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需要老师的培养,学生健康成长需要老师的呵护和导航。一个称职的班主任才能带出一个好的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  相似文献   

2.
学校对于学生来讲,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是让学生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地方.学生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让学生在学校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学生不仅仅学到知识,同时在德、智、体、美、劳方面都能够全面发展,这是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4.
刘瑾 《甘肃教育》2021,(5):26-27
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起到树立思想、规范言行、提高素养的教育,是遵循学生心理和思想发展的一定规律,引导其建立起基本的道德认知,辅助教师范例讲解、家长的亲身参与与示范等有效手段,完成学生由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本文从培养学生的行为、加强亲子沟通、快乐学习,做好引导防止沉迷网络等内容论述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必要性及路径。  相似文献   

5.
体验式教学是让学生对直接或间接的教学情境进行体验,在模拟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获得经验、提高能力、升华情感的一种教学方式、方法。教学中,从兴趣体验、探究体验、互动体验几方面能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6.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所以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就要把道德教育工作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丰富学生的社会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那么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中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8.
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开设的一门综合课。大纲规定:“社会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可见小学社会课不仅要完成知识教学的任务,而且要完成对学生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那么,在社会课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9.
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科学化。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我于1990~1991学年度,在高一(1)和高一(4)两个班级中,设计并开展了《祖国需要我》系列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高中的学生14~18岁,正处于青年初期。强烈的成人感,是这个年龄段学生的主要心理特征。“为什么学习”和“怎样学习”是他们首先需要解决好的问题。让学生在充分发展自己个性潜能的基础上,在一环扣一环的自我教育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从而培养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10.
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科学化.高中的学生年龄大都是14-18岁,正处于青年初期.强烈的成人感.是这个年龄段学生的主要心理特征."为什么学习"和"怎样学习"是他们首先需要解决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专阶段是学生从少年向青年,从幼稚向成熟逐渐发展的过渡时期,也是他们身心发生巨大变化的特殊转折时期,在心理学上通常称为半幼稚成熟的过渡时期,人们称他们为准成人。这个时期的学生特点表现为:聪明天真,思想活跃,但阅历浅,辨别能力差;自我民主意识浓,但集体法制观念差;好胜心、功利思想强,但心理素质及理想、信念意识差。结果便导致了他们政治上的批判性,往往一概而论,以偏代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小学社会教学大纲指出:“社会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开设社会课,对于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3.
行为习惯是人们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习惯一经养成就具有稳定性,成为一种自动化行为。一般来说,人的很多习惯是在学生时期形成的,这一时期,学生很多坏的习惯还未形成,作为班主任,如何抓住这一有利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受益终身呢?我认为,应注意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中专学生良好的个性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努力学习的需要。笔者针对当代中专生普遍存在的诸如性格孤僻、自私、自我为中心、功利主义、自卑心理、行为偏颇、爱走极端等等不良的个性特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就如何培养好中专生良好的个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16.
小学社会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一些事物和社会现象,初步了解一些社会常识,从小培养正确观察周围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活动范围小,社会生活经验少,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常见的事物和社会现象入手,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观察社会,进而认识社会,并初步了解个人、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小学会尊重人、关心人,初步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徐乐 《江西教育》2005,(12):34-34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一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特点和倾向,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在个体心理行为上的表现。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能自发形成,它是在社会舆论的熏陶下,在家庭影响与学校教育下逐步形成的。因此,我们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实施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可以运用以下方法,以期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一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特点和倾向,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在个体心理行为上的表现。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能自发形成,它是在社会舆论的熏陶下,在家庭影响与学校教育下逐步形成的。因此,我们学校教师,特  相似文献   

19.
学生作为社会的接班人,其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培养.而思想品德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在学校期间,一定要开始培养学生的细想品德,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同时也是学校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其肩上的责任是重大的,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论上的知识,同时还需要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这也是社会的需要。思想品德的培养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在学校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已成为了现阶段学校工作教育的重点。教师作为学校的主体,如何对学生实施思想品德教育也是教师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