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什么在家长工作中总觉得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放 《山东教育》2002,(9):21-22
吴放老师:您好。我希望您能就如何优化家长工作给我们提一些建议。多年来,虽然我们一直把家长工作、家园沟通作为重要工作来做,但仍然时时感到来自家长方面的阻力,比如有些家长总嫌幼儿在园穿得少;有些家长对孩子的独立性常常怀疑,阻碍孩子独立性和自立、自理能力的发展;一些祖辈家长比较顽固,更难沟通。尽管我们园的老师努力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来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可大家总觉得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到底该如何做,才能使家长的育儿观念与幼儿园同步呢?晓文晓文老师:你好。很高兴能够与你分享一些我的看法。你提的这个问题很重…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家委会”成员会议上,一位家长坦露心声:“我们既希望周末来临,可以放松心情缓解工作压力,又害怕周末,孩子孤独没伴玩,缠得人不得安宁。孩子非常喜欢上幼儿园,喜欢他的同伴,希望能找一些伙伴一起过周未。”这个建议得到了幼儿园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姜惠萍 《山东教育》2005,(36):37-38
接住家长抛球的球是指教师是一项资源.当家长需要支援时,他可以从老师那取获得帮助,教师必须接好家长抛来的球并且以一种家长能够接受的方式抛回去。双方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双方都是主体,从中真正受益的不仅是老师.家长,更是孩子。我们尝试了如何用“心”来做事,  相似文献   

4.
章娟 《早期教育》2006,(11):27-27
1.“假日宝宝”记录表的平面互动。 以往每逢放假,我园总以书面形式发给家长通知,向家长提出配合的有关事项。整个过程,幼儿园是发令,家长是被动接受,没有一种平等、探讨、对话式、参与式的交流和互动。本学期,我们根据孩子的差异,与家长沟通后为每个孩子度身设计了具有个性的假期宝宝记录表。开学了,孩子们带着假期宝宝记录表,自豪地向老师和同伴诉说自己的成长与进步。我们也听到家长的反馈:一份小小的记录,比家长的说教更管用。由此,我们又设计了双休日的宝宝记录表,鼓励家长图并茂地记录孩子的点滴变化。  相似文献   

5.
张曼凌 《班主任》2010,(2):42-43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老师能给自己的孩子更多的关照,如调个好座位、多提问、让孩子当干部……为此,不少家长给老师请客送礼。对此,如果老师推辞,一些家长会有各种想法甚至生气;如果接受,则有悖师德。有的班主任说:吃请也是为了工作,这种方式更容易和家长沟通。我很困惑,面对家长请客送礼,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6.
王树红 《山东教育》2004,(23):74-75
在现代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与协作,愈来愈成为最重要和最实际的课题。基于这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实行了家园联系的书面沟通方式——家园联系表。我园的家园联系表是表格形式的,表格分为两栏:一栏为教师意见,一栏为家长反馈意见。一般先由教师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情况和教育建议,家长阅览后再反馈幼儿在家情况及自己的做法和体会,提出意见与要求。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从家园联系表中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7.
过“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生活中最快乐的日子。为了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节日里尽情地游戏、表演,充分体验节日的快乐,我园老师做了大量的工作,这其中包括不容忽视的家长工作。一、进入5月份之后,我们便向家长做问卷调查。目的之一是了解家长的需要,即家长希望在“六一”活动中看到些什么,如孩子的表演、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游戏活动等。目的之二是广泛征求家长对幼儿园组织“六一”活动的建议,如组织形式、顺序安排等。问卷的内容有:1.您希望幼儿园组织什么样的“六一”活动;2.您对“六一”活动的形式、内容有哪些设想和建议;3.…  相似文献   

8.
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与家长沟通,积极寻找教育幼儿的最佳切入点,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发展幼儿个性,显得非常重要。笔者从家长的角度对目前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寻找合理的沟通方式或技巧进行探讨,希望对幼儿老师有所帮助。一、目前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1.老师始终处于权威地位从目前许多家长反映的与孩子老师沟通的感觉来看,家长始终处于被动的、要求按照老师意愿执行的一种地位。由于受这种地位的影响,在交流中一般是老师说得多,家长听得多。即便有的家长很想与老师谈谈自己对孩子的一些看法,想通过孩子在家的表现来分析孩子…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家园沟通不畅的真正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近日,我向全园幼儿家长发放了关于“家园沟通不畅”的问卷调查,其中,780名幼儿家长中有接近半数的家长认为家园沟通是通畅的,剩下半数的家长中,又有一半的家长认为自己处于畅与不畅之间,另外一半的家长则果断地选择了不畅通。家园沟通不畅的表现1.将近一学期没能与孩子的老师谈过话、交过心。2.说不出孩子老师的姓名、学历、基本情况。3.不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4.不清楚自己孩子的发展在同年龄孩子中处于什么水平。5.说不出幼儿园的特征、办5.说不出幼儿园的特…  相似文献   

10.
叶小秋 《家庭教育》2007,(10S):23-23
为了帮助家长发展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孩子的数学学习成绩.笔者结合多年的教育实践,提出以下几条建议,希望能给家长一点启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每位家长都想与孩子沟通,使亲子关系达到最高境界。在这期“家教话题”里,冉乃彦先生要和我们谈谈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的艺术。家长只有不断地学习,一沟通才能提高层次和质量。希望家长们能重视与欲子的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欢迎来信来稿。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是每个家长都要面对的,也是每个家长都希望做好但却不一定能做好的。本人根据自己的体会,结合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认为亲子沟通必须抓好时机,注意态度和方法,尊重他,信赖他,设身处地为他着想,真正把孩子当作朋友,这样才能让孩子身心轻松,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家教指南》2007,(12):32-32
1.平等的原则 建立人格的平等关系,是亲子间沟通的基础,也是幼儿是否愿意、喜欢和家长沟通的关键。与幼儿沟通时.我们往往会因为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还不懂事而忽视这点,以希望、说教的方式来与他们沟通,会使幼儿感受到来,自权威的压力,使他们常常“有苦难言”,因为害怕父母的说教而不敢说出心中的想法。  相似文献   

14.
王强 《家教指南》2003,(8):13-15
18岁那年,我走上了三尺讲台。凭着谦逊和勤勉,在教学上也算小有成绩:有10余篇文章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两次在全县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3篇文章分获市级和国家级奖,是两家省级刊物的特约记者。在我们这个小县城,这应该算是不太差的成绩了,但我却有一怕:怕家长。一怕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些良好的愿望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有些家长却往往使老师无以为计。他们为了使自己的子女能顺利成长,往往给老师提些苛刻甚至无理的要求。有的家长要求把自己的孩子安排在正中位置坐;有的家长要求每堂课多提问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5.
每天幼儿离园时,幼儿园总是热闹非凡,各种声音混合在一起,仿佛在奏着一曲交响乐,教师要在这嘈杂短暂的时间内把自己班上的每一位孩子交给他们的家长,真不是件易事。仔细算来,老师给每个家长的时间不到一分钟,时间虽短,但这时却是教师直接接触家长,与家长沟通的好时机。怎样利用这短暂的接送时间与家长沟通?我在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采用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1.简短谈话。家长工作都非常忙,接送孩子时来去匆匆,上午送孩子怕耽误上班时间,下午几十个家长又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现,这就决定了老师与家长谈话的时间不可能长篇大论…  相似文献   

16.
张颖 《黑河教育》2014,(7):18-18
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我尽量与家长沟通并取得共识,使班主任工作顺利轻松。我经常利用家长接送学生的时间和家长进行沟通,主动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在校的表现,争取家长的配合。我深深地感受到教一年级学生的艰辛,因为需要我用更多的爱心、耐心和细心去对待他们,希望我的付出能让学生们爱上我这个班主任,爱上我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17.
赵承华 《山东教育》2003,(23):80-80
欢迎你们来到机关幼儿园!欢迎你们来到小三班!我们将共同谱写孩子们踏入社会的第一乐章。俗话讲:万事开头难。对于第一次离开家人踏入幼儿园大门的孩子,入园适应确非易事。家长同样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让家长能放心地工作,我班将开展一系列活动,请家长们大力支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8.
我本善良     
原本很好的一次和家长沟通的机会,我本想面对面地和学生家长好好交流交流,但可能是因为我太激动了——结果事与愿违。那是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学校安排我教六年级。班上有个学生叫杨永,一直是一个“后进生”。刚接班时原班主任就告诉我,他不但学习太差,而且无视校规校纪,三天两头打架。一次我们刚举行完单元检测,他得了52.5分,下课又与外班的人打起架  相似文献   

19.
尤顺凤 《早期教育》2007,(11):29-29
幼儿园老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家长第一个最希望搞好关系的老师。我作为一个有着幼儿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双重身份的人认为,家长不要怕与老师沟通,同时在与老师沟通、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还要讲究一点艺术。下面分析三个真实事例,希望对家长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2005年学校招生过程中,东台的中考“状元”家长找到我这里来说,一所四星级学校的校长、主任刚到过他家,希望孩子去他们学校读书.并许诺3年的学费全免,同时答应,这个学生的弟弟到他们学校去免费读初中。说到最后,这位家长问我:“王校长,这些你能做到吗?”我当即回道:“我做不到。”并告诉他三条.“第一.作为东中的校长,我不可能因为你女儿今年考了第一.我就去你们家开展招生宣传。第二.学校有奖学金.你的孩子到东中上学,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奖励。第三,她的弟弟可以来我校读初中,但我们还要考一考他能不能适应东中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