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诗经》的编辑成书过程,历来学者的视点集中于"采""献""删"等说法,往往忽略其中隐藏的诗歌传播问题。而由传播角度入手,可以解答《诗经》中出现语句相类作品的原因。"采诗""献诗"只是《诗经》编辑过程中的一个传播角度,代表着《诗经》由地方向中央和王官向朝廷的传播过程,此外还有中央向地方的传播,某地区内部的传播及其他的传播方式等,都对《诗经》的形成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后汉书知意》是刘咸炘《四史知意》之一。刘氏博采众家,引证丰富,从史法和史识的角度对前人关于《后汉书》的研究进行史学批评和辨析,并对《后汉书》的篇体和识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本文以《后汉书知意》为考察对象,分析了《后汉书知意》的撰写原因和体例,从史学史角度探讨刘咸炘著史需明确史体,读史应察变观风重源流的史学观,从中可见刘氏的史学意识。  相似文献   

3.
正李友广、王晓洁合著的《传道与出仕——共同体理论视野下的先秦儒家》一书(以下简称《传道与出仕》),由人民出版社于2018年11月正式出版。作者运用德国社会学家裴迪南·滕尼斯"共同体"理论为研究视角,以"知识社会学"为理论方法,以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互参照,对先秦儒家的身份认同、价值选择及政治实践做了具体的抽绎与归纳,充分彰显了儒者置身于伦理与政治之间的张力,并对儒生在汉代所产生的分化进行了历史学意义上的深层揭示。《汉书·艺文志》称:"  相似文献   

4.
正汉代阳故城位于今安徽省临泉县城镇,其文化内涵丰富且保存状况理想,是研究皖西北地区汉代城邑遗址的难得标本。本文结合目前掌握的有关文献及考古资料,拟对两汉阳县(侯国)的地理分布、职官设置及兴废变迁等问题做出初步考论。传世文献中所载的阳地望《汉书·地理志》在记述豫州汝南郡领县时云"阳",应劭注曰:"在水之阳也。"《后汉书·郡国志二》: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国道家思想史上,《淮南子》是一部"总覈万略,错综百氏""雄长千古"的"绝代奇书",为历代学者、文士所欣赏与称誉。《淮南子》的成书是以西汉淮南王刘安为领袖的"淮南学派"精心撰著的历史产物,是他们"论道""悟道""修道"的思想智慧结晶。与先秦时期《老子》、《庄子》相比,《淮南子》既有前者的哲思之魅,又有后者的文学之美,可谓是兼得二者之长而别具自身的汉代道家特色。  相似文献   

6.
李龙 《寻根》2010,(5):24-30
<正>李姓作为中华第一大姓,源头众多,诸说并存。唐王室追封老子为李姓先祖,确立了老子在李姓谱系中始祖的地位。早在汉代,应劭在《风俗通·姓氏篇》中就说:"李氏,李伯阳之后。""伯阳"是老子李耳的字。宋人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说:"老聃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清代张澍《姓氏寻源》载:"理、李字古  相似文献   

7.
古今馒头考     
正"馒"字指"馒头"这一食品,并无异议。但馒头古今含义不同,各地内涵有异。"馒"是一个后起字,不仅甲骨文、金文、小篆中无"馒"字,严格说来隶书中也无"馒"字,在隶书流行的汉代,尚无馒头之名,故西汉史游《急就篇》、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均无"馒"字。  相似文献   

8.
汉代博士与佛学的传播葛志毅佛学输入,综合各种记载,与博士制度有某种关系。如《世说新语·文学》刘孝标注引《牟子》:"(汉明帝)遣羽林将军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之大月氏国,写取佛经四十二部。"又引《魏略·西戎传》:"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虑受大...  相似文献   

9.
高黎 《华夏文化》2010,(3):55-56
<正> 和谐一词较早出现于汉代郑玄给《诗经》作的笺注。《后汉书》和《晋书》中也出现过。在《论语·学而》中提到"礼之用,和为贵",《国语·郑语》、《论语·子路》、《中庸》等体现了古人对于和谐的重视。《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反映出和谐思想允许有不同的见解,最终做到求同存异,实现和谐。和谐文化建设的思想是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它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  相似文献   

10.
东汉李尤的《鞠城铭》和三国何晏的《景福殿赋》是迄今最为详细的关于汉代蹴鞠的文献资料.本文以此为依据,对汉代一般鞠城和“景福殿鞠城”的具体情形作出了尽可能的历史复原.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按照汉代人王逸的说法,《天问》这部奇伟的作品,是屈原在他被放逐之时,“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而创作出来的。这一解释可以证诸《吕氏春秋·谕大》所引的《商书》,以及汉代人王延寿所作的《鲁灵光殿赋》。前  相似文献   

12.
在汉代社会空前重视童蒙教育的文化格局中,女童教育尤其值得注意。汉代女童教育包括文化教育、道德教育、生产与生活技能教育,汉代女童教育有成功的典型。东汉经学史的丰富内容中,可以看到女童热心研习的篇章。《女诫》作为儒学道德信条在女童教育中受到重视,对女性强制性的道德约束自童年开始,这是值得重视的妇女史的情节。汉代生活生产技能教育即所谓"女工"的培训,也在社会史记忆中保留有珍贵的信息。女童教育影响了妇女生活的品质,也因知识女性对子女的教育,实现了文化的世代传递,从而显著改变了社会精神生活。对"女德""女工"的重视,长久地影响了中国妇女史。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之不得“圣人级待遇”,并非因为他是“刑余之人”,而是《史记》本身的原因。《史记》在汉代就曾遭禁锢,受到官方的公开指责、严厉批评和内容删削。汉代及汉代以后,更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这不仅仅是司马迁个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14.
方燕明 《寻根》2010,(3):13-21
<正>汉代司马迁《史记·夏本纪》开篇即谓:"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史记·夏本纪》并列出夏王朝十四世十七王的世系为:禹—启—太康—中康  相似文献   

15.
《春秋》义例的形成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今文家攻驳《左传》不传《春秋》,古文家为强化《左传》的传经性质,努力缔构左传家的义例体系,因此《左传》凡例成为春秋学的研究关注重点。《左传》凡例由《左传》作者采辑相关史料撰成,并成为左传家说解《春秋》大义的义例体系核心。如果从形式上追溯其产生来源,礼例是其直接渊源之一,律例则是秦汉厦其以后春秋家义例体系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汉代公文在碑石上表现为三种体式,一是在铭赞体碑文中载录公文的复体式公文碑,二是以格式公文为主的单体式公文碑,三是在纪事碑、铭功碑中记载公文颁发之事或公文主旨的法律纪事碑,前两者是汉代公文碑的主导体式。与唐宋公文碑相比,汉代公文刻石外观辨识度不高,在碑石上刻写公文的制度尚不规范,故汉代"公文碑"尚处于初兴状态,未成为独立的碑刻类别。  相似文献   

17.
《寻根》2020,(3)
正盉,作为商周时期一种重要的青铜酒器,硕腹,腹部一侧斜生长管状流,另一侧有盉,三足,有盖,盖多以链等与盉相连。明代学者杨慎在《丹铅总录·凤盉》中有"瓦釜之于黄钟,饕鼎之于凤盉"的记载。"盉"字的含义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盉"字的描述为调味也。从皿禾声。南朝梁大同年间太学博士顾野王所撰写的第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书《玉篇》  相似文献   

18.
清华简《系年》所记商周之际的"奴卢之戎",与秦封泥中的"奴卢"、《汉书》所记河西"罗虏"可以对读,本属于西北地区的羌系人群。从先秦到秦代的"奴卢"、汉代的"罗虏",再到唐代作为彝族先民的西南乌蛮一部的"卢鹿",以及近代的"罗罗"(彝族),可能存在源流关系。结合秦封泥及其他历史资料分析,"奴卢之戎"是秦奴婢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9.
《论语》"学而时习之"其实是"学"、"习"这两种意思既有区别、但又密切相关的人类知识增进行为的充实表达,其外延远超过今天双音节合成词基础上形成的"学习"一词。《论语》中大量使用到"学"和"习","学"为强调对典籍的理解与吸收,"习"则强调在实践中去检验印证,故"学习"其义应为"学习并实践"。不独《论语》,先秦其他典籍所载"学习"一语其情况与《论语》相同,"学"与"习"皆有严格区分。但是,汉代以后随着汉语词汇构成规律的变化,诸如《史记》、《东观汉记》、《后汉书》等典籍所载"学习"一语,已由先秦两个意义递进的单音节词组,演变为双音并列式合成词,从而导致"学习"词义的缩小。还原"学习"在《论语》中的本义,对于今天中国的教育振兴以及建构终身学习型社会或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古代的丧葬礼是汉民族一项独具特色的礼仪制度,不仅自成体系,而且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各种礼仪制度已相当完备,而作为"三礼"之一的《仪礼》,记录了周代贵族的冠、昏、丧、祭等各项仪节。《礼记·礼运》云:"是故夫礼,必本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仪礼》中的《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记录了周代士阶层的丧葬制度,但是对夏、商二代乃至更早的丧葬制度却未曾言及。众所周知,先秦时期的礼仪制度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