据地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占有重要地位,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文教事业更是促成川陕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巩固的强有力支撑.文章通过探讨、分析川陕革命根据地文教事业的政策、方针、宗旨等问题,旨在阐明川陕革命根据地文教事业的特点、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在川北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这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苏区。为发展经济、稳定金融、保障供给.川陕苏维埃政府先后发行“铜币券”、“银币券”(含布币纸币).其中以布币为大宗.这是在特殊条件下所出现的特殊现象。但它对红军的壮大和苏维埃政权的运转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障.对苏区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川陕苏区始终重视苏维埃政权的阶级成分问题,并作为政权建设和改造的基本方向。川陕苏区还通过调整党与苏维埃的关系,加强党对苏维埃的正确领导。川陕苏区的土地革命,继承了鄂豫皖苏区的成功经验,及时吸收中央苏区查田运动的精神,政策相对成熟。反富农斗争成为川陕苏区贯彻革命的阶级路线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7.
作为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老区具备全国革命老区的综合特征和典型现状。本文以川陕革命老区为调研对象,从校地协同的意义、政策需要、客观要求三个层面分析了校地协同发展对深化乡村振兴战略的作用;从校地对接情况、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三个方面递进研究了校地协同推进乡村振兴的现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理念系统、基本原则、破解重点的梳理,研究了校地协同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路径;最后基于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对外交流合作等基本功能,从准度、锐度、深度、精度、广度五个维度探索创新出校地协同推进乡村振兴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8.
代维  朱姣姣 《安康学院学报》2013,25(2):106-108,116
社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地位。川陕革命根据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革命斗争实际情况,通过组建健全的教育管理机构以及开展识字教育、设置俱乐部等措施,在根据地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社会教育运动。这一系列历史举措的施行,既改善了根据地民众受教育状况,提升了文化素养,又增强了其革命积极性,基本达到了苏区政府发展社会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川陕革命根据地曾经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多年来,学界一直把它视作研究中国近现代革命的重要课题加以关注,也把它视作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者的研究有很多成果,文章主要从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及历史地位、经济建设和发展、政治建设、军事建设及其他一些方面等入手,对多年来涉及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研究成果加以综述,以期有助于展现多年来该课题研究的总体状况。  相似文献   

10.
川陕苏区继承鄂豫皖苏区财政工作的成功经验,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主要来源的财政建设方向,通过促进农业生产和恢复商业贸易丰裕财源。川陕苏区粮食工作贯彻革命的阶级路线,坚决依靠贫雇农和中农,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直接服务于革命战争。川陕苏区通过预决算制度、会计制度、审计制度、税收制度和银行制度的的建设,构建起正规化的财政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奋斗的光辉历程离不开军队中出色的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从多个方面对红四方面军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更是收到了极为显著的成效。川陕革命根据地通过对红军的思想政治工作,统一了人民军队思想和行动,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扩大了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壮大了红军队伍;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强化了生命线地位,对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2.
13.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仅次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二大区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白军开展分化瓦解与政治攻势。川陕革命根据地各级党组织通过加强对火线白兵的政治宣传、开展对白军俘虏的政治攻势、重视对白兵亲属的教育引导、优待白军投诚士兵和白区专门人才等具体工作,分化瓦解敌军,壮大了红军队伍,为夺取革命胜利积累了宝贵经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和领导的全国第二大根据地。在它存在的两年多时间里,红四军由初入川时的14000人,发展到80000人左右;在经济文化极为落后、封建主义盛行的川东北地区,女子们建立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军最大的女子独立师,投身危险重重的革命事业,并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研究当年党和红四军该地区成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经验,对当前我们正在全国推进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程(特别是广大西欠发达地区)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历史贡献和作用巨大。目前川陕苏区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动员、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变革等几个方面,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也暴露出一些不足,需要学界继续挖掘新资料,拓宽研究思路,增添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贺州市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突出贡献,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自身条件所限,贺州市革命老区发展相对缓慢.文章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贺州市革命老区发展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总督制是清代地方行政的重要制度之一。传统研究对于总督制度的讨论视角往往局限于乾隆朝以来所确定的“八大总督”的格局,以此为基础进行宏观、线性的梳理,未能将讨论代入到制度的关系与过程之中,因而忽略了这一制度形成过程中的有机与动态。本文所讨论的川陕总督,在清朝初期发挥着巨大功用,几乎贯穿了清前期总督定位调整变动的全部历程。在乾隆朝定格总督部署格局之后,川陕总督这一职务遭到拆分,因而通常被既往的总督研究所忽略,将其简化为四川总督和陕甘总督形成过程中的临时形态,从而忽略这一职务在清前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职务的设置、调整、变动进行还原梳理,以期深化学界对总督制度的形成过程的认知。  相似文献   

18.
取得巨大成就并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川陕苏区,在创建中却体现出比其它苏区更为突出的艰巨性,主要的困难有:富源上的劣势、革命基础和地方党力量的薄弱及频繁军事斗争造成供给困难的加剧。正视川陕苏区在创建中所面临的艰难,才能更加有助于我们理解川陕苏区所取得巨大成就的分量,也才能更加深刻体验到老区人民为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是脱贫攻坚结束后摆在老区人民面前的中心工作.湘南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存在脱贫不稳定户返贫风险大,特色产业发展艰难,脱贫人口稳定就业难等挑战.其背后既有环境的因素,如革命老区多为山区,生态脆弱、土地贫瘠,也有产业融合举步艰难,村民主体意识没有释放,内源式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湘南革命老区的振兴归根结蒂是要激...  相似文献   

20.
革命时期,党成功实现了维护群众利益与政治动员的有机结合。以川陕苏区为例,党通过维护群众利益实现了有效的政治动员,同时政治动员亦成为党维护群众利益的主要工作方式,尤其在执政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甚至是革命年代唯一有效的方式。从结果而言,政治动员确实发挥了切实维护苏区群众利益的功效,同时亦起到动员苏区群众积极为中国革命最终胜利做出贡献和牺牲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