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勇 《上海教育》2012,(19):55-57
"敬业乐群"的科学少年自少年起,叶企孙便将所"敬"之"业"定为科学、他的"乐群"行动则来表现为寻找和他一样"专心致志"地"以科学为业"的朋友,和他们组成志趣相投、亲密无私的科学团体。1898年,叶企孙生于上海一官宦家庭。照例,叶企孙很小就开始读四书五经,但父亲叶景孙作为晚清新思想家冯桂芬的弟子,还  相似文献   

2.
叶企孙的教育思想及教学实践是清华历史乃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因材施教、广聘名师、通才教育、前瞻性的科学眼光对清华物理系、理学院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迅速发展并培养出一批卓越人才,进而开拓、促进我国物理学及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提倡的重基础、重教学、重科研、重实验则为培育人材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3.
4.
作为教育家的叶企孙有很强的教育感,体现在既擅长了解学生的优势潜能所在,又能摸准世界科技发展各个方向的前沿,同时还能够把学生的优势潜能引向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地带,培养出杰出人才。追寻叶企孙的教育生涯与教育事业,可以从他在东南大学找到教育的感觉、起步就瞄准前沿、破除"中国人不适宜于研究科学"的俗说、慧眼识珠引入门、视学生如子女、不起眼的学生也能派上大用场、选好合适的人做先生、带领青年学者追赶世界前沿等方面观察其教育感,对今天从事教育事业的人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亲炙叶企孙先生的恩惠说起,阐发了他的办学理念和做法,叙述了他的家国情怀与高尚品德,说明他以“科学救国”与“教育救国”为主旨,奋不顾身地与学生一起为挽救民族进行的可歌可泣的伟大斗争。他知人善任,发展了国家急需的尖端科学技术,为新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最后阐释了一流大学的使命,是当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楷模。一流大学不是“办”出来的,而是在一批像叶先生这样的大师们熏陶与感染出来的环境与氛围中砥砺奋进建成的。  相似文献   

6.
从七个方面简述了叶企孙先生几十年的教育实践,这些实践,体现了叶企孙先生的教学方法和办学思想,形成了他独特的教育思想.他取得的巨大成绩,无人企及,他的教育实践和思想,值得我们用心探讨和体会,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直至今日,叶企孙,仍是一个罕为公众所知的人物。即便知道,对不少人而言,他也仅仅意味着一段传奇:清华大学教授,帮助抗日军民造地雷炸药。这段传奇,不知《地雷战》为何物的少年们不会知道;无数次看过《地雷战》、至今提起还津津乐道的那几辈人,也无从知晓。因为,在这部著名的电影中,你丝毫看不见  相似文献   

8.
徐百柯 《教育》2013,(21):59
叶企孙(1898-1977),上海人,著名物理学家、近代中国科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校,旋即赴美深造,1920年获芝加哥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23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4年回国后,历任国立东南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副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物理系系主任和理学院院长。他还是中国物理学会的创建人之一,曾任中  相似文献   

9.
纬零  孟玮 《教师博览》2012,(10):22-24
四 1993年,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在《纪念叶企孙先生》一文中,这样评价叶企孙的一生:叶企孙先生“是我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和我国物理学界最早的组织者之一,为我国物理学研究与理科教育、科学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叶企孙对国家“突出的贡献”,不仅表现在“两弹一星”方面,更表现在对中国近代物理学事业的建立上。  相似文献   

10.
我是院系调整前老清华物理系的末代学生,1951年10月入学,1952年10月随着叶企孙等老一辈物理学家转到北大物理系了。以后,我一辈子都在北大,毕业后先在普通物理和光学两教研室,后转到无线电电子学系。叶企孙先生没有担任过校系领导,我和他又不在同一个基层单位,接触比较少。直接的就是下面几次:一年级时因为好奇,听过一次他给三年级讲的“物性学”课;他请戴道生和我在莫斯科餐厅吃过两次饭;  相似文献   

11.
《新教育(吉林)》2009,(3):61-61
1979年12月10日庄彝尊在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会暨吉林省教育学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摘要):参加这次会议的既有我省教育战线的老前辈、学者、专家们;也有正当年富力强,有志献身我国教育科学事业的中青年同志。这么多的教育科学工作者,大家集聚一堂,共同讨论教育科学理论问题,这在我省来说还是第一次。它象征着我省教育事业和教育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这次会议对发展我省教育科学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不会抽象地成长,科学家发现的规律也不会抽象地发生在个体身上。人的生命成长在物质、能量和信息之中,而人同时也生活在意义世界当中。后者更为高级。在意义世界中,“应该”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起来。受教育的改变命运的意义有时远远大于健康成长的意义!这让人很无奈。健康成长本身没有科学定义,而改变命运则不需要定义。很多情况下,为了改变命运,付出一些沉重的代价是值得的。所以,  相似文献   

13.
在汉语和英语世界之中,文化的内涵都具有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人们可能在多种视野中理解、使用这个概念。由于侧重点不同,出现了文化的多种划分,但这只是视角的差异以及划分的细致程度不同而已。但是.我们至少可以确认文化的以下几个特征:文化常常表现为特定的符号体系,这是人类脱离自然的标志之一;文化表达了一定的意义,包含了一定的价值判断;得到了普遍认可的意义和判断形成了社会规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这些意义和判断会发生改变,因而文化体现了人们与环境相互适应的方式。在此基础上,文化的功能可以简单地归结为:教育人,培养人,把一个自然人改造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文化发展到今天,其教化功能已经极其全面,甚至构成了文化空间,不同的文化空间形成了多样的文化体系,因此,世界的文化是多元的。多元的世界文化要求我们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多元文化视域中高校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要秉持多元开放的教育心态,采用多元开放的教育教学方式,传播多元的中国文化内容,培养留学生多元开放的中国文化观;要基于留学生的多元文化背景开展中国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牡丹的科学价值和经济、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素称国色天香,花中之王。中国牡丹具有古老性,是系统地位十分特殊的芍药科中的原始类群,为我国原生的特有植物;牡丹还是研究栽培植物起源、人工选择理论,进行科学实验的良好材料。牡丹为名贵的花卉和药用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并历史地形成和发展出了我国特有的牡丹文化。  相似文献   

16.
科学教育的文化回归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是一种文化,其人文性是内在的。目前我国科学教育片面性的一个最重要表现就是其人文性的缺失,人们对科学认识和理解的肤浅、人们对科学实用价值单方面的强调以及人们思想观念转变过程中存在的惰性等是几个方面的重要原因。“整合论”建立在事实与价值二分的基础上,预设了科学与人文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实际上决定了科学与人文整合的不可能性;“挖掘论”视野中的科学仍然是学科意义上的科学而不是文化意义上的科学,局限于挖掘学科范围内的科学精神而不是更广泛的文化意义上的科学精神。因此,“整合论”和“挖掘论”都存在局限性和认识误区,不是解决科学教育片面性的有效途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实现科学的文化回归,在科学的文化背景下而不是单纯的学科背景下开展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的文化回归有助于人们全面理解科学,是实施现代科学教育改革的前提,有利于消除全球性危机,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通识为本,专识为末国立清华大学时期,为了发展科学、培育中国自己的学术精英,清华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教育理念,其中以通才教育的思想最为重要,直到今天,仍然不断地给我们以启发。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尚有大学应该培养通才还是专才的不同观点。清华则明确了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理念,即通才教育。通才教育提倡在高等  相似文献   

18.
任鸿隽是中国近代科学事业的积极倡导者,著名教育家.留美期间,他曾于1915年发起创办了<科学>月刊杂志,组织了中国第一个综合性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并任首任社长,对近代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普及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胡文娟 《大学生》2012,(20):30-31
2012年4月24日,麻省理工学院主页上挂出一篇文章:由该校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的唐爽与其导师——世界著名科学家崔瑟豪斯(MildredDresselhaus)教授提出的一种物理理论,被命名为"唐爽-崔瑟豪斯"理论。一经发表,短时间内被美国物理世界等新闻媒体以多种语言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芬兰、韩国等国家报道。虽然该项目目前仍处于理论阶段,需要更多地实验来完善,但崔瑟豪斯教授表示:"Anything can happen,we really don’t know.Many mysteries remain before we havea real device."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针对来华学习的研究生中存在难以适应中国语言文化等问题,采取了由任课教师增加课外辅导、引导读写听说、指导汉字书写技巧、提供中文语言的记忆和使用方法、开辟第二课堂、组织游览参观、扩大情境对话、增加语言交流等方法,有效地提升了来华留学研究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