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新的环境、大学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不适应.目前高校的入学新生普遍为具有独特个性的“90后”,这使新生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更加突出.本文从学习、人际交往、环境变化、心理问题等几个角度研究“90后”新生适应不良的表现,从入学教育、导师制、校园文化、心理辅导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90”后新生拥有与“80”后、“70”后所不能比拟的物质生活,他们个性张扬、追求新潮。“90”后大学生因心理扭曲而发生各种违反道德法律的事件屡有发生。高校辅导员作为“90”新生入学后首先接触的教师,其对新生入学心理教育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立足于“90”后新生的入学心理特点,分析高校辅导员调适“90”后新生入学心理途径。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编“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心理健康测试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广东省珠海市卫生学校学生进行研究,探讨留守经历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教育和辅导提供指导和借鉴。结果发现:留守经历中职生群体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焦虑”三个因子上阳性检出率比较高,这意味着对留守经历中职生的心理辅导和教育需要重点关注这三个方面;与非留守中职生相比,留守经历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都明显偏差;留守经历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不受性别、家庭排行、留守年龄等变量影响,而留守持续时间、父母教养方式、亲子沟通状况、关系最好的亲属等变量影响留守经历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研究结果为家庭教育、学校管理和心理辅导工作指明了方向,需要着重关注留守经历中职生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社会、职业、生涯、规划,这些原本概念性的名词,却因一门课程而富有生命力。实现“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让中职生从容地步入社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对他们起到很大的作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帮助和指导中职生从入学之初就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价值取向.使他们对职业角色要求更具有自我价值现实性,  相似文献   

5.
谈中职生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中职生的心理状况中职生的年龄大多在1 6—1 8岁之间,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快速发展期。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中职生是初中升学考试的失败者,他们是持“没办法,有书读就行”的消极态度走进学校的,因此,失望者有之,迷茫者有之,混日子者有之;也有因家庭经济原因,不能继续读高中升大学,进入职业学校,好早参加工作。进入职业学校后,由于生活环境、学校管理方式、教学方式等都与中学不同,一些中职生很难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种种问题,他们往往会感到困惑与不安,甚至出现了不少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1 .不能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学生生活在“网聊时代”“微博时代”和“网游时代”,比较容易养成网聊、网博和网游的习惯,久而久之便成为网恋。作为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网恋心理特征,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沟通、咨询和辅导,使他们摆脱网恋心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的学习潜力、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一、中职生网恋心理的成因(一)人际关系因素中职生的第一大心理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有关调查表明,中职生正值青春期,生理与心理方面特征突显,更多地注重与同学之间、与父母之间、与老师之间的关系。1.自卑心理因素。中职生内心有强烈的交友需要,但一些中职生心胸狭隘,同学关系不融。有的看到多才多艺、能力较强的同学,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于是在网络中寻找可以摆脱自卑心理的虚拟世界。  相似文献   

7.
朱卉  蒋冬文 《教师》2014,(2):50-50
一、中职生创业的心理问题分析创业难是许多面临创业的中职生经常发出的感叹。据调查,中职毕业生创业的情况不容乐观.而且他们的创业心理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艺术类特殊专业培养的中职生多以低龄生、住宿生为多,生活及社会经验不足,出现新生入学适应不良是此类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本报告通过对一例新生入学适应不良的心理咨询的研究,以期望对学校心理咨询师解决相关问题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7,(A5):137-138
以全国中等职业体育教材《体育与健康》为指导,结合各种文献为依据,大胆进行"体验式教学",以技术,技能教学为手段,培养中职生的锻炼兴趣为目的,从体验不同教学模块,汲取自我锻炼的方法,以新入学中职生为研究对象从教学理论指导、技术、技能培养、身体练习体会、练习方法、心理干预等多方面对农村中职生进行引导,让农村中职生在掌握健身技术的基础上,对自我锻炼身体产生兴趣,并养成健身习惯。  相似文献   

10.
在校中职生普遍存在适应环境缓慢、学习兴趣不足、言语行为偏激、自信心缺乏等现象,表现为情感冷漠、学习动机缺乏、自身角色定位模糊、品德意识薄弱等等,直接影响其生活、学习和就业.研究中职生“习得性无助”心理形成的原因及干预对策,有利于帮助他们消除习得性无助带来的消极影响,使他们步入到正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来.  相似文献   

11.
曹秋 《现代企业教育》2014,(20):266-266
<正>通过对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新生入学一个月后的问卷调查以及平时的谈心观察等,获得了关于新生入学后最关心、最困惑及最希望得到指点的问题等资料,了解到新生入学后存在一些心理冲突问题,分析了心理冲突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新生心理适应问题解决的措施。一、大学新生心理冲突的表现(一)学习环境不适应。对大学新生来说,他们走进的是一个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面对的是一张张新鲜的面孔,老师和同学都需要  相似文献   

12.
“职教高考”制度出台,中职生升学方式规范化发展,随之带来学生心理状态的各种变化。了解中职生的学习状态与心理波动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非常关键和重要。本研究以天水市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在制度推行过程中的心理现状,并结合中职生成长环境、心理年龄特点等主客观因素,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职生自信心的缺失已是当前职业教育中客观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武汉市第三职业教育中心(以下简称"职教中心")通过开展入学教育,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完善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等,搭建展示平台,拓宽学生发展空间。重视入学教育,让每位中职生重新找到人生方向初中毕业生进入中职学校就读,除了国家政策导向和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外,也有部分学生是因没考上普通高中后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因此,部分学生在心理上有很强的失落  相似文献   

14.
张玉刚  林伟英 《文教资料》2009,(35):186-188
大学生由高中升入大学.生活和学习的环境都发生了实质性转变,一旦适应不了就极易出现心理失衡现象,有的人甚至整个大学期间都调整不过来,使得很多大学生即使毕业之后也难以摆脱这种心理阴影。本文从大学新生入学后的不适应表现入手.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调查研究、入学适应性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几个方面对新生的心理调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改进措施,并对高校心理干预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新生刚入大学,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生活,在思想、心理等方面必然存在着一些不适应,迫切需要给以及对的,具体的引导和教育。所以新生入学后,首先要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入学专题教育,这既是新生入学后上的第一课,也是高校  相似文献   

16.
在对中职生心理健康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位一体”心理教育模式:以学校为主体、家庭为骨干。结合社会相关部门,广泛、多渠道、全方位地对中职生进行心理教育。通过改革试点。在丰富中职生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增进社会爱心和扩大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培养中职生的创业心理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从心理不稳定到逐步稳定,在这个阶段,培养他们的“创业”心理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影响中职生创业成功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这些品质在创业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必须强化对中职生创业的关键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整体素质较差,中职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许多中职生普遍存在着“不愿学”、“不想学”等厌学现象.所以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有必要了解中职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以及形成种种行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张燕 《西北职教》2005,(3):48-48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和招生制度的改革,生源大战烽烟四起,职业教育招生不景气,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为了争夺生源,不少学校就往往忽视了招生质量,致使中职学校生源质量下降,有一部分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心理健康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表现在行为上主要是自卑、妒忌、孤僻,违法违纪等。因此,中职生从入学到就业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20.
廖石美 《考试周刊》2014,(32):178-179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中职生选择就读中职学校的心理状况。分析得出中职生选择就读中职学校的心理具有多因素性;中职生在学习方面的心理状况表现为喜欢学习和不喜欢学习的基本各占一半;面对就业,中职学生表现为信心不足;就业意向具有多向性和就业待遇抱高期望的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