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当今时代,要了解、学习文学作品可有多种途径,但阅读文学文本是学习文学最基本的路径。尤其是对经典文学文本的阅读:读者会感受到作品的语言之芙、情趣之丰富、思想之深刻,能够不断地提高阅读鉴赏和审芙感悟,同事增强阅读文学文本的兴趣。在高校教与学的过程中,注重文学文本阅读,并改变既定的教学模式,才能取得实质的学习效果,才能调动学生自觉阅读文学文本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3.
大多评论者指出《琵琶记》的内容是复杂的,有突出的价值、精华,也有明显的不足,甚至糟粕。其实,这是高明《琵琶记》二重内涵的外在体现。该剧内涵二重性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社会角色意识与个人自我感受的矛盾并存;悲喜因子的交融并存;人物定位的褒贬并存。内涵的多重性,正是《琵琶记》与众不同的艺术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4.
元代著名南戏作品《琵琶记》,以其对民间故事的成功改编,悲剧结构的成功设置,甚至是在情节上明显的疏漏,制造了一出较为典型的悲剧。文章分析了剧本改编的意义,双线结构的特点,并认为其结构的缺失之处在于,在本剧的后面部分关目中,以由“悲”转“喜”的大团圆结局对其悲剧性有一定意义上的消解。  相似文献   

5.
陈霄 《文教资料》2009,(25):89-91
<琵琶记>是高明根据南戏<赵贞女蔡二郎>改编而来,在保持赵五娘原有形象的基础上,作者试图将蔡伯喈改写为"全忠全孝"的人物,从而起到"子孝共妻贤"的劝化作用.然而,由于<琵琶记>在角色设置与人物关系处理上的局限,蔡伯喈等形象有着不同程度的分裂,情节上也出现了一些疏漏.从赵五娘一线看,<琵琶记>是一本杰出的苦戏;从蔡伯喈一线看,<琵琶记>则是一本蹩脚的翻案戏.  相似文献   

6.
被称为“南戏之祖”的《琵琶记》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直到现在它的内容、主旨、形式、格律等一直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对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关于《琵琶记》的研究状况作一简要的梳理。  相似文献   

7.
自佛家文化扎根中国文化土壤以来,儒、释、道三大哲学体系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此起彼伏的态势。元末,在佛家﹑道家等多元化思想不断冲击儒家正统地位的情况下,剧坛大作《琵琶记》巧妙地将儒、释、道三家思想融入蔡伯喈、赵五娘、牛小姐等人物形象上,试图以儒家忠孝观来教育世人、影响后人。这体现了一代知识分子呼唤儒家责任意识来弥补时代欠缺的精神,也使《琵琶记》得以进一步传承并被接受。  相似文献   

8.
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总是能对后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命意、曲律、语言、结构诸方面探讨了《琵琶记》在戏曲史的影响和地位。  相似文献   

9.
高明作南戏《琵琶记》有意改变传说中蔡伯喈的负心汉形象,无意中却加深了这个形象的悲剧意蕴。他恪守封建纲常导致忠孝不能两全的痛苦,他的懦弱和贪婪致使他在“三不从”的外在压力面前委曲求全、顺其自然。是时代的必然和自身的弱点使他迷失了方向,丧失了独立意志,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情非得已的负心汉。  相似文献   

10.
在高明的《琵琶记》中,有两位个性鲜明的女性,赵五娘和牛小姐。她们有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和悬殊的社会地位,只是因为同一个男性蔡伯喈才有了交集。才让我们对这二位女性身上的共同之处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张婷婷 《文教资料》2008,16(16):7-9
本文试从悲剧冲突的性质和结构出发,结合中西方悲剧的特征分析,引出对<琵>剧中隐含的悲剧主题意旨的探讨.全剧的核心冲突关乎两股互不相容的伦理力量;独特的双线并行和主副线交替的结构布局,收到层层推进冲突的良好效果;貌似"大团圆"的结尾,实际上呈现出冲突的不可解决和痛苦的绵延不尽.通过以上几点的评论.客观展示<琵琶记>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12.
张晟 《考试周刊》2013,(43):38-38
本文意在探讨《琵琶记》中封建伦理关系的矛盾与消解,并由此形成对作品意义的深入探究,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讨论封建伦理关系的发展概况,其次探究矛盾与消解在作品中的体现,主要包括"孝"的内在矛盾,封建家庭中的女性矛盾,忠孝的矛盾及礼教与人性的矛盾,最后形成对作品意义的现代思考,主要从封建文化的角度分析矛盾存在的合理性,以及作品中矛盾与消解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刘恒 《现代语文》2005,(1):72-74
赵贞女和蔡二郎的故事,很早就在民间流传.最早将其搬上戏剧舞台的是南戏<赵贞女蔡二郎>,叙演"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之事,意在批判书生发迹变泰之后抛亲弃妻的负心之举.而高明<琵琶记>的高明之处则在于没有将蔡家的悲剧简单地归之于文人负心,而是通过"三不从做成灾祸天来大"的事实,将批判的矛头指向科举,谴责了追求功名利禄的思想,揭示了悲剧背后的社会根源.但是,作者却给它安上了一夫两妻、满门旌奖的"大团圆"尾巴.从"书馆悲逢"之后,<琵琶记>的悲剧色彩和批判笔调急转直下,一步步朝着喜剧的方向发展."贤惠"的牛小姐"几言谏父",牛丞相幡然省悟并派人去迎接伯喈家眷.五娘只身进京寻夫,并与牛小姐巧逢继而又与伯喈团圆,二女一夫回乡守孝,活着的和死去的全都获得封赠.在一派歌舞升平的大团圆中,让观众心满意足地离开剧场.本是"人生难遇欢时节,世路无门行转蹶"的悲剧,为何偏偏要以"大团圆"作结呢?这可以从三个方面窥见端倪:一是作者自身经历的复杂性与思想的局限性;二是"中和"哲学思想的渗透;三是当时国人特有的审美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4.
《琵琶记》中是非问句根据疑问程度可分为询问句、测度问句、反诘问句三类。是非询问句大多数使用疑问标记,即疑问语气词“么”、“那”、“乎”,其中近代汉语新兴的“么”用频最高。是非测度问句只使用近代汉语新兴的测度疑问副词“莫是”、“莫不”、“莫不是”、“敢”、“敢是”,句末不使用疑问语气词“么”。是非反诘问句大多数使用疑问标记,即近代汉语新兴的反诘副词“终不然”、“难道”及古已有之的反诘副词“岂”、“可”。《琵琶记》中还有一类特殊的是非问句,属于句式糅合现象,其是由是非询问句与否定陈述句糅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15.
《琵琶记》是南戏经典剧作,历代对它的评价颇高,被冠之以"曲祖"之称。在用韵、格律、宫调等音律方面,明清文人学士对《琵琶记》褒贬不一,曲家之间的这种争议影响并推动了明清戏曲理论的发展,《琵琶记》对戏曲音律理论的最终形成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废都》和《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两部非常重要的长篇小说,两者在情欲叙事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废都》的情欲叙事流于直白化,感官化,粗俗化;《白鹿原》的情欲叙事蕴蓄着浓厚的文化意味和道德评判,富于选择性和审美性。后者为情欲叙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郝昌 《华章》2008,(17)
其实在蔡邕对权贵方式的变化过程中,已经看出蔡邕的原有儒家道德信念在动摇,他已经向权贵让步妥协了.如果按照以前密告奸臣的做法,蔡邕便早早地将王智这种小人给密告了.从更进一步说,蔡邕已经向恶人妥协了,而他的的这种转变很大程度上来自蔡邕懦弱和多疑的性格.  相似文献   

18.
元末高明创作的南戏《琵琶记》,在美国被改编为音乐剧《琵琶歌》,于1946年搬上百老汇舞台。此次改编是一次文化疏离的文本重构过程,具体表现为新作与原剧表现作者辞仕、归隐思想和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丰富内涵相疏离,将文本重构为一部具有异域风情的爱情剧。重构中,原剧“情节多破绽”的问题虽有所规避,但又衍化出新的漏洞,造成此次搬演造势很大,但票房并不太理想,亦未获得艺术上的很大成功。《琵琶歌》在百老汇改编和搬演得失的探讨,对进一步理解和推进中国戏曲海外传播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蔡伯喈的蜕变,主因不在他心性脆弱和人格卑下,而在其所处社会中有着强大浸染力和制衡力的“官本位”思想及“学而优则仕”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学界对《邯郸记》中的卢生形象多有论及,但研究者大多将其定位于一个"恶"者,此论失之偏颇,有将问题简单化之嫌。若以新的视角——"情欲论"加以观照,就会发现卢生形象善恶兼具,其复杂性恰恰折射出当时社会保守势力对人、人性的摧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