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铁骑 《华章》2007,(7):21-22
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两个基本范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道是万物之本,仁是属人之道;仁是道对人的要求,也是人对道的体认.人无法把握道,却可把握仁,求仁也就是求道.儒家与道家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体道、达道之路:老子以在精神世界里退回到人与自然一体的本然状态来实现对道的体认,孔子则以向外求仁的方式达到对道的体认.  相似文献   

2.
"仁"是孔子思想中的主要概念之一,也是《论语》里反复出现的核心词之一。在《论语》中,尽管孔子对仁的描述千变万化,但始终未离个人情感之宗。在孔子那里,仁是一个饱含个人情感的概念,个人情感是孔子之仁的根本和基础,个人情感的自然流露为仁,个人情感的不当流露为不仁,质朴真情是仁的关键,与"公心"相对的"私意"是仁之特质,"为仁由己"是由此推出的为仁之方。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的富贵观是由他的人生观决定的。孔子的人生观的核心是仁。把仁用于治理国家,就是行“仁政德治”.从孔子自立之年算起,直到他死为止的10多年里,虽然生活清贫,历经坎坷,然而他“求仁”的人生观始终没有变,也没有动摇过,这是他的可贵之处。  相似文献   

4.
先秦时代,哲学流派主要有六家,分别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墨、道三家。名家资料大都散失,法家主要是政治思想,阴阳家也仅有一些片断资料。儒墨并称显学,道家为隐士思想,虽非显学,但影响广远。儒家尚仁贵中,“仁”的本义是承认别人也是人,是古代人道主义的开端。仁又是差等之爱,承认等级差别。“中”反对“过”与“不及”,承认事物的发展有一个适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在《颜渊·二十二》中,樊迟问仁,子答曰:"爱人";问知,子答曰:"知人"。而在《子路·十七》中,又问仁,子答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前者讲爱人,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要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我们想,为师之道,亦当以仁为根本,爱护学生也是"仁"。否则,严谨而无根,只是靠严厉,是难以指望亲师重道的,就不必说什么师道尊严了。"知人",即  相似文献   

6.
先秦儒家与道家对人之生命意义的解读有其自身的立足点和理论模式。儒家将个体、社会之人的生命意义分别规定为"仁"和"礼";道家将个体、社会之人的生命意义分别规定为以"见素抱朴"为目的的个人修养和以"无知无欲"为目的的社会实践。儒道两家对于人之生命意义的解读共同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这一结构在中国哲学、文化、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春秋战国时代,传统和合思想的主线由过去的遵从"天命"演变到"致道"的蜂起,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道家主张复"朴"反"真",儒家勇于弘"仁"成"乐",墨家"背周道而用夏政",法家企图范天下以归于一,阴阳家则提出"五德转移"。"致道"体现了人的主动欲求,人想给生命添加某种其他的色彩,但是,"天命"仍然是"道德"的终极价值源泉,致道终究是为了实现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8.
中唐以后,儒道思想加快了融合。不仅儒家学者大量吸取道家思想以建构新的儒学体系,道家学者也很重视吸收儒学、统合儒道。陆希声就是一位自觉地融通儒道的道家学者。他的《道德真经传》就是站在道家立场"以道摄儒"的理论尝试。他虽然没有实现"以道摄儒"的学术目标,但他的尝试促进了道家思想与儒学的融合进程,反映了中唐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论语》中有三个十分重要的概念,首先是"仁","仁"是《论语》一书的核心思想,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一生都在实践着"仁",并且提出了实现"仁"的两种方式,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次是"礼","礼"是《论语》一书中仅次于"仁"的重要概念,"礼"是"仁"的表现形式,而"仁"是"礼"的思想内容。再次是"中庸",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就是说,"中庸"是一种"至德",一般人是无法企及的;而"子见南子"正是"中庸之德"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0.
花鼓灯承续道家生命哲学的乐生观念,艺术的道性特征非常鲜明,是较为充分地 凸显道家审美文化的汉民族民间艺术的典型.将花鼓灯艺术置于道家审美文化的视阀中进行 研究既是探索花鼓灯艺术特征、文化特质的一把钥匙,也是我们深刻认识道家文化对消解当今"人类中心主义"主客体二元对立窘境所起积极作用的重要向度.  相似文献   

11.
正校长的根本职责是育人,学校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育人服务。因此,校长要实现自己的办学思想,必须有一套有助于落实办学思想的管理思想。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笔者认为,孔子这段话是对"仁"的解释,"仁"是儒家人本管理思想的理论基础。在孔子论证"仁"的各种解释中,"爱人"是仁的中心含义,仁"亲也,从人从二"。爱人就是要承认人的地位和尊严,要考虑人的需要和利益,要关心和尊重他  相似文献   

12.
道家的美学思想中老子、庄子关于文艺否定论思想一直受后人关注。这种观点基于道家“道”的观点。道家主张“道”是宇宙世界的本真,它是看不见和摸不着的。人们认识的只不过是它的虚幻的现象而已,从而推出人的感官对它是无能为力的。道家从否定人开始提出了文艺否定论的观点。文艺否定论主张反对文化学术、言辞辩说以及一切审美活动。但是道家也不是一概否定美,他们只是否定感性的具体现实美,也就是用来刺激人的感官的世俗艺术。他们主张的是自然之美,也就是道之美。道家的美学思想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专栏导语从本期开始,我们开辟一个小栏目"地老天荒的舞会—感悟老庄",来聊聊老子和庄子,谈谈他们深刻玄妙的思想和他们的思想对当下社会、对我们的人生与教育的启发。老子和庄子,同为道家学说的创始人,也都是横空出世的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们各自独立完成极其恢宏、壮美、深奥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的构造,又一脉相承地汇总成道家学说的不朽根基。后世将二人并称为"老庄",将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4.
孔子及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其影响深远。"仁"是孔子思想最核心的内容,是他许多主张的出发点。孔子有关"仁"的思想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他的政治观强调"为政以德",对人民宽惠,缓和阶级矛盾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他倡导要提升道德修养来体现"仁",并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实现"仁";孔子还在自己的一生中不懈地探索具体的"仁"的意义及如何践行"仁"。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一思想,孔子提倡的"仁"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能够做到目中有"人",倡导为人以仁,确实是一个进步。  相似文献   

15.
“然诺”辨     
然诺,是上古文明积淀下来的一种理念。《史记》把然诺与义相提并论,以"仁"、"义"二字,提炼"然诺"观念以概括游侠特色,其意义在于提倡正直的侠义精神,弘扬天下为公、行仁重义的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6.
"儒"与"道"是中国美学的文化基因,儒家美学强调的是现实的人文关怀,蕴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道家美学具有一种超越飘逸的"妙"的情感体验,蕴含着人类永恒的精神追求。但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他们的文学价值取向都从人自身的角度出发,大文学和艺术看作是思想和情感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道家文化有强烈的和谐意识,其"道法自然"的精神本质就是追求道、天、地、人的大和谐.道家和谐文化包括天人和谐、人际和谐与心灵和谐等各个方面,其基本精神强调人与道的和谐,认为循道发展为和谐之根本."守道","万物为一","复归于朴","不为物役"等是其主要内容.道家和谐思想内涵深刻,见解独到,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开掘和认识.道家和谐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有思想启迪和警示意义,应从中汲取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学校里,我们每个人都有语文老师,许多年以后,我们还会记得他们的名字.在社会上,我们每个人也有语文老师,只是你可能没有留意他们,没有把他们当作自己的语文老师罢了.  相似文献   

19.
玄学是道家哲学在魏晋时期的新形态。此后,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道家哲学没有再继续发展,但通过道教、儒学以及中国化的佛学,道家思想又得以不同程度的体现。道教哲学作为玄学之后道家哲学新的发展形态,从道家哲学的转型及其与道教思想的内在联系中能够得到说明;而道家思想在儒、佛中的体现,则不能视作道家哲学的发展。同时,有必要从道家与道教关系的角度,深入探究玄学之后道家哲学不再发展的原因;把道家和道教都装在"道学"框架里的观点也值得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20.
孔子形象的转变是学术发展变迁的缩影。汉魏时期道家思想代表以《淮南子》和王弼最为典型,他们认识的孔子形象经历了从"体道者"到"体无的圣人"的转变过程。"体道者"形象,表现了汉初道家对"内圣外王"的追求,而"体无的圣人"集中展现了汉魏之际道家学者对"道"的全新认识。这种转变,反映着道家学术走向义理探讨的发展趋势,也是道家学派一直以来对统合儒道努力尝试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