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实的社会生产力是一个由多种要素和多级层次组成的,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的矛盾运动系统。这一矛盾系统自身包含的辩证性规定了“生产力标准”理论内涵的辩证性。生产力标准是主体生产力标准和客体生产力辩证统一;是整体生产力标准和局部生产力标准的辩证统一:是生产力质的标准和量的标准的辩证统一;是显形生产力标准和隐形生产力标准的辩证统一。唯物辩证地理解“生产力标准”的理论内涵.是在社会实践中正确制定和运用这一标准,实现生产力系统各要素间协调发展、和谐动作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中,由于把生产力标准泛化,有人片面曲解生产力标准,简单地把生产力标准等同于道德评价标准,引用生产力标准直接进行道德评价。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生产力与道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从根本上讲,生产力标准是评判道德历史进步性的标准,即道德评价的历史标准。把生产力标准直接作为道德标准进行道德评价,主要是混同了道德评价的标准与评价道德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近期以来,学术界就生产力标准本身的科学涵义、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的关系、生产力标准的性质和归属、生产力标准提出的根据、生产力标准的意义、生产力标准是永恒的还是历史的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现就研究概况摘其要者简述于后,以期讨论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4.
探讨生产力标准应从多维度、多层次进行,既要坚持唯物主义原则,又要运用辩证法方法。文章指出:生产力标准既是真理标准又是价值标准,既具有一元性又具有多样性,是真理与价值、一元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生产力标准的多维性要求我们既要重视自然生产力,也要重视社会生产力;既要重视物质生产力,也要重视精神生产力和人才生产力;同时还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是经济规律。然而,有学者认为,生产力自己不会发展,没有自己发展的动力,生产关系是决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也就认为,一切剥削制度特别是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故一切剥削制度从价值标准判断都是公平合理的。笔者认为,"生产力标准"不同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而不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资本主义剥削和剥削制度合理性的观点是强加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标准由生产力标准决定"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既是真理标准在中国科学确立的策动者,又是真理标准具体化的原创者。他在真理标准方面的贡献在于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具体化。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性标准的具体化,它们分属三个不同的层面:实践标准居于一般层次,生产力标准居于具体层面,“三个有利于”标准则是生产力标准的进一步具体化。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中,由于把生产力标准泛化,有人简单地把生产力标准等同于道德评价标准,引用生产力标准直接进行道德评价。这主要是混同了道德评价的历史性标准与道德行为的具体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8.
在道德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的议论中,教育界感兴趣的是道德,生产力、教育间的关系如何,讲生产力标准还要不要道德,教育又处在什么地位。本文试图论证,正是坚持生产力标准才有道德的提高,教育可以影响道德水平的高下,但道德从根本上说由生产力发展所规范。  相似文献   

9.
在生产力标准问题上,关于衡量生产力发展的标准及划分生产力发展的阶段,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明确这个问题,对于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有意义的.我从生产力的基本因素和生产力的发展规律,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多方考查,认为衡量生产力发展的标准主要有三个,即技术标准、经济标准和社会标准.划分生产力发展的阶段也主要有三个,即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处存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0.
坚持用“生产力标准”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根据这一观点,必然得出以下结论: 生产力发达是社会主义的客观标准; 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一切工作的行动标准; 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检验我们一切工作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根本标准。 一 社会主义作为脱胎于资本主义而又高于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生产力标准,这一标准的提出对于明确改革方向,进一步解放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全方位、多视角地研究生产力标准是学术界的重要课题,正如生产力标准的提出,是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反思中国革命实践一样,对于生产力标准本身的认识也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这不仅是理论问题,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生产力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来谈点浅见,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2.
一党的十三大提出时生产力标准,作为社会历史进步的最高标准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价值标准,是一个新命题,它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各项理论的核心。理论界很重视对生产力标准的理解和阐述,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提出了生产力标准是什么样的标准,是认识标准还是价值标准?它与“实践标准”的关系如何?以及生产力标准  相似文献   

13.
生产力标准,是我们党把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应用于社会主义建设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我们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那么,它和人才标准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根据生产力标准选拔和使用人才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正确地、科学地选拔和使用干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生产力标准与人才标准的含义。什么是生产力标准?所谓生产力标准,就是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当作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它的具体内容是: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因而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或者是社会主义所允许  相似文献   

14.
从根本上来说,社会的进步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因此,一般说来,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但在道德领域中却不能用生产力标准直接代替道德标准.本文就如何正确处理生产力标准与道德标准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有怎样的道德标准,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生产力标准的提出,不仅为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而且为其实践指明了新的探索方向。本文仅就生产力标准的含义、实质、及其对深化改革的指导作用,谈一点粗浅的看法,请同志们教正。一、生产力标准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所谓生产力标准,通常是指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客观尺度。它具有可度性,即作为一种尺度有其内在的、特定的衡量标准。如用“铜器工具”来表示奴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这是“工具决定论”的传统的生产力标准。生产力标准还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不同的经济时代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的要求就不相同。早期生产力标准可用“工具决定论”来衡量,比较单一。到了现代生产力已经发展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或整体,要求在均衡中或协调中实现  相似文献   

16.
在思考生产力标准的时候我想到:生产力既是哲学的即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又是经济学的范畴,那么,生产力标准究竟是个哲学命题,还是经济学的命题呢?或者两个都是的?但在哲学文章中,生产力标准往往自然地就有了历史尺度的涵义,在经济学中却决不会如此。很明显,哲学讲生产力标准,同经济学讲生产力标准,二者只是可以统一,但不同一。我进而认为,这大概是因为生产力这个概念在哲学中和在经济学中,也本来就只是统一而不  相似文献   

17.
<正>生产力标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立论基础。所谓生产力标准,也就是指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我们工作的根本标准。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强调生产力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的观点,在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又更加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把生产力标准提高到具有决定意义的地位。理解生产力标准问题,是掌握好十三大精神和在各项工作中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关键。一、学习和树立生产力标准的重要意义坚持生产力标准,即把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中检验改革、开放以及其它各项工作是非和成效的根本标准,也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展生  相似文献   

19.
关于生产力标准的讨论已展开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生产力标准进行了探讨。这些探讨对于我们全面深刻地认识生产力标准及指导实践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特別是从整体和局部的辯证关系出发,对生产力标准再作探讨。  相似文献   

20.
“经济过热” 的重要原因是将生产力标准理解为生产标准,生产力标准不是生产标准,因为生产与生产力发展之间存在着不完全的一致性:第一、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而是为了获得产品;第二、靠延长劳动时间而生产率不变的生产不能提高生产力;第三、不注意协作分工的生产不能提高生产力;第四、建立在破坏自然条件、短期行为,脱离生产力状况等基础上的生产,只会破坏生产力;第五、人与物处于分离、半分离状态的生产不能提高生产力:第六、范围有限的知识和经验不同直接生产过程相分离的生产不能提高生产力;第七、不注意潜在生产力的发展和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的生产不会提高生产力:第八、生产的社会属性不适合生产的自然属性的生产只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由于生产中可能存在上述情况,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生产的发展就一定能发展生产力.相反,生产本身必须以生产力为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