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正>一、我国社区经济组织的概述目前我国的社区组织包括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三类组织。其中,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与社区居民一起构成了社区经济的主体。城市社区经济组织是指以城市社区居民福利和部分服务效用最大化为目标而组成的有机整体。由于这类组织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非营利组织发展与中国城市社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明远 《学会》2005,(8):13-16
<正>一、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现状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一个完整的社区应该包括以下要素:(1)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社会生活的人群:(2)一定的有界限的地域;(3)共同的社会生活;(4)独特的社区文化;(5)社区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所属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与之对照,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转型期,城市社区组织建设正在经历着由传统的以行政为主导的居民委员会向以社区居民自治为主导的新的社区组织的转变。适应这种转变的根本所在是构建现代城市社区自治组织。而进行社区组织体系改造与创新、构建现代社会组织的网络结构是构建现代城市社区自治组织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辛传海  马俊彪 《学会》2015,(1):15-21,43
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社区管理不断出现新的需求和问题,社区社会组织对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满足社区居民物质文化需求、发展社区自治和提高公民参与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取得不小的成绩,但仍然面临进一步发展的种种困境。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较为完善,业已成为社区服务和发展的主力军。借鉴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发展经验,为我国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寻求对策和建议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社区社会组织与广大居民之间有着天然联系和亲近感,是连接社会与家庭,带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要载体。然而,囿于发展历史短、组织规模小、资源存量不足等多重劣势,社区社会组织的资源汲取和自我造血的能力还比较弱小,缺乏承接政府购买的社会服务或社区外包事务的专业能力。该文从社区实地调研入手,发现社区社会组织只有成为有法可依、有人肯来、有钱可用、有事可做的"四有"组织,方能健康成长。在总结长期实务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基本路径,即通过发现居民需求、培养社区骨干、挖掘社区资源、建立组织雏形、规范整体运作五个阶段完成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确保社区社会组织的有序发展。在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过程中,还须使用分类扶持、分步实施、分段孵化、分层引导的"四分"策略。  相似文献   

6.
杨妮  史维勇  李养光 《科教文汇》2013,(11):196-198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多元化管理主体的重塑,社区社会组织作为基层领域最基本的组织在社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首先论述创新社会管理的背景与社区社会组织的涵义,继而阐述社区社会组织在推进社区公益事业、社区居民和谐共处、整合社区资源、社区文化的传播及行使部分政府职能这五个方面对创新社会管理所起的作用。最后,本文引入社会工作理念,论述引进社工人才、融入专业方法、运用社工理念以利于社区社会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发挥。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齐齐哈尔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管理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近几年来,齐齐哈尔城市社区体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还很不完善,使社区体育的开展受到一定的影响,为此,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找出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孙燕 《学会》2010,(6):18-21
社会组织作为现代社区建设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组织,其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文以社会组织推动社区建设功能的理论基础为出发点,研究探索了社会组织在现代社区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发展趋势,对加强社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发挥进行了对策性思考,具有重要深远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社会网络聚类的组织知识社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晶  刘臣  单伟 《软科学》2012,(1):47-50
分析了组织知识社区和组织知识网络之间的关系,并运用社会网络聚类的方法来分析组织知识网络从而对组织知识社区进行分析。此外还针对一个科研组织建立了组织知识网络并对其知识社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杨书超  刘梦琴 《学会》2017,(8):38-43
基于广州X社工机构培育助残社区社会组织的实践,开展行动研究,分析助残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探索社工在助残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中的介入机制和策略,思考社工的专业使命。  相似文献   

11.
孙燕 《学会》2010,(12):7-10
在制度性、规模化的公共服务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背景下,如何解决整齐划一的公共服务所不能解决和包办的微观化、个性化的社会需求和问题,从而促进社会机体的健康发展,是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三方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以南京市鼓楼区养老服务社会化模式为样本,从社会多元治理的视角,分析了社区发展、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和社会组织的发展参与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合作生产公共服务产品的机理,提出小规模需求的服务生产供应模式,以最大程度、更有效率地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2.
结合当今社区社会组织参与村庄治理的现状,分析了社区社会组织参与村庄治理中村委会的角色期待;通过个案研究,介绍了箭塔村委会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提出村委会在社区社会组织参与村庄治理中要当好引导者、服务者和监督者.  相似文献   

13.
毕素华 《学会》2005,(6):11-14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格局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迁,社区作为基层社会生活的区域共同体,在城市管理、社会稳定和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因此城市社区建设的加强,对于促进城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扩大基层民主、巩固基层政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推进,  相似文献   

14.
陈喜强  贾志永 《软科学》2005,19(6):42-44,48
在社区社会管理中,社区组织既是一个重要的管理者,又是一支推进社区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社区组织之所以具有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主要取决于社区组织所具有的身份治理和契约治理两重属性。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身份治理是行政管理节约管理成本的工具;交易契约内部化是组织管理节约市场交易成本的工具。这两个方面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实现了社区社会治理的相对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组织目标。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社区建设的模式也进入了相应的转型时期,实现这一转型的根本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发达的非政府组织系统。但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方面的理论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种类繁杂、需求量大,而能有效提供各类服务的机构相对不够,甚至缺乏。为了系统解决诸多的居家养老难题,天津劲松护养院自2008年开始,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的同时,介入专业老年社会工作的方式,整合多方资源,针对社区急需服务的老年人,开展个案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延伸社区助老服务,并自2012年开始,连续3年接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开展社区虚拟养老院项目,本文即以该项目为研究对象,对项目的执行情况开展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架构合适的政策体系是规范和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社会组织负责人对于各类社会组织政策工具的评价情况,可以获知当前地方社会组织政策的主观效度状况。该文从这一角度着手,基于对广东省社会组织负责人的调查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广东省社会组织政策工具中,监督管理类政策条例的合理程度最高,放松管制类政策次之,培育发展类政策最低;放松管制类政策中,募捐管理制度的效度最低;监督管理类政策中,全过程监管机制的效度最低;培育发展类政策中,专项资金扶持政策的效度最低。今后广东省社会组织政策的改良方向除了补齐以上"木桶效应"中效度最低的具体政策以外,还要将放松管制类政策和培育发展类政策的改良作为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18.
高康健  董维微  李睿 《学会》2009,(8):37-43
社区建设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建设中,社区服务体系的建设又是重中之重。目前,四川省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依托社区服务中心(站)为核心,联同社区其他社会组织,建立了以社区党支部为主导的,社区社会组织共建社区的"CNU"模式。探索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新方式,对构建新型和谐社区,解决社区服务体系当前面临的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陆明远 《学会》2009,(6):3-8,31
中国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变迁为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准备了必要的制度支持。中国城市功能的特殊性、政府在进行城市社会保障和提供社会服务上的缺陷等对社会组织在城市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同时,中国社会组织基于自身的特点,有能力参与城市社会保障,能够有效地弥补政府在提供社会服务,进行城市社会保障中的不足。在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理顺政府、社区等相关城市社会保障主体与社会组织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制度的形式加以保持。  相似文献   

20.
战建华 《学会》2009,(7):27-32
传统的双重管理体制已成为社会组织合法化发展的重要障碍。为促成政府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各地进行了不断的实践创新。北京市在吸收各地经验的基础上,以枢纽型社会组织为核心推进政社分开、管办分离,成为对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改革的整体性突破。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性质与定位将直接决定这场改革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