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法治国,还要以德治国,这是一个被历史证明了的重要治国方略。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如何改革小学思品课教学方法,提高德育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是我们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纵观小学思品教材,其思路和脉络大都阐述了以下四个方面:即“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其中,“是什么”是内容和认识要求;“为什么”是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明白道理;“做什么”是加深理解、进行辨析、巩固认识;“怎么做”是导行,帮助学生形成信念、习惯。根据…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国,还要以德治国,这是一个被历史证明了的重要治国方略.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如何改革小学思品课教学方法,提高德育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是我们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纵观小学思品教材,其思路和脉络大都阐述了以下四个方面:即"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其中,"是什么"是内容和认识要求;"为什么"是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明白道理;"做什么"是加深理解、进行辨析、巩固认识;"怎么做"是导行,帮助学生形成信念、习惯.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在思品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说教,用那些纯而又纯,高而又高的理念来对孩子进行教育,这些理念跟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有距离。我们给儿童很多的道德价值,但很多的时候这个价值是虚的,形成了“两张皮”。在话语的灌输中,青少年是被动的,这造成了孩子远离道德教育。笔者认为:教者应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积极实践,努力提高思品教学的实效性。一、收集资料,提高认识“知是行之始”。首先要让学生懂得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爱什么,恨什么,获得正确的道德认识,才会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中去。在教《热爱  相似文献   

4.
小学思品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良好道德和政治觉悟。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一些教师在思品课教学中较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只教给学生“美德袋”,而忽视了学生个体身上的内化过程,即道德思维过程,造成了思品教学费时低效的状况。我认为思品教学应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注重学生道德思维的训练和发展,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一、加深道德认识,训练思维的深刻性思品教材中的内容编排一般是一课一理,理即是道德知识。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容,懂得该怎么做,而且要能分析其中的道理,使学生认识到道德知识的深刻本质。道…  相似文献   

5.
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行”,“导行”作为思品教学的基本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是思品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因而,“导行”成为思品教学的  相似文献   

6.
思品教学中,要使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应在“导”字上下功夫。1.明理导行。如教学《多为集体做好事》一课,学生认识到三年二班学生所做的是热爱班集体的好事。然后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平时所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思想品德课导行六法陈福(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行”即道自行为习惯,是指学生在一定的道德信念和情感的指导下所采取的行为,“导”是教师依据思品教材的“观点”和“道理”等,有意识、有目的地使其付诸学生实践的教学活动。在思...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思品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思品教学要坚持以情感人的教学原则。因为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在内部它可以促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升华为道德信念,从而对道德观点深信不疑;在外部它可转化为一种渴望,一种动力,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9.
“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持久化,是思品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从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一般表达形式看,导行在目标层次上是高于明理的,明理是前提,导行则是目的,是思品教学的“重头戏”。因此,我们在思品教学过程中,应将思品课的导行与课内外、校内外的各种途径、各种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使家庭、社会、学校互相支持,齐心协心,形成教育合力,将“导行”落到实处。一、思品教学与班队活动优化组合思品教…  相似文献   

10.
黄涛 《师道》2008,(7):75-76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学科,它作为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任务。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行,导行作为思品教学的基本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是思品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因而,导行成为思品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一、挖掘课后习题的内涵导行 思品课的教学不单是让学生了解“是什么”,明白“为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怎样做”。因此,努力挖掘课后习题的内涵,让学生懂得“怎样做”是导行的一条新途径。如《遵守公共秩序》一课,课文只限于讲意义,而对于怎样遵守公共  相似文献   

12.
李芳 《新疆教育》2012,(9):46-47
《思品与社会》教学必须以培养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儿童为根本目标。其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学习做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情感是其道德信念、道德力量、道德准则的有血有肉的心脏。因此,我们说情感是形成理性认识的基础。在《思品与社会》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情感认识,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规范学生的情感行为对学生的成长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知、情、意、行全面发展——浅谈小学思品课的素质教育吕宗坤怎样构建小学思品课的素质教学模式?我想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不仅教“知识”,更要注重学生道德能力的提高。小学思品课教学要完成一些道德的基础知识的教学,这是毫无疑问的,比如教学生懂得什么是礼貌、什...  相似文献   

14.
思品课导行艺术举隅○何善锋(永丰县古县中心小学)思想品德课是比较系统地、直接地向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大纲指出要“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明理—激情—导行”是思品课对他们进...  相似文献   

15.
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要求形成学生知和行的融合。但在实际的思品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只重视道德认识的发展,相对忽视道德情感在整个道德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面临一个严峻的现实——情感缺失。教育部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大胆地删除了一些概念的认识要求,强调了对道德情感的培养。因此,审视现实,我们有必要对“冰凉”的思品课堂说“不”。一、问思品“情”为何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判断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水  相似文献   

16.
育人先育德,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德育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即从道德知识到道德情感,再到道德意志、道德行动。而习惯属于道德行动的范畴。如果一种教育只有认识而没有行为习惯,就是不完全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因此。教师要抓住思品课这一主阵地对学生“炼之以志.导之以行”。思品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紧扣教材。“以人为本”。融会贯通。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道德理论、行为规范等标准正确指导自己的言行。使他们从小懂得做人的道理,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7.
在对小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及个性品质的培养中,我们十分重视言行一致的教育,但收效往往不尽人意。小学生言行脱节,其原因:一是良好的道德信念未形成;二是在评价自己行为和别人行为时,虽知什么是对错,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但此时的情感体验较差,故而,不愿去把“知”转化为“行”;三是道德意志薄弱,缺乏一致性和一贯性的行为训练。小学生言行脱节是思品教育中的常见现象,作为教师,要正确认识,不要有任何泄气行为。  相似文献   

18.
作为“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主要课程——思想品德课(下简称思品课),我们是否更要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个教育细节呢?在我们追求开放、合作的同时,关注细节是否能让思品课堂变得更完美,让思品教学达到实效呢?讲求实效才是思品课达到育人目的的关键,而注重细节则是达到实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赖庆宁 《考试周刊》2013,(63):147-148
<正>思品课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崇高远大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的一门课程,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指导学生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发挥思品课的主渠道作用,深化思品课堂教学改革,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成为学校的新课题。思品课教材具有明理、激情、导行的特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和学习积极性,指导自己的  相似文献   

20.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注意激发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当前小学思品教学的一个弊端就是不够重视“激发道德情感”,不够重视情感的体验。在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中,缺少了把两者连接起来的桥梁——道德情感,因而往往使学生产生“知”“行”分割、“说”“做”不一的现象,使品德教育停留于最初的“顺从”阶段,即表面上学生接受了教师和书本上的观点或意见,而在认识与感情上则并不一致,远没有达到“认同”和“内化”的阶段。这不能不说是思品教学实效性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