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前我虽然教过几年小学语文,但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不够明确,究竟应当教给儿童一些什么东西,也还弄不大清楚,因此,往往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这样就使有些学生产生了“语文课学不学都不要紧”的想法。事实上许多学生在高小毕业了,只会空喊教条,连一篇短短的文章也写不通;要帮人家写封信,开个条子,打个报告也有困难。如果要当着百十个人讲几句话,就会弄得面红耳热,前言不  相似文献   

2.
我对语文教学心理的研究是从五十年代开始的。一九五六年,我在上海第一师范学院担任中文系的心理学教学工作,并指导中文系学生进行教育实习.当时中学的语文教学“八大诀”程式化盛行,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讲作家生平、时代背景,文学知识等方面.语文教学忽左忽右,摇摆不定.实习结束后,我到闸北区肇和中学、和阗中学等校对语文教学进行调查,写了《运用心理学来评析一堂语文课》的文章,其中对“八大诀”的程式化教学从理论上加以否定,并提出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来启发学生的自觉积极性.从而,使我体会到理论一定要和实践相结合,要立足于“用”。心理科学要为教学服务,解决教学  相似文献   

3.
1962年,我走上语文教学岗位尚不到两年,当时全省语文界掀起了学习、讨论、贯彻吴天石同志关于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训练的讲话的热潮。这对我和当时一大批青年教师产生了深刻的、久远的乃至终身的影响。而今重温三十年前吴老的《讲话》,仍倍感亲切。改进语文教学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问题,涉及到语文教学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等许多方面。五十年代后期,由于受到前苏联某些教育理论的影响和我国“大跃进”左的思潮的冲击,语文界出现了文学课、政治课和语文课之争。一些地区、学校忽视语文因素教学,降低了语文教学质量。吴老的《讲话》,抓住语文教学的鲜明个性和特点,从改进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  相似文献   

4.
我从1946年开始教自然课,到现在已经三十五年了。为了迎接新时期的自然教学新任务,回顾一下三十五年来自己教学思想的变化是有益的。我开始教自然课时,没有见过什么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之类的东西,只知道“教书”。书上怎么写,我就怎么教,就是平常所说的“照本宣科”。实际上是把自然课当语文课教的。全国解放后,1950年我学习了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初稿,思想开了一点窍,知道自然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初步克服了书本教学和实际生活脱离的弊病。在教学中开始重视观察和实验,不再是“一本书、几支粉笔、一张嘴巴”的单纯说教。1956年,我又学习了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认识到“小学讲授自然的目的,在教给儿童一些初步的自然科学知识,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当时我认为“教给儿童一些初步的自然科学知识”是主要的任务,至于“促进儿童的全面  相似文献   

5.
高初中语文知识的教学如何分工和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语文知识教与不教,教多教少.教什么不教什么的争论一直就没有间断过。于是,左的时候,弄的教材几乎就只剩下语文知识,如1956年向苏联学习时汉语、文学分科的教材;右的时候,语文知识又销声匿迹,如大跃进时候编写的教材;中立的时候,教材里面附录了部分语文知识,如根据新课标编写的教材。但是,关于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必须兼具的思想,现在基本上已经趋于统一。  相似文献   

6.
我于1938年出生,当时日寇入侵,武汉沦陷。从事抗日工作的祖父给我取名“真危”,实为沉重,忧国忧民。在解放后不久的“反右”斗争中,有人说我的名字攻击现实,“用心险恶”。我只好把“危”改为“微”,也正好,这样更名副其实。读师范时,我理科成绩十分冒尖。走上讲台后,却一不小心跌进了语文的苑囿,竟然爱上了她,一恋就是半个世纪。我教过中小学语文,当过语文教研员,任过湖南省中语会副理事长,岳阳市中语会理事长,被评过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几十年间,撰写、主编了50多种书册出版,写过400多篇短而浅的文字在报刊发表。至今退休数年,因为习惯与留…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要同现代化建设接轨张志公我来看望老师们,向教师们学习。我是学外语、教外语的,没教过一天语文课,没专门学过,又缺乏实践,怎么能编语文教材,研究语文教学问题呢?办法只有一条:学习。从工作中学,向老师们学。除西藏、台湾外,我足迹遍全国,目的就是四海...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要同现代化建设接轨张志公我来看望老师们,向老师们学习。我是学外语、教外语的,没教过一天语文课,没专门学过,又缺乏实践,怎么能编语文教材,研究语文教学问题呢?办法只有一条:学习。从工作中学,向老师们学,除西藏、台湾外,我足迹遍全国,目的就是四海...  相似文献   

9.
现在有这样一些现象,上语文课时有一些同学睡觉、写数学作业、玩文具等,这说明同学们对语文课不感兴趣。我觉得这和老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现在,语文老师上课除了分析课文就是讲课文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同学们就会感到十分枯燥。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十年之后,认真思考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一节节语文课结束之后,学生头脑中应该留下的究竟是什么?是一篇篇课文?一个个生字?还是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一生受益的良好习惯?毋庸置疑,后者应该是我们的追求.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 一、我们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语文教学教什么?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有一种误区长期存在:把课文等同于教学内容.在语文课中,我们教和学的是一篇篇的课文,但课文并不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课文只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的载体.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隐藏在语文课文中.在课堂上教师应借课文这个载体,把课文作为例子,教会学生说话、写话,切实掌握运用母语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生动形象、文情并茂陶冶爱美情趣的素材,这些让儿童喜闻乐见的各式文体,向儿童展现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渲染、品赏、体验、畅想,就可以使儿童真切地感受欣赏到教材中美的因素,受到道德的感化,获得美的享受。这几年,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认为语文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教三年数学后调入邳州市教师进修学校工作,领导让我教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对于我来说,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很难教,一是我不喜欢语文,二是我没有上过一节小学语文课,三是教学对象是中师函授班、师资班、高研班学生,他们不好教。硬着头皮接下此课,只有多看书、多读杂志、多看录像、多到一线  相似文献   

13.
我的语文教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两个“变”,即变“讲堂”为“学堂” ,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 80年代初 ,我提出了变“讲堂”为“学堂”的主张 ,实行课堂教学结构改革 ,解决教与学的关系问题 ;90年代初 ,我又提出了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 ,实行语文教学本体改革 ,解决语文课教 (学 )什么 ,怎么教(学 )的问题。前者带有各学科的共性 ,后者体现本学科的个性 ,两者有机结合 ,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变“讲堂”为“学堂”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 ,教学过程既包括教师教的过程 ,也包括学生学的过程 ,是教与学相统一的过程。从教学过…  相似文献   

14.
如果要我写教过我的语文老师,我应在“语文老师”这四个字后面加一个“们”字。因为从小学到高中,是他们教我遣词造句做文章,以至于今天成了一名作家。抱歉的是,一些小学语文老师的名姓都不记得了,脑子里只留下他们的影像。我现在已年过半百,记忆力差,想这些老师是会原谅我的。对于初中的回忆便清晰一些。那时教语文的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她个子不高,又无威严感,上起课来,她在上边认真地讲,同学们便在下边“议”,叽叽喳喳,如同茶馆一般。我很愤怒,但也没有用什么英雄的举止来制止这种目无师长的  相似文献   

15.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合昼夜。”转眼之间,到2012年,我从教已有五十年了。我的工作经历简单,总共只待过三个地方:在一所小学教了十年语文(不过碰上“文化大革命”,停了好几年课),后来就当区、市语文教研员。我教过的小学生,如今也两鬓斑白。每当师生聚会,就会有人说起是我帮他们打下了写字、作文的基础,让他们度过了快乐的小学时光。每闻此言,总觉汗颜。因为那时我太年轻,自己也没有弄明白语文课到底该教什么、应该怎么教。要是时光能够倒流,让我能重返当年的讲台,一定会做得更好一点。  相似文献   

16.
谭惟翰教授(1913—1994),湖北武汉人。1938年毕业于光华大学教育学系,曾任新中国艺术学院教授。1933年他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教学生涯长达56个年头。其中,从事过4年小学语文教学,18年中学语文教学(兼教14年英语),28年大学本科教学和6年研究生教学,桃李满天下。谭惟翰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语文教学法专家,曾任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副总编审、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全国语文教学法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17.
1954年,我到上海市洋泾中学任教。1982年至东昌中学担任行政领导。1985年调到黄浦区教育学院后,因为负责抓全区中小学教研工作,视野比过去开阔了一点,开始对语文教学问题有一些宏观的思考和研究。回顾我历年发表的关于语文教学的文章,多少能说明我的语文教学观变化与发展的轨迹。《我们是怎样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踏踏实实贯彻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和《重视运用语文教学的传统  相似文献   

18.
建国前夕,我从师范学校肄业到一个县城完小教小学;五十年代我又考入高校去读中文,毕业后被分到滕县一中教语文。开初,我只是《山东教育》的一个普通读者。一个偶然的机缘,我由读者“晋升”为《山东教育》的作者。那是在1961年的下半年。山东省教育厅派人到滕县一中搞调查研究。我当时任高中二年级的语文课。在一次小型的教学座谈会上,我作了关于指导学生读写结合的专题发言。会后,省厅尹钧荣主任让我把发言整理成文章,他说要交给《山东教育》杂志去发表。我的第一篇教学文章,就这样被发表在《山东教育》第十一期上,题目是《有的放矢,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19.
郭雪 《考试周刊》2009,(27):58-58
语文是国语的前言,是打开少年思想的一把金钥匙.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小学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学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这是语文课素质教育的核心。阅读教学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搞好阅读教学.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用不着教”的目的.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20.
我虽然在大学里教了25年的文学,也写过几篇讨论中国语文教育问题的文章,但是还绝然没有向世人张扬我的语文教育观的狂妄。我之所以以此为题,则是由于对当下语文教育的一些“我的”思考。我认为,真正优秀的语文教师,必然是有着独立的教育思想,独特的语文体悟,独具的教学方法的,他能以广博的胸襟吸纳任何有益的思想营养,却不会简单地听命于各种指令、经验、条文一类的外来驱遣。相反,视条约为教学之准绳,奉新模式为去除旧弊端之锐器,甚至于将流俗作改革之新招,无论如何都造就不了优秀。这是语文教改发展到今天,我们还必须张扬的语文精神;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