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就表达内容而言,兰亭诗无疑属于玄言诗,也体现了玄言诗理感赏心、情调逍遥、意趣恬淡的审美特质。但是,由于兰亭诗创作特殊的山水背景、"以玄对山水"的审美态度、趋同的审美心理以及因景体玄的创作倾向,使兰亭诗与一般玄言诗又有细微区别。二者之间,既表现出兰亭之景与山水清音的趋同性,又表现出直接说理与参玄悟理之差异性。而兰亭诗追求的理趣与诗思的融合,又拓展了玄言诗境,对后代诗歌尤其是山水诗影响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2.
悠悠大象运,轮转无停际.陶化非吾因,去来非吾制.宗统竟安在?即顺理自泰.有心未能悟,适足缠利害.未若任所遇,逍遥良辰会.(五言章一)  相似文献   

3.
东晋南朝山水诗的缘起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水诗作为我国古典文学中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缘起、发展和成熟于东晋和南朝时期。这与当时门阀腐朽统治下昏暗的社会政治和庄园经济的发展,玄、道、佛等多元文化思潮的兴盛和冲击,以及由此引起的士人心态结构的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文学内部演化过程看,山水诗在题材和艺术方面上承玄言诗并对其进行了扬弃和变革;谢灵运、谢眺、何逊等人的创作,促进山水诗从开创期日臻走上完美和成熟。  相似文献   

4.
东晋会稽兰亭诗风可以追溯到西晋嵇康诗风。东晋一朝生活在会稽的高门士族有意识地模仿嵇康诗风,原因有二:一、生活在会稽的高门士族崇尚隐逸,主张自适其适,悠游山水之间,此种风气嵇康实为先导。二、会稽本为嵇康故乡,生活在此地的士族遂以嵇康为偶像。但是由于会稽高门士族与嵇康所面对的政治氛围不同,东晋兰亭诗风消解了嵇康诗风中的峻切而得其恬淡。同时,兰亭诗风所阐发的玄理建立在郭象玄学的基础上,又使得兰亭诗风只得嵇康诗风之形而未得其神。  相似文献   

5.
陶诗和玄言诗联系密切,这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在玄言诗中已经潜藏着田园诗的题材因子,陶渊明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歌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玄言诗并非都是抽象说理,好的玄言诗也能表现一定的辞趣,陶诗在这方面显然也受到了它的影响;三、陶诗与玄言诗在语言上都不假雕饰,二者在风格上也是一脉相承的。如果说山水诗是玄言诗的产儿.那田园诗也同样是玄言诗的爱子。说山水与田园同出一源而两水分流,这并不是难以置信的梦呓。  相似文献   

6.
启功先生不以研治魏晋玄学及玄言诗闻名,但他在这些方面至少有三个观点值得我们关注:一是关于道教对魏晋玄学及玄言诗兴起的启示,启先生认为,早期五斗米道、太平道等道教组织所表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和破坏力,使意图从思想、理论上颠覆儒学独尊地位的人,有足够的信心以道家思想为基础来构建一种反传统的新思想;二是关于《兰亭诗》与玄言诗的关系,启先生认为无论是从使用的词汇还是从表达的意趣上来看,《兰亭诗》都应该算作非常重要的玄言诗。同一个诗人所写的四言和五言,在词语和意义上都有一定的联系,这反映了他们探索诗歌体式的过程;三是对于陶渊明、谢灵运、支遁等玄言诗人,启功先生也从诗歌创作的角度,说明了他们在生活和创作上是否自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前人在论及晋宋诗歌由玄言到山水的转变过程时,多认为谢混是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今人更认定谢混是以其山水之作来开始这一变革的.笔者认为谢混是以他清新浅畅的诗风消解了玄言风气,他的山水之作在变革玄言风气方面并无突出作用,而且山水诗的成长史上,他也并无开先之功.  相似文献   

8.
山水诗三题     
山水诗在中国文学中源远流长,而完整的山水诗出现在曹操的诗中,到大、小谢之时山水诗臻于兴盛,因此说山水诗脱胎于玄言诗欠准确;山水诗与玄言诗的关系并不是截然分明的前者脱胎于后者,而是相互影响;大谢的山水诗形成有政治失意方面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其佛学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山鼻祖 ,对谢灵运山水诗影响最大的是汉魏西晋诗歌和东晋玄言诗。但汉魏西晋诗歌和东晋玄言诗怎样促成山水诗体的形成 ,谢诗与玄言诗有哪些本质的不同 ,谢灵运在山水诗形成阶段有哪些杰出贡献 ,这些问题还有待学术界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文章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上述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这些观点和看法对客观公正地评价谢灵运的历史地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兰亭诗人群体及《兰亭诗》《序》产生于东晋中叶,道、释、玄、儒种种理念交织于此,乐天知命、顺应自然的新型生死观念成熟于此,山水之美的发现与入诗发轫于此。作为一组大型诗群,《兰亭诗》的出现反映着东晋中叶悄然发生的诗格嬗变与新型时代心理之凝成,其流风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从文学史的角度上探讨王羲之《兰亭序》的真伪十分必要。对这一问题的深研离不开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作品与作品之间的比对,更不可能游离于作者所处的时代极其思想状况而作出结论。基于此,本文从三个方面的关系着手,论证了王羲之对《兰亭序》著作权的拥有。  相似文献   

12.
魏晋时期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自觉时期。《兰亭序》作为行书艺术的重镇,其优美的内容、多姿的形质与丰富的艺术内涵,在历代"王书热""兰亭热"中无不深深地打动每一位欣赏者的心。探析《兰亭序》书法艺术,必须着眼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以及《兰亭序》书法的传承、学习状态,才能把握其学术和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13.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上巳节,王羲之招集谢安、谢万、孙绰等四十一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举行了一次恬然飘逸的雅聚。名士俊逸们竞骋文才,挥毫泼墨之间成就了独具特色的《兰亭集》。诗人们或描绘山水,或借山水抒情,或以玄对山水,整个诗集如同一轴水墨山水长卷,情韵流淌,玄思幽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通过剖析《兰亭集序》汉译英过程,简要阐述了汉英语言差异,以及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诗的教学中,应该持守以真实为美的原则,还是必须维护美自身的独立品格,这是长久以来现代诗的学习者与教育者共同感到困惑的问题。文章拟就“真”与“美”、诗与散文、唯美与“颓废”这几个在教学中必然要触及的概念,谈谈它们的文化、艺术身份及历史来源。  相似文献   

16.
海德格尔诗学思想是在现时代的历史状况下产生的,也是与其整体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海德格尔在现代语言转向的大背景下从语言的本源性地位出发,认为艺术的本质是诗。他对美学的历史进行了彻底的反思与批判,为避免重新落入传统美学的窠臼,他以诗学代替美学,把诗的本质建立在语言(存在)的基础上,认为此在的根基处就是“诗意的”,栖居在本源的近处。而艺术家、诗人先于众人而看到了神的光芒,为终有一死的同类寻找转向源头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当前,随着网络的兴盛,网络诗歌作为网络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文学样式,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以网络为平台的诗歌创作,在与传统诗歌有着密切联系的同时,又有一些不可忽视的特质。本文主要探讨网络诗歌的文体特点及其对当下新诗的影响,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以诗评诗是《诗经》评点中的常用手法,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以后世具体诗篇或诗句来阐发《诗经》中的诗篇或诗句,从而直观地揭示诗旨、品味意境、指出创作手法、并说明其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本文试以所见明末诸家诗经评点中以诗评《诗》之处作一粗略统计与论述,初步揭示《诗经》评点中以诗评《诗》的面貌。  相似文献   

19.
将王维的适意诗分为体现其自适情怀的自适诗与表现其忘适境界的忘适诗两大类。指出王维的自适诗表现了诗人的山水田园之乐,其忘适诗体现了物我交融、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认为王维的适意诗不仅印证了中国古代休闲理念中的和谐观,而且对当代休闲生活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