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雅”的解释之一是“高尚的;不庸俗的”,对“俗”的解释之一为“平庸;不高雅”。现代汉语中用表示此种解释的“雅”构成的词语有“文雅”、“高雅”、“典雅”、“幽雅”、“雅观”、“雅致”、“雅静”、“雅驯”、“雅正”、“雅气”、“雅士”、“雅人”、“雅趣”、“雅兴”、“雅号”、“雅言”、“雅意”等;用表示此种解释的“俗”构成的词语有“粗俗”、“庸俗”、“低俗”、“恶俗”、“俗气”、“俗人”、“俗套”等。由上述解释和词语可以看出,雅与俗是相互对立的,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高与低、褒与贬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汉语序数“第一”有多种表达方法,如直接用基数“一”、“元”、“首”、“头”、“正”、“初”、“始”、“大”、“长”、“高”、“孟”、“伯”、“上”、“甲、子”、“冠”、“最”、“金”等,但表达的具体内容和用法却又各不相同,本文分别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3.
1、“么(也写作“么”)姓,姓“腰”,不读“什么”的“么”;2、“干”姓,读“甘”,不读“干部”的“干”;3、“行”姓,读“形”,不读“银行”的“行”;4、“应”姓,读“英”,不读“应酬”的“应”;5、“黑”姓,读“贺”,不读“黑白”的“黑”;6、“仇”姓,读“求”,不读“仇恨”的“仇”;7、“区”姓,读“欧”,不读“地区”的“区”;8、“任”姓,读“人”,不读“任务”的“任”;9、“朴”姓,读“瓢”,不读“朴素”的‘’朴”;10、“折”姓,读“舌”,不读“折扣”的“折”;11、“单”姓,读“善”,不读“单…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用郭锡良等《古代汉语》教学的基础上.对“文选” 注释中“曾”、“从’、“问讯”、“以”、“贵游”“明诏大号”“全之”“以”“御”“戎”“公”“时时”“解”“为之”“以”、“共止”、“极”、“办、 决”,进行了重新诠释.  相似文献   

5.
在平时阅读中,我们常见到汉语中有不少动宾结构可表示“人”,如“种田”、“采矿”、“教书”、“唱戏”、“捕鱼”、“织布”、“开车”、“理发”、“摄影”、“绣花”、“卖国”、“牧羊”、“购货”、“伐木”、“讨饭”、“养猪”、“种茶”、“筑路”、“献技”及“卖狗皮膏药”等。如在英语阅读中稍注意一下,我们也会发现类似这样的表达形式,如kiss-ass(=flatterer)马屁精,  相似文献   

6.
稍懂数学的人都知道,“+”、“-”、“〉”、“〈”、“=”、“∵”、“∴”一类记号,乃是约定俗成的运算符号,分别表示“加”、“减”、“大于”、“小于”、“等于”、“因为”、“所以”的意思。此外,似乎别无他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郭锡良等编的《古代汉语》中册“文选” 注释中的“择”“太史公”“物”“戎马之地”“横”“仰”“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伍”、“引决自裁”、“鄙陋没世”、“负下”“以”“岂其”“投刃”“通习”“加”“导”“舍”“路”“烈””疾”“完”“行”“治、乱”、“物”,等条,提出了异议,并作了重新诠释.  相似文献   

8.
《金瓶梅》中有代表性的词语“箩圈”、“寸男尺女”、“灯人儿”、“四海”、“没人脚处”、“准洪”、“贼留心”、“群”、‘打个烂羊头”、“痒”、“不知搔处“、”立睁”、“光辉”、“打绿了”、“海骂”、“世界”、“喂眼”、“狠”、“拴”、“叮当”等能生动活泼、准确形象地状物写人,透出人物的心理、个性.总的特点是:活、妙、奇、新.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历月份的名称,除了按自然数顺序表示以外,还有许多有趣的别称。譬如:一月别称“正月”、“陬月”、“端月”、“孟春”;二月别称“如月”、“杏月”、“仲春”;三月别称“月”、“桃月”、“季春”;四月别称“余月”、“清和月”、“槐月”、“孟夏”;五月别称“皋月”、“榴月”、“蒲月”、“仲夏”;六月别称“且月”、“荷月”、“伏月”、“季夏”;七月别称“相月”、“巧月”、“霜月”、“孟秋”;八月别称“桂月”“壮月”、“仲秋”;九月别称“玄月”、“菊月”、“季秋”;十月别称“阳月”、“小阳春”、“孟冬”…  相似文献   

10.
就合肥方言单音动词的词形、词义及语音进行研讨。考释研讨的单音动词共50条,其中“烧”、“擐”、“鬻”、“鶄”、“[犀刂]”、“敕”等牵涉到词典等在注音、释义及词形认定上的一些问题;“农”、“趮”、“[至辶]”、“[日良]”、“[扌忽]”、“[合攵]”、“爁”、“懑”、“淖”、“luan”、“羊力”、“豧”、“xie”等牵涉到古词、古义在合肥方言的留存。  相似文献   

11.
就合肥方言单音动词的词形、词义及语音进行研讨。再考释研讨的单音动词共50条,其中“攮”、“削”、“操”、“扚”、“踒”、“縻”、“解”、“褪”、“瘝”、“煍”等牵涉到词典等在注音、释义及词形认定上的一些问题;“扚”、“沰”、“[詹刂]”、“揌”、“[祝土]”、“[少刂]”、“荡”、“顉”、“[目后]”、“ ”、“趣”、“[ ]”、“[沙目]”、“ [口乏]”等牵涉到古词、古义在合肥方言的留存。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里写笑的地方多得不可胜数,除一般地写到“笑说”、“陪笑道”之外,还勾画了各种人的各种笑貌。诸如:“含笑”、“陪笑”、“冷笑”、“嘻嘻笑”、“坎坎笑”、“哈哈笑”、“呵呵笑”、“失声笑”、“伸舌头笑”、扎手笑”、“拍手笑”、“抿着嘴笑”、“摇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抱朴子》内外篇中的“病”、“疾”、“困”、“烦”、“患”、“将”、“携”、“带”和“摭”、“拾”、“掇”三组常用同义词进行了历时和共时的比较分析,认为“病”组均有“疾病”义;“将”组均有“携带”义;“摭”组均有“拾取”义;且各组都有其自己的历时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目标 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旅游”、“幼龟”、“沙滩”、“侦察”、“企图”、“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等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愚不可及”、“欲出又止”、“若无其事”等词语的意思。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介绍在中学数学解题中常用的“一般”与“特殊”、“常量”与“变量”、“数式”与“图形”、“相等”与“不等”、“正面”与“反面”、“分解”与“合成”、“运动”与“静止”、“降维”与“升维”等八种辩证转换策略以及运用它们解决一些典型题目(包括高考题、竞赛题)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少数词条释义有不明、偏颇或不合逻辑等问题。这里对“持家”、“国家”、“爱国”、“剥削”、“直系亲属”、“批判”、“批评”、“民主”、“自尊”、“江湖”、“耍滑”、“耍滑头”、“呵护”、“腐败”和“花苞”15条进行了商榷和修改,以供下次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就合肥方言单音动词的词形、词义及语音进行研讨。研讨的单音动词共55个,其中“蝶”、“下”、“降”、“冲”、“[目聂]”等牵涉到词典等在注音、释义及词形认定上的一些问题;“[食掌] ”、“揰”、“嬔”、“鵮”、“ ”、“胤”、“縼”、“煠”、“ ”、“烃”、“烼”、“ ”、“摕”等牵涉到古词、古义在合肥方言的留存。  相似文献   

18.
安沙沙 《语文知识》2009,(3):90-91,93
“窃”、“盗”、“偷”是表示“偷盗,盗窃”义的一组同义词,先秦口语一般用“窃”、“盗”,以“窃”为多;两汉时期“窃”、“盗”、“偷”三者同时使用,“盗”占优势;魏晋时期“偷”的使用超过其余两者,并沿用至今。“窃”、“盗”、“偷”的历时更替,反映了这组常用词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9.
从音、形、义等方面考证“冒”、“冥”、“冢”、“蒙”、“矇”、“濛”、“幪”、“朦”、“萝”、“瞢”、“霧”、“霾”等字的同源关系,来揭示汉字发展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20.
在历史教学中常会遇到学生写错别字,如把“威胁”写“危胁”或“危协”,把“统治”写成“统制”,把“袁世凯”写成“袁土墩”,把“片面”写成“偏面”,把“资政新篇”写成“资政新编”,把“黄宗羲”、“王羲之”写成“黄宗曦”、“王曦之”,把“辛亥革命”写成“新亥革命”,把“洪仁歼”写成“洪仁轩”,把“镇压”写成“振压”,把“导致”写成“导制”或“导至”,把“遵义”写成“尊义”、“尊议”,把耦犁、曲辕犁、伊犁的“犁”写成“梨”,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