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高校纠纷的司法实践 1.高校纠纷所体现出的行政主体特征《教育法》第28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权利中包括: “(三)招收学生或其受教育者; (四)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五)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 (六)聘任教师或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处分。”《学位条例》第8条规定“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从这些权利上看,高等学校经由国家法律的授权,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和公共权力,具有明显的单方意志和强制性质,符合行政权力的主要特征。因此高等学校应属于法规授权的组织,具有行政主体地位。高校作为行政的法律特征与国家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在适用行政法律原则、依法做出行政行为上是  相似文献   

2.
一、行政、行政权与行政法行政法领域的行政不同于社会组织、企业的“私人行政”,是指国家与公共事务的行政,通称“公共行政”。具体来讲,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行政权是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的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规范,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权力,是国家政权的组成部分。行政权不同于行政职权和行政权限,行政职权是具体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所拥有的,与其行政目标、职务和职位相适应的管理资格和权能,是行政权的具体配置和转化形式;行政权限是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所不能…  相似文献   

3.
日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环——大学校述评梁忠义一日本的大学校分为“省厅所属学校”和“部局所属学校”。前者指“文部省以外的国家行政机关设置、运营的类似学校教育的教育训练设施”。从行政组织的观点看,它是国家行政机关设置、运营的“教育研修设施”;从教育组织...  相似文献   

4.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包括了行政主体、法人、公民以及其他组织。其中行政主体可以划分为名义主体(行政机关、被授权组织)、过渡主体(内部机构、受委托组织)和实际主体(行政公务人员)[1]。我国对行政违法的研究具有两种理解:其一强调行政违法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其二强调所违反的法律是“行政法律规范”,侵害的是“行政法律关系”,对行政合法行为和行政关系的破坏。本文所指的教育行政违法采用的是第一种看法,只考虑在教育活动范围内,行政机关构成的行政违法主体对行政违法对象所造成的法律关系的侵害行为。一、教育行政违法的特殊性1.教育行…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有行政主体范式认为 ,行政主体是依法拥有国家行政职权 ,代表国家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行为 ,并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行政诉讼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然而 ,此界定在我国给行政实践和行政诉讼实践及行政主体理论的探讨带来许多诸如责任归属和权利归属错位、主体缺失主体要件等困惑。文章认为 ,国家及其设置的各层级机关只是社会管理的形式 ,是一套复杂的工具性系统 ,它不具有主体特性 ,从而不能作为行政主体。只有拥有行政权力并进行行政管理的具体的人才能作为行政主体。因此 ,行政主体是经法律授权而拥有行政权力 ,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行为 ,包括行政决策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并独立承担最终结果的个人或群体。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行政主体概念过于褊狭,行政主体应该主要是政府但又包括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国家并不是唯一的行政权力中心。行政机关与行政主体的概念是存在差别的,高等学校虽然不是行政机关,但是应该具有公法意义上的行政主体地位,能够依法行使行政权力、承担行政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7.
行政法治的基本前提之一,是实施国家行政管理的主体必须具备行政法拟制的法律人格。目前,我国法学界对行政管理主体问题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对行政机关在行政法中的地位进行具体描述的层面上,还没有上升到对其整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法律身份进行理论抽象。近来,有人主张借鉴国外的“行政主体”范畴,并以此来代替行政法学中的“行政机关”概念,以避免“行政机关”概念的不确定性。但这种观点对“行政主体”范畴的  相似文献   

8.
许璐璐 《教书育人》2012,(24):52-54
研究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路径,因此应对应研究三块内容:高校学生管理法治理念、高校学生管理法治依据("良法")和高校学生管理法治程序("治")。一高校学生管理法治理念的错位与调整(一)"权力本位"的现状与原因高校虽然不是行政机关,但是作为行政主体,法律赋予它行使一定的"准行政权力"即管理权力,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律实质就是高校管理权力与学生权利的博弈。一直以来在学生  相似文献   

9.
新型行政主体——非政府公共组织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行政改革、行政分权的出现和深入实施将扩大行政主体的外延范围,即行政主体不仅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还应包括社会公行政主体的非政府公共组织。因此,就其成因、行政法地位和立法上如何完善等问题应进行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论依法行政     
论依法行政小森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组织、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行为。近代各国,一般都要求行政行为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把“依法行政”作为在国家行政领域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依法行政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是“依法治国”观念的派生物并为其服务。“依法治...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行政法制监督:机制分析与改革探讨张立荣关键词行政监督,法制监督,体制改革1行政法制监督作为依法享有行政监督权的监督主体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行政权所实施的监督,是我国国家监督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社...  相似文献   

12.
刘欣  叶昊 《培训与研究》2006,23(5):91-92
公务员在行政法中的地位,通过行政法关系体现。公务员在内部和外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完全不同。在外部行政行为中,公务员既不是行政主体,也不是行政相对人,而是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代理人。但是公务员在内部行政法律关系中具有主体地位。根据《行政监察法》有关规定,公务员的职务行为需接受行政监察。公务员是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之一,但与诉讼主体的主体地位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推进“放管服”改革,行政机关实施了形态多样的行政权力下放。但由行政机关自行决定行政权力下放存在违背权力设定机关的意志、程序不合规范、损害公民和有关组织获得救济的权益等法律风险,以及模糊上下级间的职权界限、妨碍行政权力的正当有效行使、下放根本没有必要下放的权力等管理风险。行政权力下放应予以规范:第一,行政权力下放应符合主体和程序上的合法要件,作为一种行政授权,其决定主体应是行政权的原授予机关或其上级,同时还应履行公众参与、科学评估和信息公开等程序;第二,上级行政机关应确保下级行政机关具备行使下放权力的组织条件,并在权力下放后开展业务指导、权力监督与评议考核等工作;第三,在原告针对对外公告的权力承接机关提起的行政诉讼中,法院应认可被告资格并对权力下放规定尽可能进行审查;第四,应由行政组织方面的立法统一设置各行政机关的职责权限,并明确行政权力如何变动。  相似文献   

14.
对依法治校及其几个法律关系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法律关系是由高等教育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关系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它包括教育行政机关与高校、高校与教职工、高校与学生、高校与一些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关系等等。要正确理解和实施依法治校,必须弄清与高等学校相关的几个重要的法律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5.
“校本课程”属于课程行政范畴。相对于以中央政府为课程行政权力主体的“国本课程 ” ,以地方政府为课程行政权力主体的“地方本位课程”,指的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在中 国,由于长期实施“国本课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部分省市在基础教育领域, 实施“地方本位课程”,久已相沿成习,以致提到“校本课程”,简直令人不可思议。不过 ,世界上一些国家(如英国),早已形成“校本课程”的传统。马克思早在1869年就援引美国 教育管理体制的先例,说明“教育可以是国家的,而不是政府的。政府可以委派视察员,视 察员对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6.
论学校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地位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学校不具备行政主体的资格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学校的法律地位只能是行政相对方而不能是行政主体 ,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不是行政法意义上的行政法律关系。学校内部的行政管理与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 ,前者属于私人行政 ,后者属于公共行政 ,不可将二者相混淆  相似文献   

17.
“主体型学校管理”是以校长为首的全体师生为主体 ,实施主体性教育为目标的学校管理模式。“主体型学校管理”是相对于“依附型学校管理”而言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学校管理依附于上级教育行政机关 ,是一种被动的从属关系 ,上面安排什么 ,下面做什么。校长可以不必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考虑 ,只要守好摊子 ,抓好教育教学工作 ,对上级负责就可以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主体型学校管理”应运而生。学校管理者除了需要从观念和行动上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之外 ,还需要完成由“依附型学校管…  相似文献   

18.
大学章程作为高校内部的自治规范,最重要的功能在于调整共同体内的秩序,它的对外 效力只能基于法律授予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而产生的消极的防卫, 即用于排除外界对学校办学自主 权顺利行使的干扰,并不能积极地直接地影响学校外部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而大学章程在 缺乏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情况下,要确立和维护其权威性,相较于法律则更依赖章程的民主性基 础、统领性地位以及稳定性特征。大学章程权威性的确立离不开完善和落实依据章程制定的下位规 章制度体系,离不开共同体内成员和外界力量对章程实施情况的有效监督,离不开行政机关、司法 机关等国家机关和社会外界对大学章程的尊重,确保学校无阻碍地行使国家授予的办学自主权。  相似文献   

19.
王鹏祥 《天中学刊》2004,19(3):34-37
目前我国行政法学界对于行政主体的分类只有两种:即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从对中外行政主体概念的比较和对我国行政主体概念缺陷的分析可以认为:行政主体是指具有行使国家行政权力一般性资格,在具体的行政法律关系中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和个人。它既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也包括行政公务人员和受委托组织的人员。  相似文献   

20.
高等院校作为社会组织,其运作需借助自身的行政管理来整合资源、协调关系,同时高校又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环节,国家力量会在一定程度上介入学校管理,规范其发展目标。但是,中国的公办高校长期依附于政府,学术权力缺乏正确定位,限制了学校的整体效率和个体积极性。在国家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滞后的高校行政模式造成学校利益导向与社会利益的偏差,滋生了学术腐败,改革传统的行政管理结构,是消除这种负面功能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