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轼,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然尝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一度困顿、失意、郁闷、彷徨.如其临近生命终点所慨"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①这正是苏轼晚年对自己人生价值所做的总结与解剖,这亦是对其政治生命的自嘲,却也暗含了对自己文学艺术生命的肯定.黄州、惠州、儋州的十多年贬居生活,不仅是他文学艺术的辉煌时期,也是他人生思想范型发展、成熟乃至最后完善的最关键时期.假如没有这一段生存挫折与磨炼之玉成,也就没有如今我们心目中的苏东坡.社会存在实践影响了苏东坡的思想意识与心理转化,使其性有所适,宣之于文艺,完美其人格.  相似文献   

2.
关于宋代诗人对“周郎赤壁”及“华容”地理位置的认识问题,还要从苏轼谈起。 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贬谪黄州,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与前、后《赤壁赋》,遂成为我国古典文学中不可多得之瑰宝,众口传诵,历久不衰。它们吊古伤今,慷慨悲壮,即景抒情,沉郁苍凉,如果誉之为千古绝唱,那是毫无夸饰之嫌的。但是,苏轼所借以抒发怀抱的这个黄州赤壁,却不是赤壁之战的古战场。苏轼是否误认其为“周郎赤壁”了呢?抑或如有人所说,苏轼确知其并非“周郎赤壁”,但也不妨暂时借以抒发情怀呢? 对上述两个问题的回答,严格地说,都应该是否定的。 北宋诗人张耒在《明道杂志》中说:“周瑜破曹公于赤壁,云阵于江北,而黄州江东西流,无江北。至汉阳,江南北流,复有赤壁山,疑汉阳是瑜战处。”张耒字文潜,号柯山,江苏淮阴人,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有《柯山集》存世。他已经怀疑黄州赤壁并非赤壁之战的真正发生地了。苏轼自己在《东坡尺牍·与范子丰书》中也说:“黄州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传云曹公败处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曹公败归,由华容路,路多泥泞,使老弱先行践之而过,曰:‘刘备智过人而见事迟,华容夹道皆葭苇,若使纵火,吾无遗类矣。’今赤壁对岸即华容镇,庶几是也。然岳州复有华容县,竟不知孰是。”这是苏轼自己对  相似文献   

3.
杨文花 《兰台世界》2014,(10):12-13
由于“乌台诗案”,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三年二月初被贬谪到黄州,并在此地生活了四年又两个月。本文试图从苏轼被贬黄州的生活思想开始,解读他在黄州期间的文学创作及其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4.
由于"乌台诗案",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三年二月初被贬谪到黄州,并在此地生活了四年又两个月。本文试图从苏轼被贬黄州的生活思想开始,解读他在黄州期间的文学创作及其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5.
罗卫东 《档案》2014,(6):18-21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一生从未到过陇南,也没有登临过仇池山,但他对仇池山极其向往,在他的诗中多次写到仇池,并因一枚"仇池石"引出了一段诗坛佳话。苏东坡(1037—1101年),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宋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外放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又贬谪黄州。哲宗时知扬州、颖州,再入朝官至翰林学士、礼部尚书。不久,又谪贬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于常州。  相似文献   

6.
画像题诗,境界斐然,或悲、或叹、或乐、或谑,与其音容对照,无不形神兼备。然而,自题画像诗,却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作者在某一历史时期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经历。 我们最早看到的自题画像诗,是《五灯会元》载的苏轼的一首: 目若新生之犊,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琼州。  相似文献   

7.
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对当前重大的新闻事件或重要的社会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明是非的一种议论文体,它是新闻媒体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的重要社会公器。而新闻评论的“立意”,正是作者对所评述的事物或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就是确立评论文章的基本观点与主要思想内容。对于“意”,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有过很好的解释,他说:“儋州虽然百家之聚,州人之所须,取之市而足,然不可徒得也。必以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钱是也。作文亦然。天下之事,散在经、子、史中,不可徒使,必得一物以摄之,然…  相似文献   

8.
胡适自称是半个台湾人,台湾是他生命的之初,也是他生命的归宿。台湾是他读书识字忧患之始,也是他魂归埋骨之所。  相似文献   

9.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仕途坎坷,一生辗转多地为官.苏轼的放逐对于他而言是不幸的,而这却使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并在每一个所到之地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密州的超然台、黄州的东坡赤壁、杭州的苏堤春晓等,都因为苏轼的绝妙诗文而成为千古文人向往之地,成为流传千古的东坡文脉.超然台更是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密州乃至山东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高地.  相似文献   

10.
我在工厂做了十三年工人,但有关工厂的文字却一行也写不出。苏东坡在被严格监视的情况下可以佳作连篇(惠州和黄州时期)。  相似文献   

11.
苏轼早期的民族观受到华夏文化中心论影响至深,晚年他贬谪海南儋州期间与黎族人民密切接触后,摈弃了"尊夏攘夷"的狭隘观念,提出了"华夷两樽合"平等民族观,对后世的民族平等思想形成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苏轼不仅是著名文学家,而且也是一名风俗学家。他在风俗学方面的造诣集中体现在医疗、宗教以及移风易俗三方面。通过对苏轼风俗观的剖析,我们可以发现苏轼风俗观在宋朝文化背景下所具有的代表性以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苏轼游记散文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全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苏轼游记散文的艺术特色与精神,然后从四个时期阐述了苏轼游记散文及文化背景:初出茅庐、入京为官、出任地方、被贬黄州。  相似文献   

14.
《东坡志林》是苏轼贬放黄州后随手杂记的文字材料,其中12篇记游文真实地反映了他谪居期间的生活情况和思想面貌,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后人阅读这些文章时,不仅能得到哲理的启发,又能获得审美的愉悦。  相似文献   

15.
《东坡志林》是苏轼贬放黄州后随手杂记的文字材料,其中12篇记游文真实地反映了他谪居期间的生活情况和思想面貌,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后人阅读这些文章时,不仅能得到哲理的启发,又能获得审美的愉悦.  相似文献   

16.
龙圣武 《大观周刊》2011,(10):160-160
唯物主义者的可贵,当在承认现实,进而承认人是这现实的物质元素。先生八十年前为生命写下的文字,表达他对生命的悲悯和礼敬,这情怀超越时空,成为生命历史的依托。此文从先生的两“记念”(《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等文(以高中语文教材所录鲁迅作品为主)浅析其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17.
善待他人     
福建南平惨案,是2004年以来中国发生的最严重的校园袭击事件。短短的55秒时间,就有8个鲜活的小生命陨落。一个名叫郑民生的外科医生,不仅彻底摧毁了孩子们的生命,而且最后也毁掉了他自己。这一巨大的悲剧,在刺伤孩子家长心灵的同时,也刺痛了国人的神经。  相似文献   

18.
苏轼黄冈赤壁未必是三国赤壁之战的赤壁。真正赤壁之战的赤壁,一般认为在湖北蒲圻县。但苏轼故意把传说当事实,借以抒发贬官黄州的感慨,所谓"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韩国和日本的文人也把他们国内的不少地方当作赤壁,举行赤壁之游,留下了大量诗文,把东坡赤壁和周郎赤壁联系起来抒发感慨。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浏览了多年没有看的优秀古典小说集《聊斋志异》。大概是职业的习惯,我从蒲松龄写《聊斋》想到了新闻采访,从中颇受启发。蒲松龄不仅是一位了不起的小说家,而且还是一位优秀的采访员。《聊斋》中的作品篇幅短小,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这些材料是怎样搜集到的呢?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曾有很好地说明。他说:“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者命笔,遂以成篇。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伙”。蒲松龄说,自己为干宝,苏轼有着同样的爱好,喜欢搜集神奇怪异的故事,听到以后就记下来。久而久之,各地的朋友也给他写信说故事。于是越积越多,终于编成《聊斋》巨著。根据他的自述和作品来看,他的材料主要有四种来源:一是作者自己的经历;二是作者亲友  相似文献   

20.
刘芸 《大观周刊》2012,(48):14-14
辛弃疾可谓是博览群书。其词更是兼取众家之长,在其所学习的对象中,苏轼是非常重要的一位。辛弃疾不仅继承苏轼在词的题材、风格方面的创新.同时还非常注重对苏轼诗词语言与形式技巧的学习借鉴,从而形成了他自身所独有的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